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两句诗吧,在现代很多人都会引用这两句诗。可是要问起这两句诗的作者却没有多少人能答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诗产自宋朝,要说宋朝可是和唐朝一样,是一个文化发展迅速,信息量爆炸的朝代。在当时非常注重文化教育,只要是一个文化人都可以作出几首诗出来。诗人是那个朝代的量产物,成为诗人并不稀奇,想要在其中脱颖而出那才需要真本事。因为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为一个有名声的诗人,你需要作出非常优秀的好诗。

有个叫做苏麟的诗人,虽然同样姓苏,可是和苏轼并没有多少关系,因为他生活的时代和范仲淹是同一个。并且在当时,大文豪苏轼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罢了。

苏麟在杭州府管辖下是一个县的巡检,好巧不巧的是,宋朝著名的丞相范仲淹刚好也在杭州做知府。而范仲淹这个人性格非常的好,与人为善,对周围的人都很友好照顾,特别是那种喜欢干实事的人。一旦被他发现之后,就会马上向朝廷推荐,所以在当时很多人都得到了范仲淹的帮助,借此升官上位。

苏麟当时对于范仲淹的事情也有所耳闻,因此他也想要和别的人一样在范仲淹的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借此改变一下仕途发展。

可是有一点苏麟很头疼,那就是自己经常在外县做官,和范仲淹接触到额机会少之又少,那些在州府做官的人都得到了很好的机会,比他发展的好的很多。

为了有一个能和范仲淹接触的机会,苏麟特别作出了一首诗,就是那首被后人传颂的一首诗。

后来苏麟终于迎来了可以和范仲淹见面的机会,有一次范仲淹找苏麟来自己这边办事情,而范仲淹也确实和传闻中一样亲切。于是苏麟在和范仲淹谈完事情之后,就兴致勃勃的拿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那首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仲淹也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人,所以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首诗大致的意思就是:您身边的人都可以得到您的提拔,而我们这种在外地的人也和那些人一样有能力,可是因为距离的原因始终比不过他们,所以非常的苦闷。

范仲淹看懂了苏麟想表达的意思,可是提拔官员这件事不是一件很随便的事情。因此他后来又和苏麟进行了一番交谈,想要以此知道他的能力。后来发现苏麟确实也是个有才华的能人,于是范仲淹就按照苏麟的实际情况给予苏麟提拔。

于是苏麟想了很长时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而他为了见范仲淹精心准备的这两首诗也因此流传了下来,后来被很多人广为使用,用来比喻和苏麟相同的境遇。也被浅显的比喻,一些越接近利益的人就会越先得到利益,抢占先机。

其实不光是古代,在很多时候现代生活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越是接近高层的人就会越能得到先一手的最新消息,或者是最大的利益。可是那些越底层的人们也就越难有上升空间。除非和苏麟这样绞尽脑汁接近高层,并且要拥有与之相配的能力。不得不说,苏麟是幸运的,范仲淹是传闻中的那个好人,待人亲切和蔼,并且信守承诺。要是范仲淹不是,或者之前的事情是他营造出来的假象,亦或者是别人的信口胡说,那么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说不定这两句绝句也不会被广为流传。

在被范仲淹提拔之后,苏麟之后也并没有名声大噪,流传下来的诗作也仅仅是这两首诗。但是当时的宋朝,作诗对于古人来说是最基础的基本功,相当于我们小学生写作文一般。并且在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不少传世佳作流出,也许苏麟后来也写出了非常好的作品,只不过被众多诗作掩埋,因此没有流传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或者在后来,苏麟再也没有遇上类似于范仲淹这样的转折点,要知道在面见范仲淹之前他也仅仅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后来平凡的度过一生就是他的宿命。

之所以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两句诗确实改变了他的命运,让我们记住了这个人,虽然是和烟花一般转瞬即逝,但是这两句佳作却永垂不朽。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