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生意为什么越来越难做?

因为专业的人越来越多,营销就成了各个企业最头疼的事情。

多年来,各个企业也是绞尽脑汁推出了众多的活动,比如说:再来一瓶、集卡换礼、积分兑换、超级奖品等等。

其中,对人们影响最大的要数“再来一瓶”这个奖励,不少人为了中奖,甚至有可能整箱整箱的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疑问,在各位消费者中奖的同时,商家也最终达到了薄利多销的效果。

在这个领域做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岛啤酒和康师傅,不过最近几年我们也发现还在坚持“再来一瓶”活动的厂家越来越少?

1

“再来一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在上世纪90年代,青岛啤酒在进入杭州市场的时候,市场开拓难度极大。因为当地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本土生产的啤酒西冷啤酒。

青岛啤酒对于杭州市民来说是一个外来物种,那么该如何打开市场呢?

公司受傻子瓜子有奖销售的启发,推出了火爆异常的“再来一瓶”的活动。没想到,此活动一出,人们便开始纷纷选择青岛啤酒。仅用时几个月,青岛啤酒在市场占有率上就超过了50%,成为了杭州市场的啤酒“霸主”。

除了青岛啤酒外,康师傅也是这个活动的受益者之一。

早在1998年,康师傅茶饮系列遭受到了外企以及本土新品牌的联合夹击,市场份额一度存在缩小的风险。

外忧内患之下,康师傅市场部推出了“再来一瓶”活动,瞬间就帮助康师傅打出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再来一瓶的威力会有这么大呢?尤其是最早玩再来一瓶的企业。

首先,再来一瓶意味着好运,对于好运的追求也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个生理需求。也许我们并不会在意奖励的那一瓶水,更加在意这个中奖给自己带来的好运气。

其次,再来一瓶意味着未知。每个人都是拥有好奇心的,只不过强烈的程度不同而已。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叫一个人在大街上吐一口痰,再找两个人去围观,不一会儿街上就会围满了人。”

人们在买饮料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是否有奖,也正是这种未知才推动着人们想要有买一瓶的冲动。为什么抖音一刷就是一个小时?因为一旦刷上就会停不下来,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条会刷出什么视频。

然后,再来一瓶给人们的心理暗示是产品降价了。同样是2.5元/瓶的饮料,假如口味相同,你会选择有“再来一瓶”活动的,还是没有奖品的那一款呢?

大多数人会选择有奖的那个品牌,倒不是说人们喜欢中奖,而是因为它给人们的心理暗示是买我可以得到更多。

2

“再来一瓶”为什么玩的商家越来越少?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还在玩再来一瓶活动商家的人越来越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商家忽略了零售商的感受。通过再来一瓶活动,商家可以做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消费者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可是这个商品从商家到消费者手上的过程中还有经销商、零售商这个中间环节。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中奖之后兑的奖都是零售商暂时先把商品兑给消费者。这就占用了零售商的一部分资金,此外也占用了零售商的一定量的时间成本。

可是在付出了这么多之后,零售商基本上是啥也没有得到,这就使得零售商对商家的这个活动有所不满,也导致了零售商会要求商家免费铺货的要求,这样至少不用占用自己的资金。可是商家哪能扛得住向全国各地免费铺货?

(2)活动有点过时。上世纪90年代别人就在玩了,如果现在还玩,多少有点老套,而且人们也对这种营销套路失去了新鲜感。营销实际上是讲究新鲜感的,任何火爆的营销也都是存在保质期的。

(3)假瓶盖太多了。虽然再来一瓶的奖励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有人利用这个措施去钻空子。很多饮料瓶盖的奖励都是简单的打印上去的,普通零售商很难分辨真假,最终厂家也就会出现只生产了1000万瓶回收2000万个瓶盖的原因。

(4)再来一瓶对人们的刺激大幅下降。20多年前,舍得两块多买一瓶饮料的算是小康家庭了,能够再来一瓶肯定是相当开心的。然而当前再来一瓶的刺激对人们来说可能会有一丝丝的刺激,但是并不能主导人们的口味喜好。

如今,各大商家已经开始转向新的营销套路,比如加大奖品的价值,VR扫码等等。

没有一个商家可以凭借一个营销套路成为市场永恒的赢家。市场不变的就是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