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地方案》。《方案》要求,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并形成制度,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支持大学在食堂建立育人实践基地。

《方案》提到,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师生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为。结合实际制定节约用餐规范,建立泔水量等食品浪费信息定期发布机制。

《方案》称,“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此前,教育部曾在今年7月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途径要注重课内外结合,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还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

目前,尚未看到城市中小学安排农业生产劳动将会如何整体安排。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山西一所中学把走向“田间地头”的劳动实践教育常态化、机制化的案例。2017年,运城市实验中学在市区物色了一块近10亩的劳动基地,成立了“少年农学院”,招募生物教师和当地经验丰富的“菜农”做指导,供全校4000多名学生劳动学习。

运城市实验中学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关于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考核评价的意见》等文件,并由学校后勤服务中心和年级管理中心组织研究、认真策划,制定课程计划,固定参与劳动学习的年级、班级,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

报道说,“3年来,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逐渐爱上了田间的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把平时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做人道理与劳动结合起来了。”

不过,恐怕并不是所有的城市中小学都有条件在市区就近建立一块几亩大小的“劳动基地”。对于许多城市中小学来说,如何组织学生们成规模的“走向田间地头”,并安排开展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将考验学校的组织运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