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母作为荣国府的老祖宗,她对孙子孙女的疼爱那是出了名儿的,当年林黛玉还未来贾府之前,贾母就将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孙女接到自己身边来住;

贾敏去世后,贾母更是“先斩后奏”,也不管林如海同意与否,直接把船开到了姑苏,要接林黛玉来贾府住,为此甚至“喜新厌旧”,让迎、探、惜三春跟着王夫人去住,将黛玉留在自己身边;

贾母对贾宝玉的疼爱,那就不消多说,情节简直太多;即便是对贾琏,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贾琏与鲍二家的私会被王熙凤发现,由此引发一场风波,贾琏拔剑要杀阿凤,直闹到贾母榻前,书中记“贾琏明仗着贾母素习疼爱他们,连母亲、婶母也无碍”,可见贾母日常也挺宠贾琏。

这些种种,都足以说明贾母身为祖母,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可这其中却存在一个例外,那就是王熙凤的女儿贾巧,纵观《红楼梦》前80回,贾母与贾巧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集,也从未见贾母有任何关心贾巧的言语,或者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第21回,贾巧得天花,需要隔离治疗,书中也只记母亲王熙凤如何忙乱,按理说,如果曹公想表明贾母对曾孙女儿的关心,只需用一句“贾母也派人来询问病情如何”即可,可一句也未见。

这种不写之写的笔法,是否从侧面说明,贾母其实对贾巧并不是很关心疼爱呢?当然,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毕竟这不属于直接证据,但笔者个人从书中部分细节推测,还是倾向于贾母不太喜欢贾巧这个分析,以下分析仅供参考。

贾巧的生日

首先就是贾巧的生日,《红楼梦》第42回,王熙凤和刘姥姥在闲谈的时候,曾提到女儿的生日是七月初七,这个日期很不吉利,让王熙凤很苦恼:

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她是巧哥。这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第42回

在今天,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看似是个好日子,不少情侣甚至会专门挑这天来领证。但在封建古代,七月初七是个很不好的日子,因为七月十五是鬼节,七月初七与鬼节仅隔一周,古人迷信,认为这个日期出生的孩子,身上会沾染不好的东西,果不其然,贾巧出生后,命途多舛,动不动就生病。

包括前几年热播的《琅琊榜》,剧中有个人物叫言豫津,他就是七月初七出生,以至于朋友间总是取笑他是“七月半”出生,意为笑他出生在鬼节,所以言豫津每每要反复强调:我是七月七,不是七月半!

所以,七月七的生日,让贾巧自出生起,就背负起了一定的负面舆论,而贾母恰好就是一个颇信鬼神之人,比如第13回秦可卿去世,贾宝玉要去宁国府探看,贾母就说了这么一番话:

宝玉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袭人见他如此,心中虽放不下,又不敢拦,只是由他罢了。贾母见他要去,因说:“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大,明早再去不迟。”——第23回

贾母本身就信神佛,第39回,刘姥姥二进贾府,就以讲神佛送子的故事来博得贾母欢心,书中记“刘姥姥这一席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秦可卿本是贾母最得意的孙媳妇儿,可刚刚去世,贾母便认为她那里不干净,不让宝玉前去,可见这位老祖宗对鬼神之迷信到了何种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而笔者推测,前80回贾母与贾巧从未有过任何言行交集,也从未见贾母有过言语上对贾巧的关心,是否跟贾巧生日日期的特殊性有关,因此贾母不太喜欢贾巧?此是猜测之一。

贾巧的性格

《红楼梦》第29回清虚观打醮中,贾母曾对张道士直言自己喜欢“模样儿、性格难得好的女孩”,此言亦可解释贾母的区别疼爱。

比如对于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史湘云这些容貌好,性格开朗,口齿伶俐的孩子,贾母自然喜欢多些。反观迎春、惜春、贾兰乃至探春等人,则在性格方面并不合贾母的心意——迎春懦弱、惜春冷酷、贾兰牛心、探春性直,如此比较,可见贾母之喜好。

贾巧虽然也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中,但在《红楼梦》中的戏份很少,这主要是因为年龄因素的影响,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贾巧前期年幼,性格未现,后期略长,但其性格不合贾母之喜好,故而未得到贾母的明显疼爱。

第41回,贾巧、板儿交换佛手、柚子时,俨然还是孩童景象:

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她玩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环哄她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第41回

从此处描写看来,此时巧姐尚且让奶娘抱,一堆人哄着,而且不晓人事,因为一个佛手而大哭,怎么看都还是个三四岁孩子的模样,由此推断,贾巧尚不懂事,性格未现,还未能展现出贾母所喜欢的“模样儿好、性格好”的标准。

这一点应不难理解,比如迎春、惜春、探春甚至元春等人还小的时候,贾母应该也没有表现出过分的喜欢,直到孩子们长大了,各自性情展现出来,贾母的喜欢多少,也随之显露出来。

或许,《红楼梦》后40回,贾巧长大,性格方面的优劣也展现出来,或许贾母那时会有不一样的对待标准,但究竟贾巧是何性格,她会继续被贾母忽视,还是受到贾母的宠爱,我们便不得而知。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