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三十年三月,是当年的科举殿试结果揭晓的时日。南京应天府内,一群书生焦急的等待着今年的考试结果。结果在红榜张贴后,北方的士子在看了一眼榜单之后,几乎都是集体炸锅。因为这次科举考试录取的52人中:状元陈,是福建闽县人;榜眼尹昌隆,是江西泰和人;探花刘仕谔,是浙江山阴人——剩下的49名进士,也全部是南方人。这意味着偌大的北方士子竟无一人上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愤怒的北方士子联名上疏,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肯定是主考官刘三吾作弊偏袒南方人,才会导致北方士子全军覆没。很快,消息就传到已到古稀之年的朱元璋耳朵里。作为皇帝的朱元璋此时也很纳闷,因为历年来新科进士虽说南方士子占比较多,但最起码算是雨露均沾 。但像今年北方士子一个不中的局面简直是历来罕见。为此,朱元璋成立了调查小组,任命洪武二十七年的状元张信为组长全权负责处理此事。

以张信为首的调查组在每人各阅十卷后将结论告诉了朱元璋:“北方士子文理不佳,甚至有犯禁忌之语,”新科进士的录取名单并不不妥,录取的确实都是才学优秀之士,并且评卷时采取糊名制、誊抄制,公布前根本不知道谁是南方人、谁是北方人,而且从试卷来看,刘三吾主持录取的52人的试卷,确实明显“文理更佳”。(糊名制、誊抄制:考试结束后,监考官第一时间将卷子名字用面粉糊起来,并将试卷内容誊抄至新试卷上,以防止阅卷官凭笔迹去给分)

并且,张信等人还随机挑选了北方考生的卷子给朱元璋查看。但此举却招致北方士子的非议,认为这不过是刘三吾授意给张信的做法,故意将“陋卷”拿给朱元璋,以此来掩盖其偏袒南方士子的罪名。

作为大明最高规格的人才选拔机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纰漏,这对于一生杀伐果断的朱元璋来说是极为不可容忍的。但现在的问题是,经过调查南方士子的试卷都没有问题,而最终的结果也正如前状元所述的文理不佳,甚至有犯禁忌之语。可这个结果,天下北方士子不能接受,朱元璋也不能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一场意料之中的杀戮开始,新科状元陈、主持复查试卷的老状元张信全部被斩首,85岁的主考官刘三吾考虑年纪已大,改而被充军戍边。结果很血腥,恨朱元璋。

在杀了两任状元之后,朱元璋在五月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科考,并且这一次科考由朱元璋亲自阅卷,最终录取了61个名额,全部为北方士子。六月,朱元璋又亲自主持殿试,从这61个进士中录取了山东人韩克忠为新科状元。至此,历时三个月的科举大案终于落下帷幕,后世史学家将第一次52名南方进士称为南榜,第二次61名北方进士称为北榜,合称为南北榜案。

但这件事真的就此结束了吗?这起大案中,本是秉承为国家选人才的科举考试,最后却酿造了两颗血淋淋的人头,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且此案中,负责主考官的刘三吾只是被发配边疆,为何要无辜的两任状元去挨刀呢?

而且本案中疑点重重:刘三吾为主考官,但和新科状元素不相识,亦无任何利益往来,况且一个85岁的老头,犯的上为了几点银子晚节不保?张信是老状元不假,但作为调查组组长,他所作的一切合情合理,论事实、讲证据都有根有据,用得着拿自己的脑袋去做那勾当之事?新状元陈,只是被朝廷钦点的状元而已,和其他人更是素昧平生,难道就因为自己是南方人就要被砍头?

想不通,理不通,且思之。

朱元璋在这件事上的杀伐果断,像极了他往日动辄杀人的处理方式。蓝玉案,胡惟庸案、李善长案、空印案,动辄就是几万人头落地。不过在这次南北榜案中只有两任状元和几位主考官丢了脑袋,对于朱元璋来说,实在是不算什么。

那么这次案件中,丢掉脑袋的两任状元,估计不会明白朱元璋的良苦用心的。或者说,他这么做,也是有难言之隐的。

朱元璋杀两任南榜状元,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拉拢北方的士子。那么偌大的一个国家朱元璋为何还要用这种手段去拉拢自己管制下的北方地区?这是不是有点不合情理了?

回顾前朝,元朝的科举制度兴起于元仁宗时期。这位自九岁开始就受孔孟之道熏陶的皇帝,秉承儒家伦理纲常可以治国的理念举行了自南宋灭亡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这次考试,汇集了一等人蒙古人、二等人色目人、三等人汉人以及四等人南人。

除去一等人和二等人不说,三等人汉人自然是指北方的汉人,而四等人南人指的是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南北汉人本是同一民族,却因地域而被划分了两种等级。这种情况不仅在元朝统治下的97年历史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更是延续到了朱元璋统治初期。

明朝建立之后,仍然有数量惊人的元朝军队驻扎在宁夏、甘肃、辽东等地。史书记载,当时北元“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资装恺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这些残余势力一日不除,就一日成为朱元璋的心头大患。直到明朝洪武二十一年,大将蓝玉才彻底肃清了这些势力。

也就是说,朱元璋时期,北方士子并不是真正意义是归附于明朝势力,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会有妄想着复辟前朝的余孽。北方的读书人就有不少元朝粉,他们“身在江南,心思塞北”,总之就是不愿意臣服明朝,“以不忘故国(元朝)也”。

人可以杀,但文化的传播却是除不尽的,即使朱元璋大字不识几个,但这点道理却是懂的。所以,拉拢北方士子,就成了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强制性工作。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恢复三年一考的科举制度,为的就是实现南北两域文化的彻底统一,同时真正意义的去结束北方读书人对大明的排斥。

这件事触碰了南北差异、南北分裂的敏感话题。朱元璋面临的是南北汉人差异极大的局面——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汉地实际上已经分裂。然后历经五代十国、辽、金,到元才实现统一,时间长达500年。虽然在大元统治下,南北汉人实现了统一,客观上促进了交流,但异族统治者主观上没有动力弥合南北差异,于是“汉人”和“南人”分立。到洪武帝登基时,这种分裂已经持续600年。

作为大一统的汉族统治者,朱元璋必须建立南北共识,解决这一问题。况且明朝新立、北元尚在,北方汉族大族、文士从传统君臣观念出发,还有不少人忠于北元。朱元璋南人、草民出身,对北方汉人地主们谈不上政治威望。所以他很怕授人以偏袒南人的印象。因此这件事上不论事实如何,他一定要偏向北人。南人哗变的可能性总是要比北人小的。

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何朱元璋在听到南方士子占据皇榜后决心彻查此案,并坚决要用两颗血淋淋的状元人头为此案“买单”。从公平角度来看,张信和刘三吾是对的;但要从长远角度看,朱元璋也是对的,只不过在结果上发生冲突时,朱元璋肯定会坚持自己的看法,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

于是,这件案子就此了结。新科进士也就是北方61位士子,踏着两任状元的鲜血成为金銮殿上的再造之才。而南方52位进士,则被取消功名,成绩无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件惊世的南北榜案,余波却并未平息。朱元璋心里清楚的很,南方士子在这件事上受了委屈,他也想过解决这件事的方法,但在洪武三十一年,71岁的朱元璋就此病逝,将偌大的王国交给了下一代。

建文帝、明成祖时期,这一现象依然存在。每每登科之人,南方士子占比十之八九,北方士子大多铩羽而归。这种科举考试中南北考生录取严重失衡的问题一直到明仁宗时期,由大学士杨士奇最早提出了南北两个区域分别取士,并提出应该按照“南六北四”的比例,分配科举进士的录取名额,这种现象才得到了缓和。

这种制度一直到明代宗朱祁钰年间,才得到广泛的推广,并且将原先的南北区域,详细划分为南、中、北区域。在这种制度下,明朝科举的棘手问题终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其中南卷考题最难,北卷、中卷次之。为了解决考试中出现的“移民”问题,明朝还详细规定了查出属于考试移民,将明确除名处理,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南北区域的考试公平。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康熙晚年时期,南北分区制度被分省录取制度所替代,形成了最早的高考制度雏形,并一直延续至今。

但无论如何,没有那两位状元的无辜惨死,就没有之后统治者为天下读书人留下的一条康庄大道。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无辜者的牺牲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