袁世凯于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大族,其叔祖为漕运总督,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在1864年过继给其叔袁保庆为后嗣,后又随其宦游诸地,体察民情,家庭优越的条件不仅使袁世凯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也为袁世凯的军事见解与政治感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岁时,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聊聊数字充分体现了袁世凯的雄心,也昭示着他即将迈入这风云变化的时代中一展雄风。

十九世纪后期的清朝,俨然已经沦为列强的“水果拼盘”,无论谁来都能分到甜头,外有列强不断施压,内有农民起义跨州连省,加上宫廷之中内争不断,宣告大清王朝末日将至的钟声已经敲响。

1874年,袁世凯前往北京私塾求学读书,立志考取一番功名为国家献智献策,由于自身天资聪颖,加之私塾所授学识广博,4年时间袁世凯已经广受家族长辈青睐,称其已“竟是上中美才”,然而未曾料到的是广受赞许的袁世凯科举之途充满坎坷,乡试连续两次皆名落孙山,与功名可谓云海两隔,袁世凯心灰意冷,因此开始考虑在外闯荡,此时的袁世凯见惯了百姓所遭受的苦难,更恨透了列强的欺压,此时的他仍有力挽狂澜之志,让清朝重回昔日荣光。

当时淮军将领吴长庆与袁世凯的养父袁保庆订兄弟之好,袁世凯想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所以投奔吴长庆,加入了他的幕府之中,袁世凯的能力在军中得到了质的提升,然而“龙须风云才得跃,玉应良匠方可雕”,袁世凯这种良才需要一块试金石来使其显露头角。

正巧当时仍是清朝属国的朝鲜突发事变,史称“壬午军乱”,这场动乱正是使袁世凯脱颖而出的关键,彻底的改变了袁世凯的人生轨迹。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朝鲜国王李熙之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利用军队哗变成功夺权,朝鲜王妃闵妃请求清廷出兵平乱,清政府为巩固宗主国的地位,下令吴长庆进军朝鲜,袁世凯遂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袁世凯战斗中一路带头冲锋,坚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变很快得以平定,袁世凯在众多将领中脱颖而出,奉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这开启了袁世凯练兵的先河,为其后来“小站练兵”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1884年,金玉均等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袁世凯果断出兵平定,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谋取朝鲜的企图,其过人的胆识和精妙的战略,一下就受到了李鸿章的重视,这为他接下来的事业铺下了平坦的大路,当袁世凯因为过高的功劳与用过激的手段干涉朝鲜内政受到弹劾,也是由李鸿章力保才得以安然无事。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军迅速出兵朝鲜挑起战争,由于目睹甲午战争清军兵败如山倒的惨状,袁世凯萌生了用西法练兵的设想,因袁世凯已有“知兵”之名,再加上他大力主张练兵,由此开始了小站练兵的新阶段,小站练兵的成果既是袁世凯日后号令天下的重要武器,也是中国近代军事体系的奠基之石,更是军阀割据互相攻伐时代的摇篮,完美的展现出了袁世凯的军事才能。

他采取近代德国陆军制度,组建新式兵种,全部采用外国新式武器装备,并制定新的营规营制,新建陆军治军之法周围细致,律兵极其严格,将旧式规定糟粕之处悉数大改,使得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军制改革不仅培养出来一大批优秀的将领,更是极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袁世凯也由此被后人称为“中国新式陆军的缔造者”。

我们熟知的那些雄霸一方,甚至左右过中国历史的军阀,有很大部分都来自这支军队,如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人,可见其军事体系之完备,教学方式之成效,由于这支军队的成果与李鸿章的赏识,袁世凯顺利的跻身于权力的高层,实现了他当年的愿望,然而这时候的他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了,在不断的成功中,他的野心正在迅速膨胀,权利与欲望的种子已经在心中慢慢的发芽,并最终鸠占鹊巢,将那颗热血之心连根拔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7年,袁世凯卷入了政治风暴中,当时光绪帝重用维新派实行戊戌变法,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成水火,局势一触即发,袁世凯当时也闻到了火药味,维新派寄希望于袁世凯,判断他是主张变法的一派,乃举荐袁世凯为侍郎。

9月18日,康有为等人决定包围颐和园控制慈禧太后,谭嗣同将计划告知袁世凯,并请求袁世凯派兵支持,可惜维新派并未想到这个当初立志拯救天下的男人,现在已经被欲望吞噬,他来到天津后立即向荣禄告密,使慈禧得知维新派的阴谋。

9月21日晨,慈禧太后从颐和园入紫禁城,宣布临朝训政,罢斥维新派,软禁光绪,戊戌变法遂告失败,袁世凯的自保之举举国皆惊,人们口诛笔伐,然而袁世凯由于告密获得了后党的信任,地位却是扶摇直上,自1899年冬,升任山东巡抚,到1901年11月李鸿章去世,袁世凯受命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短短两年时间袁世凯便鱼跃龙门,一举成为了实力派人物,清末新政时期又被调离北洋,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成为中枢重臣。

1911年10月14日,为镇压武昌起义,清廷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派其南下压制起义,并任内阁总理大臣权极一时,而此时官职所带来的荣华已经不能使袁世凯满意了,强大的实力与时局的变化令他的野心急剧膨胀,见清政府的衰败已经成为定局,他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这个烂摊子,并将其变为了谋求更大荣华的垫脚石,他一面用武力胁迫革命党与其和谈,并以支持共和为筹码谋求更大的权力。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此时的袁世凯已经达到了权力的顶峰,但人的欲望总是无尽的,袁世凯此时早已成为欲望的傀儡,贪婪的寻找着新的地位。

1913年,“宋教仁案”成为了革命党讨袁的导火索,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袁却遭到失败,但这已经动摇了袁世凯在北洋军阀中的地位,自己手下的将领各自身居高位,早已貌合神离,此次战争更是对军令阳奉阴违,已成尾大不掉之患。

10月6日,国会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就职,不久,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在袁世凯看来无论是清政府还是革命党都不过是一块垫脚石罢了,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掩盖自己的野心,强行将反对他的党派悉数解散,更改规则,解散国会,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甚至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同意“二十一条”的部分条款,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民四条约》。

1915年12月,在众多人民的“支持”下,袁世凯接受皇帝之尊号,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复辟帝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诸侯纷纷揭竿而起反对袁世凯,本来就已经风雨飘摇的军阀联盟,在权利与民怨的作用下,顷刻间土崩瓦解。

12月25日,表面支持帝制的蔡锷和唐继尧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三月份,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然而这只是妄想,起义各省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正如欲望驱使着他一样,昔日的手下也为了权利而讨伐他,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同年归葬于河南安阳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曾经被称为天赐之才的男人终于在众叛亲离的惨境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无论如何评价,袁世凯的眼光和实力是不可贬低的,无论是在小站练兵的过程中,与日本对于“二十一条”问题的抗争上,乃至于复辟之后发布的诏书上的众多规定,都表现出他开放与明智的一面,然而他最终却败在了权利的诱惑下,背负了千古骂名,如果他坚持初心,那历史又会被如何改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