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在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二楼,第二十七期院士讲堂开启。中国科学院于起峰院士作主题为《摄像测量概述及其应用前景》的演讲。南山区人才工作局局长徐哲,南山区高层次人才代表、省市创新创业团队、区“两代表一委员”、区企业家联盟代表以及驻区单位代表、市民、学生代表近150人员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士授课

于院士现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深圳大学智能光测图像研究院院长。他长期从事实验力学与图像测量中大型结构变形测量、大尺度运动测量、飞行器视觉导航、精确图像未制导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本期院士讲堂,于院士向听众介绍摄像测量技术的历史沿革和基本原理,以及院士团队部分前沿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串并联相机网络等大型结构形貌测量新方法,及其在船体多点变形测量、高铁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他以案例为切入点,通俗易懂的介绍摄影测量技术在国防、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通过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听众授业解惑。

院士授课

他介绍,没有精密的测量,就没有精密的产品,测量不出来就加工不出来。精密测量是支撑制造质量的基石。图像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现代战争中图像技术越来越重要。

人的双眼就是一个最典型的视觉导航系统,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众多庞大的工程越来越复杂,比如高铁路基的下沉测量、地下建筑的变形测量等,均要求测量技术不断的提升,解决复杂难题。

“随着摄像测量学和技术发展迅速,多种测量应用已进入实时、自动化、智能、多功能、小型化的使用阶段。摄像测量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沿,能够在提高高端装备制造、高精度测控、武器装备性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于院士提出未来科研人员的科研方向要与国家、国防、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需求相结合。“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要不断拓展研究方向,在交叉学科为重大需求服务。紧紧盯住国家和国防重大工程需求搞创新,坚持不懈追求原始创新。

创新要敢做别人做不了的事,争取零竞争。创新应成体系创新,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专业,认真干好,干成自己的事情。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方法、技术,要抓住不放,做深、做透、做完善,直至工程上好用。

于院士最后勉励听众,我们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和使命,树立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责任感、紧迫感。中国人很聪明,要有信心有勇气,进行大的原始创新,为中国科技强国做大贡献。

【记者】丁侃

【作者】 丁侃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