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晓音

北京碧桐书院幼儿园创始人、园长

美国幼教协会会员

新阅读教师培训专家

9月15日,未来春藤特邀晓音园长为春藤的家长们带来了一堂《如何做好0-6岁孩子的学习启蒙规划》直播讲座。
直播中,晓音老师与我们分享了0-6岁儿童应该掌握哪些学习能力,他们独有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以及家长应该如何规划孩子的学习,且在直播的最后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下文为本次直播课的干货整理。

未来春藤的家长们,晚上好!

我是晓音,北京碧桐书院幼儿园创始人。我在十年前创办了这所幼儿园,主要负责教学研发和教学管理。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开始研发5-6岁孩子的学前项目。

我有一个13岁的女儿,5年级之前在一个非常好的公办学校上学,后来转入了国际学校,她现在是国家级的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团员。

为什么我要对自己进行这样的介绍,希望当我给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心得的时候,我说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科学依据,而且是有实践经验的。

今天的主题是0~6岁的启蒙学习规划,大家听到“规划”这个词,特别希望小音老师说“什么知识该怎么学,什么年龄段学什么”,你就告诉我这个就可以了。

但是不要着急,在进行规划之前,我们要先讨论一件事情——规划的方向是什么?

就好比我们到菜市场去买菜,我得知道今天要做什么菜,才能确定我要买什么菜。

当我们进行规划之前,当我们去了解“几岁孩子该学什么”之前,我们要知道养育孩子的方向是什么?

孩子终将独立进社会

跟大家分享我个人前段时间的一个感慨。

我女儿今年是八年级,也就是初二,在她小学毕业的那一年,我让她去参加了一个上海的夏令营,两个星期全住宿,家长不在身边。

这是一个国外的夏令营在全世界招生,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校区。

到了上海之后,我把孩子塞到住宿营里后就拍拍手走了,孩子自己留在那儿两个星期。

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个是一个多么大胆的行为,但后来我跟一个朋友分享的时候,她就说“我不能给我的孩子送到住宿营,因为他前段时间在一个住宿营受刺激了,被里边的孩子给欺负了,他也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留下了惨痛的心理阴影,从此以后打死不去住宿营。”

这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我之所以把我的孩子塞到住宿营后转身就走了,因为她让我感到放心,而且她确实也很开心,她跟我说“没玩够,明年如果还有的话,能把我再塞去吗”。

当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我就在想:当孩子到了十几岁之后,他跟父母渐行渐远。小的时候你嫌孩子烦,孩子一会儿这事,一会儿那事,实际上等到十岁之后,当你想找孩子的时候,他也不一定搭理你。他总有一天是要自己去进入未来,自己去独立面对社会的。

这个时候,家长能不能放心,像我这样直接塞去了,然后大大咧咧走了,一切的事情她能自理了,而且她跟里边的小朋友都处得很好,生活各方面都非常顺畅……只有这样的话家长才能放心,孩子是否能做到这样呢?

教育首先有一个大的目标,就是孩子将来是要离开我们,独自进入社会的。我们就要去反思,在我们现在的养育中,有哪些养育行为是对将来孩子进入社会有好处的,有哪些养育行为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小障碍。

① 自理能力

比如我们在幼儿园工作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四五岁孩子的家长就跟我们说,你每天必须盯着我的孩子喝水,如果他每天不喝水,老师你就一定要逼着他把水给喝进去。

可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啊。其实别说四五岁了,有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孩子一两岁左右就是知道渴的,他自己会去喝水。

我们发现,很多被家长保护得比较好的孩子,他的自理能力肯定是不够好的。自理能力不好还会衍生其他领域的,比如这样的孩子往往自信心不是特别好,他的各种行为能力显得要比同龄孩子弱一点。

有一个孩子5岁了,不怎么说话,他为什么不说话?因为这个孩子在家从来不用张口说话,也不用干活,只要眼神飘到哪儿,马上就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比如他想喝水,他看看水杯,马上就有人把水给递过来了。

在幼儿园他也不说话,他想去上厕所的时候就拽老师的衣服,然后看看厕所。老师说“你是想上厕所了吗”,他点点头。

这时候他已经是5岁,是一个大班孩子了,他会说话,可以说得很好,就是因为家里人把他照顾得太好了,所以他不需要说话。

这样的孩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他的社交经常出问题,因为他不太爱说话、不需要说话,虽然他的语言功能没有问题,但是他练得少,说话就没那么溜,没那么顺畅。

当他跟同龄孩子交往发生摩擦的时候,同龄五六岁的孩子可以用语言去解决问题,但他只能上手打,所以他经常会有打斗的行为,经常会跟小朋友发生冲突。

我们需要去思考,孩子将来得自己进社会、自己上班、自己养家糊口,咱们作为爹妈越来越管不着了,这时候家长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培养孩子好的自理能力。

再给大家讲一个极端的例子,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做出国留学服务咨询的。

他跟我说起一个学生,成绩非常好,但是出国没几天给他打电话:“老师,内衣怎么洗,我没洗过。”

有的孩子是这个人出去了,但还是让家长操很多心,比如信用卡三天两头丢,家长在国内得多闹心。

② 社交能力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社交能力,我那个朋友的孩子在夏令营留下心理阴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所以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其实大家都比较关注这方面,我甚至见过专门培养社交能力的课后班。

但事实上,社交能力不是通过上课学到的,而是孩子在实践中磨合出来的。

甚至旁观的家长能帮到孩子的也非常少,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处理风格不一样,所以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个处理方法,这个人都能办成功,那个人就办不成功。

我再举个例子,我女儿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收到了一份大礼,是另一个妈妈直接转交给我的,我特别紧张,因为这个礼太大了。

这位妈妈说,我女儿跟她的朋友都吵吵闹闹发生过争执,但从来没有跟你女儿吵过。

当时我听完这句话,也不知道是喜还是悲,我想难道我女儿很容易被人欺负吗,为什么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

后来我观察发现,不是我想的那样,我女儿也会去拒绝别人,她也会说“我不愿意、那我不去了”,但是她的口气和整个身体语言,让别人没办法跟她生气、发脾气。

同样一句话换另一个小朋友说,口气不一样,身体语言不一样,可能就要发生冲突。

我想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就社交这件事情,需要小朋友自己去打交道,慢慢找到自己跟别人相处的风格。

所以说,锻炼社交能力需要大量的实践。

而且,社交能力越小开始培养越好,如果等到了5岁再开始,孩子已经缺乏社交能力了,不是跟小朋友打架,就是被小朋友欺负,这时候要解决就稍微有一点晚了。

尤其到了小学之后,培养社交能力就更晚了。因为小学之后,孩子去社交的场合越来越少,天天上课,就课间10分钟休息跟小朋友进行交往,他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游戏,也没办法进行深入的摩擦。

所以说,锻炼社交能力最好的时间点是在小学之前。

小学之后,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能力发生变化,社交方式也逐渐在变化,所以社交能力并不是说到了小学之后就定型了,还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它的底子是在小学之前打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③ 身体的发展

6岁之前,是整个身体发展奠定基础的时间段。

也就是说,成年人的身体素质、身体基本能力在青春期之前就已经基本定型了。

身体发展是其他所有能力发展的基础,美术,甚至是语言、数学、音乐,这些都需要非常好的身体能力。

大家可能会说,语文、数学也会跟身体能力有关系?过去我们老师说过一句话“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那时候老师特别看重成绩。

但是我长大后发现,老师说的不太对。

有一年,我们从北大请来了剑桥过来的交换生,他在幼儿园给孩子们带了一段时间的体能课。

剑桥也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他不是我们印象里的好学生形象——戴个眼镜,很文弱、很瘦弱、很内向,事实上他活力四射,人高马大,身体一看就经过非常好的锻炼。

他往操场上一站,就感觉是整个幼儿园操场的主角,他的魅力和气场能覆盖整个操场,这是因为长期的锻炼。

确实中国的很多高材生跟他们相比是不太一样的,很明显。

从那儿开始我就意识到,其实身体发展和学业不是互相违背的,这个是有科学依据的。

身体发展,尤其体育锻炼,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本身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而且身体运动后回来做作业,注意力会更好一些,大脑的活跃度也比较好。

④ 价值观与人格的发展

将来孩子进入社会,他要独自去判断很多事情,孩子长大之后,不是什么事都跟家长说,他会开始独自面对自己的世界,然后他要独自去处理各种各样的情况。

接到一个新的情况,他要判断,然后他去处理,他能不能处理好,将来会不会犯错误,这些跟小时候奠定的价值观的关系非常大,而且奠定基本价值观的时间点是6岁以前。

举个例子,我女儿有一个小学同学,小男孩家庭环境各方面都很好,也很爱学习。

可是小男孩有一件事儿,比如说A同学想去打同学C,A不去直接打,而是找这个男孩,这个男孩就会去打C,他总是干这种事情。

他没有去辨别这个事该不该做,有一个人找他,他就想“好吧,A是个好学生,老师喜欢A,他说的所有话都是对的,他让我去打一下C,我就去打”。

那个时候他是小学生,他能犯的错误也就这么大了。如果他长大了呢?

所以说,孩子基本的价值观判断是挺重要的,这个基础也是在6岁之前去培养的。

有些家长还会说,孩子互相攀比,他买这个鞋是名牌,他手里有个手机是总是新款,怎么办?这也是孩子的价值观,有的孩子就是不攀比,这个也跟从小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关系非常大。

当我们考虑说要给孩子做什么样的规划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规划的方向是什么,方向是孩子最终要独自进入社会。

我提到的这几件事可能是比所有的知识学习还要重要,它是一个整个发展的大的基础,6岁之前是最关键的时期,家长在排序的时候首先要把这几件事情考虑进去。

新知识层出不穷

教育面向未来,还有一层意思,新知识、新技能、新的学科领域、新的技术总在不停地更新迭代。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去应对未来?

比如说我小的时候学习天文知识还叫九大行星,现在前几年就已经变成八大行星了。

知识总在不停地更新迭代,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样的知识或者能力,他才能应付以后的变化?以后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怎么去为未来准备这些知识?

大家可以看到下面这张图,这是美国21世纪能力框架。

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就意识到未来的世界变化特别快,那么为了保持美国在整个世界上的人才优势,家长应该怎么样去教孩子?

美国就组织了大学老师、政府,这个是美国教育部牵头组织的大学,包括大学老师相关的教育者,也包括各个领先的公司,比如苹果、迪斯尼、科技公司、通用电气等,也有管理人员参与到研发中去,很多这样的人去研发了一个能力框架。

下边是灰色的,这部分叫支持系统,就是政府应该给你什么支持,哪个学校应该给你什么支持。这跟大家都没关系,灰色部分不用看。

最左侧红色的这一片,它是生活和职业技能,在这些技能里会包括你的工作效率,你的专注度,你的团队合作能力。

橘黄色的这一片是学习和创新技能,它包括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创新,四个大家都非常关注的思维能力。

最右侧蓝色的这部分里,它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技能,新媒体新信息能力,这些个技能在国内关注的人还不是特别多。

绿色这一圈是关键学科领域,包括了常见的语数外、史地生等学科,是上边所有能力的基础。

直白点说,所有学科知识是在为上面的能力做准备。

我们学习语数外史地生,不是目标。真正的目标是为了获得上面的三个大块能力,但是这个能力不是平白无故说来的,必须得在一些事情里去锻炼、去获得。

因为创新思维不是教出来的,就跟社交不是家长教出来的一样,必须得在具体社交生活中去练,去获得这些知识。

我女儿在学琴,我觉得在学琴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她的专注力、恒心、耐心、抗挫力。这些能力都不是靠讲就能拥有的,要在她练的过程中才能够积累的。

她在学琴的过程中会遭遇挫折,要反复思考,为把一首曲子拉好,她还可能会挨老师批评,她在面对这些问题与挫折,解决这些问题与挫折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能力。

反过头来大家看到这张图,我用来解释,合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工作与生产效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交流合作、媒体精神,这些东西也是要在掌握具体知识的过程中去学习的。

事实上,因为知识总是在更新迭代、会过时,所以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具体知识,而是掌握能力。有了这些能力才叫以不变应万变,因为这些能力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

当我们说到“教育是要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家长要做两个层面的思考。

第一个层面,因为孩子要独自进入社会,我们要培养的是他能够独自进入社会的能力。

这个时候,我们要重视孩子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价值观、人格,还有身体发展。

另一个层面,因为新知识层出不穷,所以我们要锻炼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就是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的一些能力,比如合作、沟通、交流、创造、批判性思维。现在又有了新媒体技术,因为媒体和技术以后肯定是相伴终生了。

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这些是基础,无论你的孩子将来学什么,有什么样的特长,从事什么职业,这些基础能力都是需要的。

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去发展具体的知识,包括美国21世纪能力框架里的这些东西,这是我们给孩子做整体学习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的。

当孩子后面学习各学科领域知识的时候,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学习学科知识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练习和掌握刚才说的所有的能力。

我们说到学知识是要规划的,我们还要知道一件事,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得知道教学的对象是什么样的,要根据他的情况制定教学方法,这叫做因材施教。

当我们讨论孩子要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规划,这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儿童学习的四种方式

给大家介绍一下孩子学习的4种方式。

① 边练边学

我们都知道,比如我们小学的时候做数学题,天天下来就是一页100道题,进行一分钟计算,这就是要反复地练,通过练习达到熟练。

比如说一个没有经过这样训练的孩子,看到1+2的时候,他可能也会反应过来,知道答案但会慢。如果天天练习,看到1+2马上就会得出3,他通过练习达到熟练,这个就是边练边学。

边练边学强调的就是通过反复的刻意的训练达到熟练,这种是孩子的学习方式,但是适用于5岁以上的孩子。

所有需要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这种技能也好,学科也好,家长最好都考虑5岁以后才开始,除非你家孩子是天才。

我也见过4岁左右的孩子,小提琴就拉得特别好,但是很少,所以他们叫天才,我们叫普通人。除非你家孩子天才,否则5岁之前你不用考虑这种边练边学的方法。

② 边看边学

有的时候家长经常有这种发现,孩子今蹦出一个新词,或者忽然发现他会干一件事了,但你根本不知道他跟哪学的,想了半天觉得好像有一天电视里放过,但是自己并没感觉他在看电视。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提到的边看边学、边听边学,边看边学指的其实是模仿,就是孩子看周围的人在干什么,他会去模仿。

③ 边听边学

既包括说听周围人聊天说话,他听见了就懂得知识了。还有从书本上传递的知识,二手知识或叫做间接知识,就是指不是直接掌握,自己研究出来的自己学的。它既包括听别人说的,也包括说从书本上学来的这种知识。

边看边学和边听边学,这两种方式是孩子早期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有一个不幸的事情要告诉大家,你也不知道他听谁的,听到了什么,然后学到了什么,这些都无法知道。

这不是说孩子坐边上,家长开始讲课,巴拉巴拉巴拉家长讲一通,然后孩子就全盘学会了,不是这样的。可能你讲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不知道跑哪去了,只听到了中间讲的一句话,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照着这句话做了,也有可能你讲的时候,他听到旁边的人在说什么东西,他学那个人去了。

还有可能家长根本不是刻意地讲,就是推着个小车带着孩子在院子里逛,旁边有两个人在讲话,这个孩子听见了,他就学到了,这也是有可能的。

家长刻意去教给孩子的知识,未必孩子能收获得到。

这不受家长掌控,但也有规律可循。有实验研究表明,孩子自己也会去看,大概三岁左右的孩子,自己就会去判断。

比如,这个人说一句话,妈妈也说一句话,这个人和妈妈说的话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这时候孩子会根据情况判断,如果孩子跟妈妈的关系特别好,孩子会毫无疑问地相信妈妈。如果这个孩子跟妈妈关系不太好,同时他觉得另一个人好像有权威,穿着白大褂,是位医生,他俩说的都是跟医生有关的事,我相信这个三岁的孩子可能会听医生的。

我们可以把握一些规律,但是孩子具体对哪件事情感兴趣,还是不好说。所以大家要注意边看边学、边听边学、边玩边学,尤其适用于5岁以下的孩子。

还有,对于报班这件事,报班上课专门学某项知识,这件事主要适合5岁以后的孩子。5岁以前的孩子,大家基本可以把这份钱省下来。

④ 边玩边学

边玩边学这个话题,可能已经深入人心了。

边玩边学它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刚才我说了孩子其实干好多事,他是越小的孩子,8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所有事情它主要的一个依据叫兴趣。所以当我们说边玩边学的时候,他其实说的是孩子的自由玩耍,自由探索。

给大家讲一个例子,现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临场应对很多情况。在刚发明出来一个会走路的机器人时,人们希望机器人能够应付各种情况去走路。

一开始,研究者让机器人到处胡乱地走,胡乱地跳,做任何可笑的事情,这时候他可能会碰壁,可能像醉酒的人一样走路等等。

尝试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摸索到在各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去做。最终即使机器人断掉了胳膊,断掉了腿,他也能走路,也能应付各种场景。

这事实上就是我们的孩子小时候的学习方式,当我们讲边玩边学的时候,指的就是孩子在各种环境中随意探索,随机探索,当他有充分的探索时,他才有充分的试错,有了试错才能应付未来的各种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学习的两个原则

接下来,告诉大家针对5岁以前孩子学习的两个原则。

① 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有几种情况,第一就是孩子自己选择游戏,选择玩什么。

但是这时有家长就说,我也希望他干点什么,我也不能老听孩子想玩啥就玩啥吧。当然这是可以的。

所以这又是第二个选择,孩子还可以选择“玩耍的过程”,或者是玩的种类。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我必须带孩子出席他祖父母的寿宴。这事没商量,他必须得去做。然后紧接着我可以跟孩子商量参加寿宴过程中的选择,今天穿哪件衣服去,怎样去,这都是可以商量的。

所以在跟孩子玩游戏或做运动的时候,这些游戏和运动本身是家长希望跟孩子做的,那么在游戏过程中依然有很多选择,比如可以和孩子商量一起做什么运动,跳绳、踢毽子,还是跑步....这都可以。

像前面提到的我们在做幼小衔接的研发,在一些项目中,我们会跟孩子说“选择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它给涂了”“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把你算出来的答案给写上”这就是给孩子一个自由选择机会。

我女儿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北京有雾霾假,因为天不好,所以孩子要在家呆着。停课不停学,虽然停课了,但是作业还是一样。

我知道作业有很多,这时候我就跟闺女商量,我帮她把时间点列好,比如说8:00-9:00休息10分钟,9:10-10:00休息10分钟,10:10-11:00休息10分钟。

我列出时间段,然后具体时间段里学什么,让孩子自己安排,这就给了她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自由选择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家长要找机会给孩子自由选择。

② 低结构化

我先给大家讲什么叫高结构化。

比如10分钟的教学活动,目标很明确,要教会孩子两个动作。教学过程也很明确,第一件事先带孩子温习一下前边的知识,第二件事我教他一个新知识,紧接着让孩子练习这两个知识。

这种目标和过程都非常明确的,就是高结构化的活动。

越小的孩子越要低结构化。就是相对来说目标和过程都不明确,必须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跟着我走。越小的孩子越要成人跟着孩子的状态走,这就叫低结构化。

越小的孩子越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所以越小的孩子他会需要低结构化的活动,而且低结构化的活动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学习自主意识特别有好处,他会在各种尝试中慢慢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安排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内容。

将来他进入学习阶段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在玩的时候练会的东西搬到学习上。比如写作业的时候先安排什么作业,接着安排什么作业,什么时间点要把什么东西完成,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迁移。

有些玩具也有高结构化和低结构化。

比如很多小孩特别爱玩纸盒,把一个纸盒扔给他,他能给你玩出好多样子来,这样的玩具就是低结构化的玩具。比如乐高积木、拼插积木,这些搭建的积木都是低结构化的游戏,因为他想怎么搭就怎么搭。

孩子喜欢低结构化的玩具,不喜欢目标性特别强的高结构化玩具。

前段时间有一个家长问:一套纸板书,4000多块钱,又能教知识,又能学英语,买给孩子好不好?

我一看就知道,孩子不会喜欢,为什么?因为它高结构化,纸板能做成小车子或者小飞机等好多东西,但是做完了之后就只能这样了,只有一种玩法,这就是高结构化。

高结构化的玩具,孩子玩一下,基本就不喜欢了,他就玩别的去了,你花多少钱孩子又不关心,反正他不喜欢玩。

所以孩子要求买个特别贵的玩具,回去却不喜欢玩,你也不用去埋怨孩子“你当时要的,怎么买来了你就不玩了呢”,没办法,高结构化的玩具孩子都会很容易厌弃,这事也赖不着孩子。

下面我就说说如何做好0-6岁孩子的学习启蒙规划。

学习的两个前提

① 年龄优先顺序

有一些事长大了做效果更好,比如学历史,年纪越大,状态和理解力会越好。

但有些事必须年纪小的时候学,比如体育和音乐必须从小打基础。

先说音乐,有的人天生对音乐敏感,有的人听音准确度是可以练出来的,但是必须是7岁以前练,过了7岁就变难了,这样的学科必须早学。

我有一个姨,她唱歌跑调,50多岁时她想去改这件事,不太容易。但是我女儿三四岁的时候唱歌跑调,一改她就会了。

音乐就是越小学习越容易,而且效果特别好。

② 性价比非常高的学习方式

什么叫性价比高?投入同样的时间,比如我投入10分钟,我用这种方式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一定要用性价比高的方式,孩子的发展就像瓶子,容积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孩子刚生下来,你觉得离18岁还有好远,其实根本没有那么长时间。你错过一个点,好多事都会被耽误。

在体积有限的基础上,想让瓶子装的东西更沉、种类更多、更贵重,这时候就要想怎么一层一层往里铺——我是先铺珠子进去?还是先铺沙子,再铺竹子?总之铺法很重要。

优先领域:体育、音乐

当我们准备去规划,首先要做的是时间的规划。你觉得哪件事重要,应该优先安排,你就在这件事情上多放时间。

优先领域就是体育和音乐,因为这两个领域过期不候。

除非家长不想孩子在音乐上有任何的感受和任何的音乐素养。如果家长不是这么想,那么在孩子五岁之前,还是要为体育和音乐保留时间。

当你十几、二十几岁时,再想通过锻炼身体让身体能力变强,已经不太容易了,因为身体已经定型,只能通过锻炼让身体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但是想要达到从小就锻炼身体的人的那种标准,是不可能的。

其他领域怎么学?

其他领域大家比较关心的,比如英语、数学、语言、美术,这几个领域该怎么排?我给大家一些大的原则和时间点判断。

① 英语

英语有高性价比的学习方法和低性价比的学习方法。

我们小时候学英语的方法性价比就很低,印象里高考需要背的单词量是3000,那时候觉得好了不得。

但是大家知道我闺女现在单词量是多少吗?至少在6000以上。

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一直学到高中。9年的时间,我学了3000个单词。大学考4级是5000左右单词量,6级是7000左右单词量。到大学二年级,十几年的时间,我终于学到了7000个单词。

但是我女儿是五年级转到了国际学校才开始学英语,现在刚刚上八年级,也就是用了三年的时间,已经是7000左右单词量了。

怎么做才能有高性价比的英语学习方式?

4岁之前,让孩子多看英文动画片,这是原汁原味的输入,学习效果特别好。

孩子会在具体的情景中学到这些词是怎么用的,对词汇量、情景的使用,以及学习原汁原味的语言都特别有帮助。

英语是输入量要大于输出量的,就像饮水机一样,得有大量的输入保证饮水机里有水,才能接出水来。放到英语上,输入就是听、看。

4岁之前大量地听和看英文动画片,4岁时开始进行分级阅读,7岁左右开始学语法、背单词,就可以了。

② 数学

事实上,孩子在上小学之前,不管你教不教,数学能力都没有本质差别。

给大家讲一个极端的例子。

我养了一条狗,有一天我给它看4块狗粮,然后往地上一撒,它能准确地把4块给找出来,并且找完第4块绝对不会再去看第5块。狗都知道4是什么意思,小孩一定比狗聪明多了。

不进行任何教学,孩子生活中获得的数学知识在小学一年级也是够用的。

上小学一年级要学加减法,比如我给了你一个苹果,再给你一个苹果,这是两个苹果,小孩都知道要用加法,只是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这就需要边练边学。

对于孩子来说,5岁以后练习一下加减法就可以了。

③ 语言

语言领域从小做好阅读就可以了。

语言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整个语言实力,比如阅读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识字能力。

大家会比较关心识字能力,识字写字到大班下学期开始完全来得及。之前把语言的基本功打好,多读、多看、多说就可以了。

④ 美术

美术的一些基本功,比如素描,9岁以后开始完全来得及,9岁之前只要进行各种材料探索就可以了,不用刻意去学习任何美术知识。

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美术方面的人才,9岁以后开始学习完全来得及。

培养习惯和态度

儿童早期有个特别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习惯和态度的培养,这是奠定孩子基础的。

我有一个同学,每次上课老师说把书翻到多少页开始画题,我们都已经把书本拿出来开始画了,他却还在找东西;等他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我们翻篇了,老师已经开始讲题了,他就总是跟不上。这说明他小时候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培养一些好的习惯和态度,对于孩子来说,比你教任何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

① 阅读习惯

只要家长爱读书,天天跟孩子一起读书,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定能培养出来的。

② 收纳整理物品的习惯

这个很重要,培养起来也很简单。

每次用完东西后,家长跟着孩子一起把东西收拾好,慢慢习惯就养好了。

另外,家里要干净,孩子习惯了比较干净的环境,他自己就会主动去维护环境。

③ 尽力把事情做好的意识

学任何一个东西,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告诉孩子,这件事我觉得你不够认真,你还可以做得更好。让孩子有这种意识,他的大脑就会慢慢地去努力养成习惯了,等到将来做任何事情,他都会带着这种意识去完成任务的。

④ 完成任务的意识

比如老师或者家长交代的任务,要记得去做,这个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很重要。

所以在学前,培养习惯和态度比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家长一定要记得这件事。

再次重申一遍,在学习各个领域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看重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刻意地去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习惯和做事的态度。

问题1:自然拼读和拼音可以同时教吗?

晓音老师:同时教可能会混淆。我觉得孩子的词汇量在3000左右的时候,再开始自然拼读会比较合适。

3000左右不是说他会写、会拼3000,而是只要他大概能懂3000左右个词就可以。

因为拼读其实是一种规律,比如说字母a在不同的情况下发什么音。自然拼读是对这种规律的总结,总结完之后再用到新的词汇里面去。

在实践中总结规律更容易,比如我从来不做饭,拿到一个菜谱后,我死记硬背把它记住,却不按照菜谱做一遍,那我一定是记不住的。但如果我总做饭,菜谱看一遍,大概知道怎么做了,这时把菜谱放到一边,我就能把菜做出来,因为我有实践经验。

所有规律性学习、抽象学习一定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所以如果孩子有3000左右的词汇量再开始学习自然拼读,效果会更好,性价比会更高。

就自然拼读,尤其是写英文字母,它和拼音肯定是混的,什么时候学习都会混,分开两个批次学习也会有点混,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多学多练。拼音练得多了,字母写得多了,它们自然就能分开了。

问题2:幼升小到底要不要报学前班?

晓音老师:我觉得如果孩子给力,家长也给力,不报也可以。

孩子给力是什么意思?因为一二三年级的小学生我都教过,我就很清楚地知道每个孩子个体差异特别大。

有的孩子上课精神特别好,注意力特别集中,老师说什么马上就能反应过来,作业完成得也好。有的孩子懵懵懂懂的,老师得拍拍他,他才能缓过神来。还有的孩子,你教多少遍他都不会,同样一个教法有的已经明白了,有的怎么也教不会,好不容易教会了,第二天又犯错了。

这跟孩子的情况有关,也跟家长耐心有关。

孩子给力,家长也有耐心,上学了只要每天把老师的作业给完成了,孩子就能跟得上,而且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那就不用上学前班。

但如果这两个条件缺一个,提前就需要学一些东西。

第一个是基本笔顺。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上来直接一个字,比如说日月山火,看着很简单,就几笔,但是如果孩子提前没有练过点撇横竖的话,直接写这个字,还是稍微有点难的。

所以学前先把基本笔顺练一练,让孩子有点概念,这时候再写字就会容易一些。

第二个就是1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什么是进退位?比如2+7=9,这就是不进位;2+9=11,变成了两位数,这就叫进位加法。反过来就叫退位减法。

只要把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算明白了,就完全够了。

基本所有的孩子到了大班,都知道2+7怎么算,只是得答案没有那么快。

大班的时候,家长让孩子能够快速得出答案就可以了,不需要4岁左右开始教。

第三个就是拼音。

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比较有耐心,学拼音跟着老师的速度是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现在教拼音的时间确实比较短,所以如果大家特别纠结的话,也是可以提前学的,但是不要提前太早。

拼音这种应用工具型的东西都是用进废退,你天天用就熟练,你不用就忘。现在让我去说拼音,有些复韵母或者声调应该标在哪,我也要犯错的。

所以不用学太早,小学之前把它弄明白就可以了。

幼升小保证孩子学会三件事,就可以了。

比这三件事更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比如每天把自己东西收拾好、上课注意听讲,跟着老师的步调走,能听懂老师的指令。

小学老师上课经常说,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到多少页第几段。

有的小孩听见了第一个指令把书拿出来,有的小孩听到了第二个指令翻到多少页,很多小孩就把第三个指令给忘了,两眼发懵地看着老师。所以在学前阶段,家长可以训练一下孩子听连续指令的能力。

问题3:孩子有人带,可不可以晚点上幼儿园?

晓音老师:我是绝对不建议的。原因是孩子需要社交,幼儿园是可以完成社交的。

家长说,我天天带小孩出去遛弯,能碰到好多小朋友。

不一样,这种社交就跟我们在公司组织的聚会或者联谊活动一样,大家都不是很熟,在一起交谈很开心,但跟我们和朋友或者同事之间的日常交往完全不一样。

在幼儿园更接近于同事或者朋友之间的交往,他要练的是这种能力。

幼儿园能提供这种环境,所以即使有人带,还是建议孩子早点上幼儿园。

晚上幼儿园的孩子,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比同龄孩子要差好多,而且他可能会一直保持到幼儿园毕业。

所以再晚也不要晚过三岁,否则社交跟不上,会被欺负很长时间的。

问题4:五年级之前,您的孩子有没有做过英语启蒙?

晓音老师:我们做的不好,因为我不太在乎这件事。

我女儿是在我们幼儿园毕业的,我们幼儿园有英文老师,一天上一节英语课,然后孩子就上公办学校了。

上了公办学校后,一个星期有三次英文课,我断断续续一个星期带她读一本分级阅读的书,也做的不是特别认真。

紧接着五年级上的是国际学校,所有人都要用英语,她也开始天天大量地学。

当然只要方法正确,分级阅读是非常好用的,大家要坚持住。坚持几年之后,孩子的英语水平会非常好的。

我当年也考过托福,分数考得也很高,但是我的英文不如我女儿好,最起码现在不如我女儿好。

她写的英文小说、英文作文,我是不能改的,很像是美国孩子写出来的。因为她看原版分级阅读学的英语。我觉得分级阅读很好用,4岁以后还是要做。

问题5:拳击孩子适不适合?

晓音老师:这个靠家长个人判断,要看孩子喜不喜欢。

家长给孩子选兴趣班,要看孩子的性格和喜好,比如我的女儿,我就不会让她学,因为她是特别不喜欢跟人发生冲突的那种人,她不会去学习这种需要冲撞的肢体活动,但是有的孩子适合。

问题6:关于记忆力和专注力的训练。

晓音老师:三岁完全不需要。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专注力不好,我可以坦率地说,90%甚至95%以上的孩子,注意力是没有问题的。真正有问题的都是患病的儿童。

孩子的注意力时长,跟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是他本人的气质。

有的孩子天生注意力时间要比别的孩子长一点,这是本人性格。

性格这种东西是天生的,基本不可能改变。能改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改,但是我们改自己都很难,改别人就更难。

第二个因素跟家长提供的活动有关。

比如这个活动孩子不感兴趣,他找不着想要玩的,他就很容易溜号,就跟我们开会特别容易在底下玩手机一样,因为讲的实在太无聊了,竖一只耳朵听就可以了。

所以家长应该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总是要溜号,因为孩子没有我们成年人会装模作样,也没有手机可以玩,他只能溜号,注意力就走远了。

尤其是三岁以下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他是不参与集体活动的,他就是要到处走到处看,熟悉、适应之后才能参与集体活动。

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孩子注意力不够,不是真实的情况,而且注意力不够,除非是病态,如果不是病态的话,也很难通过某种训练去训练好。

记忆力也是一样的,记忆力本身跟人的个体因素有关系。有的人比如我先生,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他就是脸盲,记不住人脸,这个也不是通过训练就能解决的。

问题7:5岁以前适合哪些体育运动?

晓音老师:绝大多数体育运动都是可以的,比如跑步、跳绳都是可以的,最好找专业老师训练。因为有些不专业的老师教的方法可能会损伤骨骼,但是只要量没有那么大,也是可以的。

问题8:三岁是上混龄班好还是普通小班好?

晓音老师:这个问题要看你找的混龄学校老师的水平。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比如我是一个老师,现在班里有不同水平的学生,或者我是一个团队的管理者,现在团队有不同的人,我去管理他们,我把他们都带得很好,把团队的工作都能完成,这是多难的一件事儿。

反过头来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力差别特别大。一个老师有能力把不同年龄段差别这么大的孩子指导好,是不是要很有能力?

如果你的老师特别有经验,这几个年龄段的孩子全教过,而且教过很多轮,已经带了很多这样的孩子,各个年龄段全见过,能够提供很好的方法让孩子学习,混龄有混龄的好处。

但这种老师很少,如果孩子没有赶上这样老师的话,那么一定会有部分孩子被忽视。

通常情况下,第一个被忽视的是4~6岁的大孩子,小孩子因为刚刚上幼儿园吃喝拉撒睡的要求比较多,而且小孩子都会哭,所以获得的生活上的照料会比较多。

所以这个问题,首先是要判断你去选择的班级的老师,或者学校的老师,是不是有这样的资历和能力去控制这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