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乐队的夏天》大概率是崩了。

此前跟大家讨论了很多关于这档综艺节目中,表现非常优秀的乐队所面临的困境,也脱离不开作为一档“乐队竞技综艺”避不开的矛盾。

可是说来说去,大多数的观众依然只认可五条人的亲民与实井,才是真正的“摇滚之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可能通过文字来解决这档综艺节目的所有问题,但至少希望一些真正优秀的乐队不被毫不消耗时间成本的弹幕文化所掩盖。

所以我想来聊聊,这个特别有争议的乐队:福禄寿。

站在世俗的角度来看,福禄寿无疑是小众属性的。奇就奇在这支乐队屡次都能完胜,完胜之后屡次“被差评”。

哪怕是资深乐迷,恐怕在这一季《乐夏》播出之前,对“福禄寿乐队”的了解也不会太健全。时至今日,就更难给这支乐队下定义——从风格上来说,福禄寿本就不太常规。

从最简单的乐器配器来看,福禄寿的三名成员负责的岗位分别是主唱&键盘、打击乐&键盘和竖琴&键盘。

《乐队的夏天》从来都受制于商业因素没办法呈现很多乐队的完整阵容,比如这一季的Joyside,关铮不出镜影响到的圈粉程度可想而知。

节目组也干过为了节目效果而把不是乐队的艺人楞说成乐队的事,比如上一季的斯斯与帆,但是福禄寿乐队的情况从这些角度来看,真是与生俱来的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打破了传统乐队吉他贝斯鼓的制约,而是通过电子乐的元素补齐所缺少的乐器声部。与此同时,他们用罕见的竖琴乐器来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在这一刻,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摇滚乐坛的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小众乐器加的好,乐队作品特别妙。

说起乐队+唢呐,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二手玫瑰;

说起乐队+小号&萨克斯,万青的独一无二曲风也会映入眼帘;

说起乐队+古筝,那么孙海英老师(大误)的音容笑貌也会浮现出来。

当然,拿福禄寿和这些老前辈们进行横向对比,可能让看到这里已经怒不可遏的读者接受不了了——我们并不想一味吹捧,想说的只是,他们的乐队组成,打破了很多基本的传统,而且独特性真的超乎寻常。

好了,说完了硬件,我们再说说“软件”,说白了就是乐器的使用——也不能说乐器独特那就一定能出来好音乐,要不说说不准就有乐队为了更好的生活处境把编钟搬上来了。

玩笑归玩笑,福禄寿乐队的乐器选择并不是为了舞台形象包装自己,恰恰相反,是最适合他们的风格、为他们的曲风来服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乐夏》播出到现在,福禄寿可能还没有触碰到自己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曲风当中。

网上的作品我们能够听到的录音室版本,福禄寿的招牌曲目,可能还和宗教的元素有一些风格。当然,他们在之前比赛当中拿出来的额作品也足够优秀了。

她们擅长使用电子乐的采样元素、擅长堆叠不同风格的规律音轨,加上她们自身的特点:主唱的声线、器乐方面的竖琴等等,让他们的电子乐产生了一种类似后摇风格的情感推动力。

这种推动力很“要命”,因为如果听众能够听进去,那么就能够跟着他们想要传递的情感层层推进、内心激起千层浪;可如果听众没能听进去,那就是一泻千里把这三个文文静静的姑娘看成是三个不正常人类——“挺好的小姑娘,为啥不用音乐去传递Love&Peace呢?

上面提到的一个因素,主唱小姑娘的唱法和声线,在很多《乐夏》的观众看来不太能够接受,但是更多的人喜欢彭磊、子健和仁科那种雅俗共赏风格的唱腔,这么看来我觉得更多观众纠结的就不是一个唱功的问题了。

因为从唱功的角度来说,福禄寿的水准是相当优秀的。无论是声线还是音准稳定性,她们在所有参赛乐队当中一定算得上是上乘的存在。

别忘了,这三个小姑娘虽然年轻,但都是科班出身,论起来基本音乐的专业素质那一定是不输很多前辈的。

可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好多人不喜欢她们,甚至觉得他们的音乐“难听”呢?

事实上,在知乎上专门有一个话题就是讨论“你为什么不喜欢福禄寿”的。很多人说她们的歌太过程式化、不真诚、注重比赛结果、甚至被人猜测“带资进组”。

关于围绕在福禄寿身边的质疑,我们也得分为几个方面来解读。

她们音乐本身的问题在之前的合作赛当中已经被超级乐迷和乐评人都解读过。文中贴一下张亚东老师和邓柯老师在节目中对福禄寿的点评。

品评别人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见仁见智。但在我看来,两位老师的点评也“形式大于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说过的“科班出身”,其实带给福禄寿的反面作用就是在创作上容易“形式大于内容”,这是福禄寿最容易被人揪住的“小辫子”。

问题在于,让几个20岁的小姑娘写出来多有深度的歌词来跟三四十岁的前辈们在舞台上磨过千百遍的作品来比赛呢?

此前的节目当中,同样是写词,夏颖和边远的对比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艺术创作的思想层次真的是和人生阅历分不开的。

在我看来,福禄寿能够把亲情表达完整就已经是她们最擅长的话题了,剩下的作品,注定不会有太多把技术和感情结合得太好的境界。

事实上,在最近的几期比赛当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个问题——那么对于听众来说,为什么一定要求年轻人展现阅历和沧桑呢?假如你是一名善意的听众,那么去感受舞台上的艺人闪耀才华好了。

可惜的是,这一季《乐夏》当中的很多参赛乐队不止福禄寿,他们的才华闪光点恰好打在了很多很多听众的审美盲区。这是后话,往后有机会我们还会细聊。

福禄寿的比赛功利性很强这个问题,我认为同样没有什么可辩解的。

因为不止是乐夏这个舞台上,全中国80%以上的乐队都希望能够赢比赛,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五条人一样,不赢比赛也大红大紫。

比赛于他们的意义是赢了就有了曝光,生活就能更好,这是中国摇滚乐有些悲哀的现状。

张亚东为什么被抨“吃相难看”,原因是一样的。在这个舞台上,说谁一点胜负心也没有,那才是假的。

要不然为什么到了PK环节没有人愿意选择福禄寿呢?某种程度上来说,擅长比赛,有包装价值,同样也是乐队自身资本的一种,这不是摇滚乐的实力,但是很多乐队都渴望得到的东西。

可重点在于,这并不是福禄寿身上唯一的闪光点对么?她们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音乐素养、也有足够洗脑的作品。

我相信如果你听过《玉珍》或是《没喽》之后,多多少少会在脑子里反复回想几遍,这歌的设计很讨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也足够好,哪怕它没到“特别好”的程度,但不应该这么快地遭到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