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研习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文/王凯迪

在战国七雄的争斗中,史家总会把秦国之外的东方国家统称为“山东六国”,把秦国之地称为山西或“关西”。然而,熟悉今天地理视角的我们,更习惯将今天的山东省作为“山东”这个地理概念的载体。实际上,从最早的“山东”到今天我们熟悉的山东省,这一古代历史地理名词的含义已经经历了多次变换。

01 崤山以东

“山东”这一概念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当时山东山西之界位于今天的崤山(河南省洛宁县),这里处在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南岸,处在历史上的“桃林古道”之间,是一条依山傍水的重要战略地理通道。崤山常与附近的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市)并称崤函,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著称。

图/汉代函谷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4世纪中叶秦国崛起之后,拥有关中八百里沃野的秦人以崤函为固,黄河为险,对崤山以东的国家保持着绝对的地缘战略优势。

由于当时秦国所处的“山(关)西”之地,处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第二阶梯,因此对当时位于第三阶梯上的六国军队具有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正因如此,战国中后期苏秦主导的多次“合纵”运动尽管声势浩大,但基本上皆止步于崤函之外,而一旦秦国在山西之地积攒了足够的力量东出崤函,则山东六国之师便无法阻挡。

02 太行山以东

从秦至西汉初年,山东与山西的地理概念基本与战国保持一致。

从汉武帝时开始,中央政府为了加强自身地缘实力,并有效制衡东方诸侯国势力,因而实行了“广关”战略,即将关中(山西)的传统空间向东方扩展。到汉武帝元鼎年间,大“山西”的地理东界就由黄河一线推进到了太行山一线。

据《汉书》记载,汉成帝年间“关东大水,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壶口、五阮关者,勿苛留”。此处表明山东山西分界的几个关隘早已不在先秦时期的地理界线上,首先此时的函谷关已经向东迁徙到了近邻洛阳的新安县一带,而天井、壶口、五阮三关则皆为太行山上的关隘。

如此看来,战国时期分割山东、山西(关东关西)的界限,在汉武帝时期已经转移到了函谷新关与太行山构成的新界限,今天的山西省境与河南三门峡一带便从山西划归山东。这一状态一直延续到了唐朝时期,当时位于今天山西的太原镇兵即“衔命山东抚乱师”,将太行山以东作为山东,而以太原为基地建立唐朝的李家则被称为“关西大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今日山东

安史之乱后,以关中为核心的西北地区迅速衰落,自然环境恶化的同时经济社会也快速凋敝,传统中国的东西对峙格局随着南方经济的崛起而转变,逐渐走向了南北并立的新局面。

北宋为金人所灭之后,中原大地全部沦为异族之地,原来以山东大地为总体地理概念的区域在金朝逐渐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细化的文化地理。

南宋王十鹏在为苏轼之诗做注时便言:“古所谓山东,乃今河北之晋地也。今所谓山东,古之齐地,青齐是也。”事实上就是指唐代处在太行山以东的山东,在南宋南北对峙的过程中已经向东推进到了青齐之地,也就是今日之山东。金朝设立的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基本上与今天山东的辖境相当,山东之地的概念便基本定型,并在明清得到延续。

图/金代山东

从根本上看,山东之名的第一次转变是从原本的自然地理分异加入了政治控制的含义,利用犬牙相错的原则对东方制衡,而第二次转变则更多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发展下的自然分野。

参考文献:

1.战国策

2.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