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鲁迅化”是这几年来常被人提起的网络热词,原因是许多人发现如今的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被删减得越来越少,有人对此曾十分痛心疾首地指出:若这个时代已不需要鲁迅精神,那么这将是民族的悲哀。

的确,鲁迅先生是许多国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弃医从文的他一心想要以文学为药,拯救广大在精神上已病入膏肓的蒙昧中国人,他的作品也一直被当作是复兴民族的良药。鲁迅先生一生都牵挂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自他逝世后,世人仍然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不断传颂,而如今中学课本的此番“去鲁迅化”行为显然会引起一定的争议,那么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已经丧失了现实意义。鲁迅先生生于民国时期,清朝刚覆灭不久,百废待兴,且当时的社会也异常动荡不安,因此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是依照着当时混乱的文化背景而写成的。

如今时代变迁,许多文章提及的弊病其实已消失,且与当前的文化背景大不相同。而中学课本的文章又十分提倡时效性,希望能让学生学习到这个时代能用上的知识,因此许多已失去时代效用的鲁迅作品自然也就被删除掉了。

再者,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语言晦涩难懂,不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内,且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之意,于鲁迅先生不利。鲁迅作品所用到的语言是白话文和文言文过渡时期所运用的语言,因此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读鲁迅的作品时时常会感觉到晦涩难懂,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他的语言难懂,文白交替,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十分有限,且甚少接触这种犀利文风和文白交替的语言,让学生承受了不少的学习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鲁迅在作品中常常批判的人物又“活”过来了,触及到了某些统治阶层的利益。鲁迅曾在作品中对当时旧社会思想腐朽的官绅民匪大力讨伐,虽时代变迁,但那些利益至上、不顾百姓的“正人君子”还是会存在于如今的社会中,而鲁迅的作品又恰恰戳中了他们的痛点,触及他们的利益,因此被删除也是料想当中的事。

最后,鲁迅的部分思想过于偏激,言辞激烈不利于中学生三观的形成。鲁迅先生虽一直受世人的景仰,但毕竟他也非完人,在他的部分作品中还是存在一定的思想问题——思想过于偏激,甚至有全盘西化的倾向,对中华文化大肆贬低。此番言论并非有意抹杀鲁迅先生功劳,只是当时他所身处的社会背景异常黑暗,让人感到异常压抑,因此“笔出狂言”也无可厚非。但如今的时代已不如以前,太过于偏激的思想,倘若让中学生过早接触到,恐怕还是不利于他们的三观形成的。

倘若时代已不需要鲁迅精神,那么这的确是极大的悲哀,但笔者认为,课本删除鲁迅先生的作品,并不意味着抛弃鲁迅精神,只是根据当今的时代背景做了适当的文化教学调整。毕竟如今市面上仍然有大量的鲁迅经典书籍出版,学生还是可以在课外接触鲁迅先生的诸多作品,鲁迅精神一直与时代同在。

参考文献:

《鲁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