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帝国之后,他也想学秦始皇,想要万世一系。

所以在参考了历朝的制度之后,他认为未来明朝的江山还是交给一位贤德爱民的皇子比较合适,尽管在他心里,他觉得老四朱棣更像他,但最终他还是认为朱标更适合成为大明的继承人。

朱标被立为太子后,数年如一日,从来都没有荒废学业,哪怕二十三岁以后已经见习政务,他依旧需要每日学习盛景贤传。

这导致了朱标虽然仁厚深知仁君的道理,但身体却在常年攻读习作中被拖垮了。

洪武二十四年,朱标巡视关中,此时他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可是父命难违,他难以拒绝,毕竟身为太子,想要得到太子的尊荣,那么必行太子之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这个责太大了,特别是这种开国太子,日常的政务、学习,不止有外部压力,还有精神压力。

朱标巡视关中一下子没有撑住,第二年直接魂归了。

朱标之死影响了朱元璋整个布局,因为长子继位顺应礼法,并且朱标仁慈谦厚,未来继位肯定是个仁君,内有仁君,外有强藩,这是朱元璋数十年来的布局,为万世一系准备的最佳配置。

但是嫡长子提前走了,储位之事再度成为了一个问题,按照道理来讲,嫡长子薨了或者被废,就应该立贤为储君。

当时朱元璋认为自己还有好几个儿子非常优秀,比如老四朱棣。

但是打从心底里,朱元璋还是认为嫡长子更顺应礼法,于是有个叫做刘三吴的翰林院学士猜中了朱元璋的心,建议立朱标的二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于是朱元璋非常高兴的允了。

这朱允炆一开始并不受朱元璋喜爱,原因是他出生后,头骨盖偏歪,朱元璋当时还摸着朱允炆的头不高兴的说:半边儿月!

但这朱允炆先天虽然不足,可后天够努力,读书非常厉害,自此扭转了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所以说,读书一直以来都是扭转命运的法宝,如果有人还跟你说读书无用论,你让他滚就对了!

被立为储君之后,朱元璋亲自监督朱允炆的学业,对他充满了期待,而朱允炆所表现的性格,也非常像他爹,非常仁慈谦厚,这是朱元璋所希望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考虑到朱允炆的年纪和他的性格,朱元璋不免担心,未来他走了,这小子能不能驾驭住朝堂上的那些功臣以及外面的强藩。

也正是因为这个担心,以及一些功臣仗着自己的功劳目无法纪,在之前朱元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他不得不考虑到自己孙子未来的执政。

想到这一点,朱元璋决定当一把坏人,以前除掉的功臣大多是不得不除的,但现在不一样,只要未来有风险能够影响到自己孙子未来执政,那么都不留了。

千古骂名朱元璋宁愿背负,也要给自己的孙子铺平道路。

但权势滔天的功臣朱元璋可以解决,可外面的强藩朱元璋解决不了,因为一来内有仁君,外有强藩是他定下的策略,二来这些强藩可是自己的儿子啊!

于是朱元璋对朱允炆说了这样一番话:我把御外的责任交给诸王,你可以安心做个太平天子。

朱允炆也非常聪明,他反问:敌国入侵,由诸王对付,可诸王有异心,谁来对付?

这句话问的朱元璋哑然了,他的确想过这个问题,可纵使朱元璋文治武功逆天,却也无法圆满解决所有事啊!所以他沉默了半响,回问朱允炆:那你会如何做?

朱允炆思考了一会儿才回答:我以仁德和礼法善待他们约束他们,如果他们还有异心,那么只能削他们的属地,如果还是不改,只能改封别处,如果还是不改,那只能举兵讨伐了!

朱允炆说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而这也是朱元璋所希望听到的,作为一国之君,他自然不想看到内乱的出现,而作为一家之主,他自然也不会想看到同室操戈。

所以他拍着朱允炆的肩膀说:你说的办法非常好!

按照朱允炆对他爷爷朱元璋说的操作顺序,诸王没有反的条件,皇帝仁厚施恩于诸王,诸王举兵没有一个实打实的借口,自然会遭天下所弃。

可是偏偏朱允炆在当上了皇帝之后,他直接就跳过了第一个重点,不止没有施恩诸王,反而直接提出了裁剪诸王之权,连续幽禁了几个叔叔,还逼得两个叔叔直接自焚而死,给了诸王造反一个实打实的借口。

其实建文帝本身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历朝也不差削藩的君主,但建文帝太过于心急了。

他才继位成皇不满一个月,就开始了削藩大计,从第一个周王开始,接着拿下了一个个亲叔叔。他看似在取得一个个政治成果,但却失去了先手,弱的藩王虽然被一下子摘掉了,但无疑引起了强势藩王的恐慌,而为了自保藩王们也没有了退路,只能拿起刀拼个你死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