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到《浪客剑心》,对漫改真人电影有了解的人总会评价它是“近年来日本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漫改电影”。其实,《浪客剑心》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高度还原漫迷心目中的绯村剑心,更在于不遗余力地展现出日本维新变法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维新变法贯穿主人公绯村剑心坎坷波折的前半生,剑心的个人经历也成为激烈变法中武士的真实状态。变法中的两大阵容,“四蕃”割据以及幕府背后的阴谋与权变诡局多变,《浪客剑心》却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表现得酣畅淋漓。今天,让我们在《浪客剑心》中,体会当时的日本维新变法的激烈。

一. 幕末时代的复杂背景

1. “维新三杰”

《浪客剑心》中,主人公绯村剑心杀人不眨眼,有“刽子手拔刀斋”的称号。而剑心这一荧幕形象的原型是幕末素有“千人斩”之称的河上彦斋,他做杀人狂魔的这段时期正处于维新变法最黑暗的时候——幕末时代

幕府末年,变革之风已初见端倪,有“尊王攘夷”和“公武合体”两大阵容之分。两者的区别在于对幕府的态度不同,前者拥护天皇的权力,要求废除幕府制度;后者则偏向幕府,想借助幕府的军事力量推翻天皇的统治。

而贯穿整个变法过程的有三个重要人物: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三人并称为“维新三杰”。其中木户孝允是长州藩人,是绯村剑心全力保护的对象;西乡隆盛是萨摩藩人,曾代表萨摩藩与长州派谈判;大久保利通是萨摩藩人,死前曾留下有名的“维新三十年”言论。

明治维新初期,政府的作用在各个层面上不断被打压、弱化,“维新三杰”的出现改善了这种情况,一方面加深了人民心中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推动了维新的步伐,加快确立新的国家制度与法案,为后来的变法维新做出可贵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四藩”割据

推动维新的有四大蕃地:长州,萨摩,土佐和肥前,其中其主要领导作用的是长州和萨摩两地,而绯村剑心就属于长州派剑客。明治维新再说直白一点就是幕府,与雄蕃和天皇之间的博弈。

这四处藩地之所以成为变革的中心,是因为它们的地理位置均远离幕府,而离天皇所在的京都较近,使其有机会脱离幕府的控制。长州藩位于本州岛最西南,是“尊皇攘夷”的坚决拥护者。“尊皇攘夷”最终以失败告终,有识之士终于看清日本变革的本质,必须推翻幕府,长州藩又成为倒幕派的中流砥柱。

萨摩藩位于九州岛最西南,依靠当地的军工厂掌握强大的军事力量。明治维新前期拥护“公武合体”,后来与长州联盟,支持长州藩提倡的“尊皇攘夷”,为倒幕运动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有藩地想推翻幕府统治,就有藩地亲近幕府。当时在本州岛偏北的福岛县有一个地方叫会津藩,就是与倒幕派做最后抗衡的藩地,也是剑心主要的敌人。在影片当中,以剑心为代表的“倒幕派”维新志士与“亲幕组”的武士组织“新撰组”展开殊死较量,而历史上也确实有这两个组织。

日本藩制难得可贵的是,虽然政治、军事力量相对分散,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容易摆脱幕府的控制,而且最终长州、萨摩等藩能够达成一致目标,使这股分散的力量最后集中起来,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二. 明治维新中的激烈争锋

1. 从《浪客剑心》中看真实的历史

《浪客剑心》让人有强烈的历史嵌入感,就像中国的《三国演义》一样,之所以一部虚构的小说能这般引人入胜,是因为其来源于真实的历史。

池田屋是京都里的一家小旅馆,当时来自长州藩的维新人士正在屋内聚会,不想新撰组武士突然闯进屋内,杀害七名激进人士,十一人受伤。这一事件严重打击了长州维新派的势力,后来有人甚至称它“使明治维新推迟了一年”。

“禁门之变”是八月十八日政变中重要的一战。在长州藩和尊皇攘夷派被解除驻守权后,常州维新人士希望铲除会津藩的守护,于是在京都与幕府军队展开激烈巷战。在此次战斗中投入使用了大炮,致使京都三万户民宅被烧毁,长州藩的军事实力也大大被削减。

维新派的倒幕运动前期并不顺利,加之日本武士阶级对失败的耻辱感给维新运动的军事领导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为长州倒幕派的节节败退雪上加霜。但倒幕运动还是迎来了关键性的转折点。长州与萨摩两藩的联盟为当时的维新派增添重要的军事力量,也加速了幕府统治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勤王派”与“新撰组”的杀戮与对决

影片中幕末的武士分为两大派系,一是“勤王派”维新志士,一是幕府招募的浪士组成的“新撰组”,两派均以“天诛”的名义执行斩杀行动。虽然出发点还是保卫百姓的安全,但由于各阶级利益不同造成立场与信条各不相同,残忍的杀戮和对决由此产生。

幕末时代是黑暗的,血腥的,影片中作者借剑心的师父比古清十郎之口说出:“时代和人的心都是有毛病的……在这个每日都有动荡不休的年代,即使拥有强大的力量,也不能阻止时代的洪流……”对于武士而言,无论出发点多么掩人耳目,也只是动荡乱世中虚伪的谎言。

三. 明治维新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一场变革的激烈程度还要看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明治维新对社会的影响有多大?有人曾把日本文化描述成“剑与菊”的文化,“剑”指的是与日本封建社会渊源已深的武士道精神,也有人将武士道精神更贴切的称为“日本的国家伦理”。

明治维新结束了武士阶层在政治中的领导地位,幕末武士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维新前为了道义为藩镇或幕府卖命,维新后却无立足之地,穷困潦倒。《浪客剑心》将这种极具冲突的情感表现的很深刻。它依旧毫无保留的表现着对忠义的武士道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承认:未来不能一直选择杀戮。

剑心最终还是选择立誓“不再杀一人”,保护想要保护的人,小人物终究不能决定大时代的走向,选择不留恋过去就是选择更好的未来。更具意义的是,《浪客剑心》传达出了坚定的反军国立政宪的价值观和反战观念,武士道精神融入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因此武士道精神并没有结束,而是以新的形势发展。

四.总结

《浪客剑心》是一部带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电影,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幕府末期、明治维新初期这一动荡时期,“维新派”与“亲幕派”武士分庭抗礼,为各自的信仰与利益展开对决,为这个时代染上血淋淋的残酷。

历史上,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从此开始疯狂地对外扩张,可以说,明治维新是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

但《浪客剑心》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回顾与反思这一时期,不仅表现出武士道精神可歌可泣的一面,还以艺术的方式清晰地传达反军国主义和反战观念,这应该就是《浪客剑心》的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和月伸宏笔下的明治维新》

2、《时代洪流下的“疯狂正义”——动画电影《浪客剑心追忆篇》主题浅析》

3、从《浪客剑心》看日本武士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