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是一个农村小学校长的故事。

他姓张,今年40岁,已从教17年,自从2013年调入这个偏远农村小学担任校长以来,满怀着一腔教育热情,全身心地扑到学校的发展上,可以说得上尽心尽力,以校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从不怕吃苦,学校的每一点变化都凝聚着他辛勤的汗水。教学上他肯钻研,给老师做好榜样,对学生的辅导上舍得下功夫;生活上他关心每一位师生,尽自己的力量改变着学校的环境,为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提供最大的支持。学校在他的带领下一度成绩突出,环境优美,改变了很大的模样。

可是他的努力却没有阻挡住学校不断走向衰败的进程。

7年来他目睹了学校由当初的180多名学生不断流失变为今天的35个学生。曾经欢笑声不断、书声琅琅的校园也一点点地变得沉静。满院子的喧嚣也成了往日的回忆。每次想起这些他就忍不住一声叹息:想办好学校咋恁难。

他觉得学校之所以衰败如斯,除了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大量外迁、孩子减少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师资力量一直得不到提升。

他所在的学校地外偏远,位于大山脚下,离镇上足有十余公里的路程,到镇上的路弯弯曲曲,即使坐车也要近半个小时的车程。最初的时候学校里都是本村的老师(由民师转正而来),年纪普遍偏大,随着他们的不断退休,学校开始陆陆续续地从外面调来新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这偏远闭塞的环境吓退了很多人,新来的老师总是留不住。他们中干得时间长的有两三年,时间短的大都一年半载,最短的一个老师来了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来了。师资力量不足一直是张校长最头疼的问题。

每次来了新教师,他总是努力为他们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积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们打消顾虑,能够安心地教学。可是最终还是改变不了他们离去的决心,任凭他各种劝说,还是挽留不住一个个年轻老师的离去。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始终得不到提高。

最让张校长感到悲哀的是,一方面挽留不住年轻优秀老师的离去,一方面却又挡不住一些教学态度不端正的差老师的到来。这也让学校的教学成绩始终提不上来。

由于全镇老师进行动态管理,每年总有一些教学态度差,工作能力低下的老师被原来的学校“交流”出来,需要重新调配他们的工作。地理位置好的学校自然不缺教师,张校长所在的偏远学校就成了这些“交流老师”的接收地。

明知他们教学能力不行,张校长也向镇领导提出过抗议,可领导却振振有词:“就你们还缺老师,现在给你们了为啥还不要?”一个乡村小学的校长又有多大的权力呢?最终还是阻挡不住他们的到来。

这些老师原本教学水平就有限,现在被“交流”出来更是一肚子怨气,工作态度可想而知。看着学校的教学成绩一点点地在下降,张校长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禁不住为学校的明天而感到悲哀。

一年又一年过去,学校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猛衰落。如今诺大的一个校园,稀稀疏疏地三十几个学生,让张校长觉得自己激情已经不在,再也没有让学校重现辉煌的信心。

也许,再有两年,学生流失殆尽,这个学校就会被撤并了吧。张校长闷闷地想。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