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这首《登科后》表达了自己高中进士后欣喜若狂的状态,这也是很多中第举子的共同呼声,而对寒门子弟而言,科举中第更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

但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绝非易事,真实难度超乎你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举制度的意义

科举制度发源于隋,形成于唐,完善于宋,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科举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成熟的官僚队伍,为维护封建统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现代文官制度的重要源头。

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社会各阶层是相对封闭的。在实行科举之前,官员、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等主要社会阶层,几乎都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很少有人能打破阶层限制,从农民、商人家庭直接做官,但科举制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

科举是从社会各阶层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其他社会阶层进入官僚队伍最主要的途径。以宋朝为例,宋太宗大开科举之门,所有平民子弟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一旦被录取为进士,就可以“鲤鱼跃龙门”,直接做官,个人乃至家庭命运都被改变。

科举考试的难度

古代科举考试有三级:发解试(乡试)、省试(会试)、殿试。

乡试由生员参加,考中者称举人;会试由举人参加,考中者称贡士;殿试由贡士参加,考中者为进士。实际上,殿试更多只是排定名次的考试,但凡参加殿试的贡士基本都会被授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他们都被统称为“进士”。

无论在哪个朝代,考中进士都可以直接做官,改变命运,但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十分激烈,在唐、宋、明、清四个科举最盛的朝代,考中进士难度也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唐朝,难度最大,五十少进士

科举名目繁多,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以进士科最难,录取人数少,也最为尊贵,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就是说三十岁考中明经算年龄大的,五十岁考中进士算年龄小的,所以孟郊四十六岁考中进士后仍然欣喜若狂,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

2、宋朝,难度较小,皆极通显

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完善时期,确立了三级考试、三年一考、封弥誊录等基本制度,考试科目比唐朝减少,进士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考中进士一甲者大多可官至宰执政,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所谓"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宋朝科举与唐朝、明清相比的最大特点是录取人数多,每次科举考试录取少则百人,多则二三百人,最多时甚至五、六百人(包括进士科以外的其他诸科),有时皇帝还会特别开恩,赐给屡次落第的年老考生出身,称为“特奏名”,这是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

正因为如此,宋朝考中进士的难度是相对“最小”的,主要得益于其录取名额大幅度增加,这就好比现在高考大规模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考上大学。

3、明清,难度很大,独重进士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达到顶峰,几乎废除了其他所有科目,"独重进士"。明清时期科举的最大特点是必须通过学校参加,也就是说必须进入国子监或地方府、州、县的官办学校,成为“生员”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明清时期的进士待遇不亚于宋朝,中进士者往往仕途顺利,春风得意,且明清官场以进士出身为荣,但录取人数远不如宋朝,这也使得考中进士的难度直线上升,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考中进士,只能是一介举人,但明清时期的举人也可以做官,对贫寒子弟而言,总归也是一个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唐宋还是明清,尽管考中进士的难度不同,但科举始终都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寒门子弟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正因为如此,天下读书人才对科举考试趋之若鹜,直至白发皓首,仍痴心不改,他们痴痴期待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