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带是是指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外黄道面上下10度厚度范围内天体密集的中空圆盘状区域,其宽度大约从30天文单位(日地距)伸展到55天文单位,但主要的部份是从39.5天文单位延展到48天文单位的区域,与黄道平面有1.86度的倾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我们对柯伊伯带天体还所知甚少,那里远离太阳,所受光照十分微弱,即便是大型天文望远镜,想观察到那里的天体也非常不容易,但是即便如此,科学家们也发现了很多像冥王星这样的柯伊伯带矮行星

之前在菜叶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传统意义上认为柯伊伯带天体是来自环绕着太阳的原行星盘碎片,因为未能成功地结合成行星,因而只能形成较小的天体,所以最大的直径都小于3000公里。

现在还不能确定柯依伯带中的最大天体是不是冥王星。但很可能不是。关键是一颗叫“齐娜(Xena)”的矮行星。2003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这颗行星,并编号为UB313,暂时命名为齐娜。它的正式名字叫“阋神星(Eris)”。

由于它距离太阳太远,离太阳最近的距离是38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1.5亿公里),最远时为97个天文单位,公转一周需要560年。这使它即使是在哈勃太空望远镜中,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光点。对齐娜大小的估计被修改过多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径从最初的3000公里一直到2700公里、2370公里、2326公里等不等,至今也只能确定它的直径在2400公里±100公里之间。

如果取其下限,则它比冥王星小;而取中间值以上,那么这个天体就将超越冥王星,成为目前太阳系中最大的矮行星,也是柯伊伯带中最大的行星。

科学家们通过对一些柯伊伯带矮行星的运行轨迹发现,在柯伊伯带的外围很可能有一个相当于地球10倍质量(一说如火星质量)的大型星体存在,因为有些矮行星的轨道明显受到了这个大质量行星的引力影响,如今天文学家们正在寻找这个神秘天体,也许不远的将来就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它一旦现身,那么关于柯伊伯带的很多数据都得重新改写了。

柯伊伯带上的小天体其目前均处在了一种非常稳定的天体运行系统中,各自的速度都是一样的,且别看它们很稠密的样子,其实在柯伊伯带内,它们的存在还是非常非常的空旷的。

两个小天体能够撞到一起的概率是非常非常小的,即便是两个小天体能够侥幸撞到一起了,但是由于其自身体量太小的问题,万有引力根本没办法将它们粘合在一起,最终,两个小天体在持续的运行又会分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