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研习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文/王凯迪

在我们熟悉的近代历史课本桥段中,乾隆皇帝在接见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傲自大,似乎完全印证了:这些闭目塞听的满洲封建皇帝依旧沉醉在天朝的美梦中,对于西方文明不屑一顾。而这种刻板印象,与我们历史书上所提到的腐朽无能的清朝皇帝形象似乎也完全吻合。

那么,乾隆皇帝和他的精英大臣真的会无知到如此地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痴迷西学

实际上,康雍乾三朝皇帝对于西学的热爱可以说空前绝后。

清朝建立之后,大量耶稣会传教士依旧源源不断地从欧洲前往远东。他们尽管热衷于在中国平民和官员中施加宗教影响,但是更希望通过拉拢清朝皇帝来实现他们的宗教终极目的(将中国皇帝变成基督教在亚洲的“约翰王”)。正因如此,掌握各种技术的耶稣会教士也积极寻找渠道接近北京权力中心。

图/耶稣会传教士

仅乾隆朝时期,在中国的法国传教士便有八十余人,葡萄牙传教士七十余人,以及来自意大利等国的数十人,总量达到二百人以上。这些人在北京宫廷为皇室服务,为皇帝完成了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在内的大量科技工作。而当时的乾隆,既然能支持其进行这方面的科学创作,自然不会真的对当时欧洲国家的方位与基本情况毫无所知。

图/坤舆万国全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危机意识

同样的,乾隆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对于英国人也并非完全轻蔑而没有警惕意识。

就在马嘎尔尼使团进入中国之前的一年,清政府刚刚顺利平定了廓尔喀(尼泊尔)之乱。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派两广总督福康安、海兰察等领兵入藏增援。清军快速收复失地后,率军越过喜马拉雅山,攻入廓尔喀境内,一度兵临廓尔喀首都阳布(今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在这场战争中,作为清朝名将的福康安,便通过对俘虏的审问和对敌人所使用的武器的观察,了解到这批敌人之后定然有着其他势力介入。

图/大清与廓尔喀战争

正因如此,当马嘎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之后,当时的清政府谈判官员才会向英国人询问其“是否与俄国有陆路可通?”。这实际上是基于地缘政治考虑上的一种试探。

既然从海上而来的英国人与大清帝国在西藏一带遇到的廓尔喀势力有所关联,那么其与俄罗斯的陆上战略位置关系也就影响到了后来清王朝所谓的外交战略。因此,清朝的君臣实际上对英国人保持着相当的戒备心态,并已经从国防安全的角度上进行了思考,而并非全然无知。

03 技术知识无用的悲哀

很多人认为是康雍乾三朝的愚民政策导致了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深入民间。实际上,即使乾隆皇帝和他的大臣们有意引进所谓的西方科学技术,中国社会本身也缺乏基本的土壤。

当时的中国文化阶层对四书五经的依赖一部分是来自于文明习惯,而最重要的是来自于政策导向。

在科举制的背景下,具有文化背景的人能够获得提升的直接途径——只有以八股文作为进阶官僚的敲门砖。即使乾隆皇帝亲力亲为,试图让民众学习这些所谓的科学技术,最终结果也只能是被弃之如敝屣。在中国式传统社会的氛围之下,实用永远是第一位。无论统治者如何开明迷恋西学,结果都是一样。

图/清代科举

参考文献:

1.明史

2.中国全史百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