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感慨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不少史实被淹没。随着对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发现,就连代代相传的正史中,也有很多内容经不起推敲。例如唐朝时关于李建成的记录就语焉不详,有很多缺失之处。还有清代所修编的《明史》中,对抗金名将袁可立的删减。

以上些例子还只是改动删减比较明显的,还有更多隐藏在无数部是史书中的细枝末节,等待后人去一一考证。所以对历史研究人员来说,除了对史书加以详查,还需要考古文物的发掘来加以佐证。这对历史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漫长又艰巨的工作,但是在其中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又得到了考古证明,便可以修正历史,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极具成就感的。在近几年,经历史专家考证,教科书中有四件事纯粹是胡编,然而民众至今仍深信不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历史概念图

01

第一,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是东周的最后一个天子,关于他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史记》、《吕氏春秋》等史书中均有记载,概括地说,这就是一个中国古代版“狼来了”的故事。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在《吕氏春秋》中也是差不多的内容,不过将“点燃烽火”改为了“敲击大鼓”。

对于这个著名的故事,其实很早以来就有学者提出质疑。国学大家钱穆就曾经提出,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诸侯不可能看见烽火一同到达。以点燃烽火的方式示警,还是在汉朝时对付匈奴人所才开始采用的。钱穆还提出,周幽王的骊山一战,是由他主动出兵讨伐申国,而申国伙同戎族一起进攻周幽王,西周才因此而灭亡。

▲烽火戏诸侯画像

2012年,清华大学得到了一批民间捐赠的竹简,这批竹简被命名为“清华简”,在学者们研究这一批清华简的时候,也发现钱穆这种说法的佐证。所以一些史学家认为,所谓的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并非史实,而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存在也尚存疑。

02

第二,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一直以来是表现秦始皇残暴的代表行为之一,《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但关于这件事也存在很多争议。争议点之一,秦始皇下令焚书的话,到底烧了哪些书呢?是如同一直以来大家认为的所有儒家经典吗?争议点之二,所谓坑儒,到底指的是一些什么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军焚书画像

经过史学家们各种研究,现在基本认为,秦始皇下令焚烧的书主要是《尚书》、《诗经》,以及一本方士《道经》。而坑儒,指的并非儒生或者儒家,而是方士。而且坑儒并非焚书的直接连续事件,此事是由于秦始皇想要寻求长生不老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以谎言欺骗秦始皇,但自己却心知肚明,世上根本没有这种药,所以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还对秦始皇加以诽谤,秦始皇得知此事后便勃然大怒,不但下令追查到底,而且亲自指定了460多个方士活埋。

所以,焚书坑儒这件事,并不是简单的可以作为秦始皇残暴的证据,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并不妥当,而且应该加以解释,说明清楚产生这个事件的原因和背景。

▲秦始皇画像

03

第三,陈胜吴广起义原因。始于大泽乡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关于陈胜和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在《史记》上记载为,陈胜吴广以及几百个民夫在应征路途上遭遇连日大雨,耽误了抵达日期。按照秦律规定,陈胜吴广等人全部会被处死,所以陈胜吴广便愤然揭竿而起。

但是1975年,在一座秦墓中出土了睡虎地秦简。在这一套秦简中,记录了一些秦朝时期的法律条款,在其中记录的对徭役误期的处罚却不是判处死刑。而且还记载着,如果由于下雨导致工程不能进行,便免除本次徭役。而这个发现也为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带来了一些分歧,到底真相如何,可能还需要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做进一步研究。

▲睡虎地秦简照片

第四,火烧阿房宫。《史记》中记载,项羽曾命人放火焚烧阿房宫,以致这座富丽堂皇无比精致的宫殿付之一炬。但是根据考古工作者大量的调查后发现,不但项羽火烧阿房宫,此事存疑,就连阿房宫是否真实存在,也需要打上一个问号。考古工作者们在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调查,目前得出的结论是阿房宫可能并未完工,而且只修建了前殿很少一部分,而项羽火烧的应该是咸阳宫。

结语

  除了这4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之外,其实在史书上还有许多疑点值得分析研究,相信随着更多考古工作的进行,会逐渐揭开一些谜底。也许更多真相就此淹没在时间的流逝中,但只要理智的去分析距离,真相便会虽不中亦不远矣。

参考资料:

《与诸子登岘山》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