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宰相,国之梁柱。一个名相可以兴国,一个奸相可以亡国,齐之管仲,秦之商鞅,汉之萧何,前秦王猛,东晋谢安……这些名相辅佐君主,取得了巨大成就,得以名垂青史。

在很多人看来,宋朝是一个盛世王朝,尤其北宋名臣辈出,赵普、寇准、吕夷简、韩琦、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王安石……一个比一个牛,但这些名相未能兴国,国力积弱,外战乏力,是不争的事实。

这究竟是何原因?主要是缺乏三个因素:一是个人的卓越才能,二是君主的充分信任,三是适宜的历史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重品行轻才干,宰相大多徒有虚名

宋朝皇帝用人重品行而轻才干,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宰相个个都是道德君子,品行优良,却才能一般,守成有余,改革不足,让他们像曹参一样“萧规曹随”,守住老祖宗留下的摊子,勉强可以;让他们像管仲、商鞅、王猛那样改革创新、兴利除弊,却没这个本事。

《宋史》是元代组织编修,而编修者几乎都是南宋的理学家,这些理学家修史时大肆贬低王安石、章惇这些实干的改革家,却推崇墨守成规的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人,把他们个个吹捧为盛世良相,实际上这些人大多是空谈误国,言过其实。

北宋分权制衡,宰相职权受到制约

北宋整体制度设计理念是分权制衡,体现在中央一级上是制约宰相权力。一方面沿袭五代制度,设枢密院主管军事,以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政权,设三司主管财政,以三司使分宰相的财政权,另外在司法、行政、人事等方面,北宋宰相权力也受到制约,很难大展拳脚。

北宋把制衡原则发挥到了极致,大多数情况下同时配备两到三名宰相,让他们彼此制约,宰相人选也是更换频繁,一样不合就换人。以宋仁宗为例,此人在位四十多年,宰相换了二十多个,有的任职不到一年就被罢免。

频繁的人事更迭,宰相不能长期执政,政策无法连续,也不足以充分发挥才能。要知道,即便是管仲、商鞅、萧何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富国强兵的,而是十几甚至几十年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皇帝平庸,缺乏雄才大略的明君

自古明君配贤相,人臣要大展宏图,要靠明君赏识重用。管仲若是不遇到齐桓公,萧何若不是遇见刘邦,王猛若不是遇到苻坚,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北宋除了宋太祖、宋神宗、宋哲宗外,其他皇帝都是平庸守成之君,只想守好祖宗留下的一亩三分地,缺乏富国强兵的宏图壮志和雄才大略,一个国家的皇帝安于现状,不知进取,绝不可能任用真正的宰相。

像管仲、商鞅、王猛这样的人才,即便出现在宋朝,也得不到平庸之主的信任和重用,好不容易除了一个宋神宗和王安石这样互相信任的君臣搭档,联手大干一番,富国强兵,却因为宋神宗英年早逝而宣告结束。

综上,虽然《宋史》大肆吹捧所谓“名相",但事实证明这些“名相”除寇准、王安石是名副其实外,大多徒有虚名,只是一些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守成之臣,放在宋朝或许勉强称得上”贤臣“,放在整个历史中根本不足以称为”名相“,所以北宋才不可避免走上积弱的道路,国力日渐衰竭,难逃”靖康之耻“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