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跨界做文创

上海味道全息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武康大楼是什么味道?建筑师跨界为你奉上一场别样的建筑阅读之旅

我们常说,建筑是流动的音乐。那些梧桐树下的老建筑不仅有外观之美、内在之用,有时还能唤起我们心中的某段旋律,某些美好的回忆。在上海旅游节“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上,记者发现,由建筑师跨界打造的文创产品,已经不仅仅关注到建筑的外观之美,而是将一些专业领域中的细节变成了可以感知的文创产品,带给市民游客别样的阅读体验。

黄潇颖是同济大学教授童明建筑与设计团队中的一员。作为上海保护规模最大的风貌区,他们在衡复地区做了多年的城市更新和建筑设计工作。目前运营着武康大楼底层一个名为“城市交集”的空间。建筑师开发的文创产品会有哪些与众不同呢?

黄潇颖说,他们希望通过各种各样感官的方式让大家去体验老建筑,武康大楼的清晨和武康大楼的黄昏两种味道的香薰和蜡烛,就是建筑团队和味觉香熏团队合作开发的产品。

武康大楼的清晨我们去理解的话,它的味道应该是一种非常有上海代表性的,因此我们用了白兰花的一个味道,它非常的清新,而且你一闻,立刻就能回想起和上海有关的老故事,包括以前小时候唱的歌,栀子花白兰花那种感觉,然后对于武康大楼的黄昏,我们定义了一个味道,就是一种仲夏花园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潇颖告诉记者,开发这款产品时正是夏天,衡复历史风貌区里1400多栋花园洋房给团队成员带来了灵感。融合了玫瑰、桂花等花香,同时混合建筑中砖、石等材质的感觉,一款代表上海老建筑气味的香熏产品诞生了。

“味道其实也是一个研究的领域,因为人对于空间的感知不仅仅是视觉上,或者是一种触觉上的,我们经常会回忆起一个地方的时候,我们会说这个地方有一种熟悉的味道,或者我们会说,它有上海的味道,因此,我们其实在不经意之间,是有这样的一种通感的,我们会把我们的记忆转化成一种味道,也是希望大家不仅是能够通过视觉,通过文字去理解建筑,也能够通过一些味道来启发大家对于这种历史建筑的感知。”黄潇颖说。

据介绍,今年徐汇区的文创市集产品中,汇聚了城市交集、新华文创等新兴的文化空间和文创合集店,年轻的建筑师、设计师们,以他们的独特视角,将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创意化的表达。比如一些描绘了建筑细部的手账,就引导大家发现历史建筑的细部之美,还有一些老建筑的冰箱贴,深受市民游客欢迎,“体量比较小,大家很容易可以带回家,收藏起来,以建筑为一个入口吧,然后去了解衡复地区的一些文化和历史。“黄潇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集现场,绒绣师傅的一手绝活也吸引了市民驻足。用绒绣来表现老洋房,非遗传承也在努力破圈,而市民游客,又多了一种“触摸”老建筑的可能。

徐汇区绒绣非遗传承人陈文奎正在绣一幅武康大楼的作品,他向记者介绍,绣这幅武康大楼大概需要十几种颜色,绣完整体效果会有一种明暗的呈现,绒绣从国外传进来,原先主要是表现一些花花草草,和一些宗教题材,现在绒绣师傅们也在努力把现代生活当中看到的、用到的东西能够绣出来,“像这个武康大楼,平时走过印象都特别深,所以我想绣一个这个大楼,跟我们日常的生活用品结合起来,可以在蓝牙的小音箱、放手机的扩音器面上,放一片这样的绒绣,其实用途很多,也可以做包,女孩子喜欢那种手拿包都可以。”

陈师傅说,不算画稿打样,光这样飞针走线地绣这么一块小方寸,也需要整整四天。另一边,伴随黑石公寓的走红,黑胶唱片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当天的徐汇市集上,黑胶唱片也被搬到了现场。

以建筑为入口,从一开始走马观花的打卡泛读,到细致入微各种体验的精读,让“上海味道”可听、可闻、可触摸,感兴趣的市民游客不妨趁着上海旅游节,走进徐汇,开启属于自己的阅读建筑之旅。

记者:张文菁、王卫民

视频编辑:王晨

编辑:赵玥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