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割据加剧,使得部分藩镇首领拥兵自重、手握大权,最终形成了绝大部分藩镇在军事行动、财政收支、人事任免上均不受中央操控的局面。这样的状况在黄巢起义之后日趋严重,绝大部分藩镇脱离了李唐王朝的控制自成一派。

与此同时北方地区在军事、财力方面最为强大的两个藩镇就是李克用占据的“晋”与朱温占据的“汴”。严格意义上来讲,唐末、五代初中原地区的争霸都是由晋、汴两大藩镇挑起的,他们围绕着“潞州地区归属权”一事拉开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争夺战。

那么长达二十年的“潞州争夺战”经过了哪几个阶段?晋、汴二藩镇为何都死拽着一个“小小的潞州”不肯放手?潞州最终花落谁家?此结局对晋、汴的发展带来了哪些至关重要的影响?接下来笔者以上述几个问题为“引子”来浅析唐末五代晋、汴对潞州的争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潞州争夺战”的经过及结果

1、十九年间潞州多次易手,最终汴方得偿所愿、势力大增

黄巢起义之后李唐王朝如同空壳一般已然名存实亡,这时以晋、汴为首的北方藩镇也渐渐的发展了起来,与此同时“潞州争夺战”也拉开了序幕。公元883年,唐僖宗中和三年,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打算将潞州首府昭义镇远迁到自己的家乡河北邢台,然潞州百姓不愿背井离乡,因此孟请求时为河东节度使的李克用出兵讨伐潞州。

李克用明则帮孟方立镇压不服安排的民众,实际上借助此机会一举拿下潞州并发展自己在黄河沿岸地区的势力。几年后的大顺元年,被争霸冲昏了头脑的李克用预备调遣潞州的精壮士兵来攻打河朔地区,这引起了部分潞州将领的不满而造成了“昭义都将冯霸杀沙陀所属节度使李克恭来降”的局面。

此时后以朱温为首的汴方占据了潞州地区,然李克用得知潞州易手一事后立马派遣重兵攻打汴军,意在夺回宝地。此战之中汴军寡不敌众,最终弃城而逃,晋军重得潞州。后期潞州又在晋、汴之中两次易手,最终在天复元年被汴军取得。汴方得潞州像如虎添翼一般,其后从潞州直攻太原,势力大增。

2、汴方长据潞州

从天复元年汴军占据潞州开始,到天祐三年汴军将领丁会将潞州拱手让与李克用为终,潞州被朱温掌控了六年。这一阶段朱温仗着潞州军事重地的便利逐渐围困晋方重地太原,由此一来汴方势力节节高升,晋方则长期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之中。

3、晋方反转并最终占据潞州

天祐三年,李克用不满朱温长期占据潞州便联合刘仁恭南下讨伐,驻守潞州的将领丁会不战而降,将潞州拱手让人。朱温得到消息后不久威逼李唐皇帝禅位并令大将康怀英率领十万大军围攻潞州。李克用为防潞州再次易手便派大将周德威前去支援,周将军不负众望死守潞州两年,此时晋、汴二方对于潞州的争夺处于一种胶着状态。

战争的转机出现在公元908年,这一年李克用因病去世,其子李存勖继位为晋王。朱温看不起李存勖这个“黄毛小儿”便掉以轻心撤走了一半兵力,殊不知这“初生牛犊不怕虎”,李存勖下令晋军夜袭梁营,最终大获全胜解了潞州危机。梁军此战损失惨重且丢失了军事重地,晋军则在此后时日里长期占据潞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潞州争夺战”的原因

1、地理因素:地势险要、关口众多,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潞州,又称上党,今属山西长治,地势险要,诸多古书对此均有描述。《潞安府志》中说其东依太行,西临太岳,北有五云山,南靠丹朱岭,地高势险,易守难攻。汉人刘熙的《释名》一书则说“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也”,其旨在说明“上党”二字本就有高、险的意思,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潞州地区地形高耸、地势险要的特点。

清人顾祖禹所著名作《读史方舆纪要》如是描述潞州的地理重要性:“上党四塞之固,东带三关,上党关、壶关、石陉关”。关口又称作“关难”,意指通往一个地区的山口,在战争中能起到重要作用。潞州东面有上党、壶口、石陉三大关口,加上位于潞州南面天井关,此四关将潞州紧紧包围,使其成为一个军事战略重地,有着易守难攻的特点。

潞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常争之地。五胡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后赵政权,然在当时那个各方势力不均衡的年代,小小后赵有些不值一提,直到石勒攻下潞州,拿到了这个位于中部平原上的军事重地。

不仅如此潞州还成就了西燕国主慕容永的两番霸业。潞州地势险要、关口众多、易守难攻、因此它对于晋、汴二藩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藩镇长期争夺此地也是无可厚非之事。

2、经济因素:潞州农业、商业发展迅速,是战争时期的稳固后方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前曾做过潞州别驾,因此此地可谓是他发迹之前的政治历练舞台,他对此地也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登基之后他格外重视潞州地区的发展,日理万机之余多次巡视潞州,并开国库助潞州兴水利、开荒地。加之潞州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后期统治者也极为重视潞州农业发展,潞州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迅速又稳定。

潞州不仅是农业大区,商业发展也极为繁荣。据《新唐书》记载,潞州盐商、马商居多,其还是唐朝三大产马区之一。商业繁荣带来的是巨多的商税,这对于常年征战的各大藩镇来说无疑是一个军需来源的好地方。农业发达、商业繁荣,毫无疑问潞州就是战争时期军队的补给站,无论哪个藩镇得到潞州都能拿到一个稳固的后方,因此晋、汴二藩镇一直以来对潞州都不肯放手。

3、军事因素:潞州素有精兵昭义军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外强中干,为防止藩镇首领叛乱皇帝开始在潞州设兵营、练精兵。唐代宗执政期间潞州昭义军正式建立,后经过调整渐渐强悍起来。潞州军队精锐、彪悍、作战能力突出,兵士个人素质强劲,所以在晋汴争霸中得到了双方的重视。

再者潞州本身就是唐朝三大产马区域之一,自家“后院”提供的战马自然品种优良、训练有素,这为潞州骑兵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李克用为人精明,若不是看中了潞州地势的险要、经济的繁荣、昭义军的威猛也不会帮助孟方立镇压潞州民众并一举拿下此地。

三、“潞州争夺战”带来的影响

1、对晋的影响

潞州地处太原以南,于地势而言相当于太原的天然屏障,因此此地对于晋一方来说至关重要。潞州几经易手后由汴方取得,六年中晋方几次攻城都未曾夺回,反倒是汴方借着潞州的势力包围太原,使晋在晋、汴之战中处于劣势。李克用去世后晋方重夺潞州,这不仅稳固了河东政权,也为双方争霸迎来了转机。

夺回潞州后晋王李存勖趁着汴方损失惨重、自顾不暇而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其依靠潞州的地理优势夺取河北三镇,不仅扩充了疆域而且稳固了政权。除此之外李存勖一鼓作气灭了由汴方演变而来的后梁政权,且自立为帝建立后唐,成就了一番千秋伟业。

2、对汴的影响

潞州对于晋一方来说是都城的天然屏障,对于汴一方来说则是直捣太原的战场先锋,因此朱温知道要想一举消灭晋方势力必先夺取潞州。汴方长据潞州的那段时期,他们一方面围困太原压制晋方势力,另一方面又借潞州的势力兼并多个地区,一时间“成天下之势”。随后又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梁政权,使得朱温的势力达到顶峰。

但潞州一战失利后汴方势力开始走起下坡路,而后在双方争霸中更是被打的“魂飞烟灭”,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后梁实力下降虽由多重因素造成,但关于潞州的争夺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晋得潞州而势如破竹,汴失潞州而逐渐消弭,失潞州也为后梁政权破灭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总论

总而言之,潞州对于晋、汴双方争霸天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争夺潞州也有着多重原因。汴失潞州而埋下政权破灭的祸根,晋坐拥潞州而扬起胜利的旗帜,简言之潞州就是五代时期一个政权朝向的“指明灯”,影响了这一时期政治格局的变迁。

参考文献:

[1]:明,周一梧,《潞安府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汉,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

[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

[4]: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