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者提问:将军姐姐,你好!我从小就有被别人欺负的经历,包括现在我的母亲和姐姐总是对我求全责备,或者破口大骂。

比如我爸天天打麻将欠下了很多赌债,我妈心情不好,就经常对我语言攻击,我的姐姐,一看到厕所里没有纸巾了,就不分青红皂白地骂我不换新的,实际上不是我。

面对母亲和姐姐的指桑骂槐,我当时会很气愤,也同样以高能量的方式反驳她们,被动攻击以保护自己,但她们从来没有对我产生过敬畏之心,仍是死性不改。

当我受到别人的欺负或者语言攻击时,我会很惊讶,觉得怎么好好地别人就语言攻击我?

小学有被小混混同学欺凌的经历;

初中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前桌干扰我、挑衅我、语言攻击我;

大一的时候,强势的舍友不尊重我的意见,大家各自买了洗衣液,我的是最大的,准备自用一个学期。

买洗衣机后舍长就要求用完了各自的洗衣液再买公用的洗衣液,我不同意,他们的都是很小的,这不公平,也增加了我的开销,但她们并没有尊重我的心声,后来我还是不接受,就自己买了公用的回来。

以上只是我不被尊重或者受欺负的经历的一些,想问问你,我是气场太弱了,让别人觉得欺负我的成本很低吗?

我今后该怎样提升气场、应对他人的语言攻击或者挑衅呢?有什么书籍推荐我阅读吗?谢谢你。

将军答:

你已经充分列举了一些“被欺负、被攻击”的例子,我知道你在试图说明你确实是在被欺负,这些经历也让你很困扰。

但我们来看看这些事例,其实它们之间有微妙的区别。

跟家人的事例里,妈妈和姐姐确实是在攻击你。

学校生活的那两个例子中,是两个“坏孩子”,一个混混一个不爱学习,他们有霸凌你骚扰你,但是不是他们对谁或者对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能否得出“只有你好欺负所以才欺负你”的结论?

大学宿舍的例子,我觉得更像是一种不得不的求同存异,集体中要大家达成共同目标,不可避免的有人要让渡掉一部分利益。

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恰好在这件事当中,需要少数服从多数,那个少数是你。

这几个例子分析完,更像是因为在家庭中你处于一个被欺负的位置,而这种关系模式在你心中形成了角色定势,所以往后生活中你更有可能把自己遇到的不如意都定义成“被欺负”。

我这样讲绝对不是美化别人的欺负行为,人际关系中感到不舒服,我们要向外探索,也要向内思考。

你如何讲述你的故事,决定了你如何对待你的故事,甚至也决定了你以后的人生故事主题。

比如,你把自己的故事主题定义为“被欺负”,你就会觉得自己弱小、好欺负、你就越会对类似的经历敏感,一件一件积累起来,逐渐强化“被欺负”的人生故事,“被欺负”就成了人生的主要色彩。

那换一种讲述方式呢?

比如,糙一点理解你的经历,你的故事也可以讲成“我遇到的那些”。

傻X

一个个不会好好说话,蛮不讲理,不懂得体谅别人……他们因为内心虚弱,所以才攻击别人。

这样一来,你对待这些经历的心态就不一样了,谁这一辈子还不遇到点,我值得跟他们生气吗?

傻X

也可以把你的故事演绎成“打怪升级历险记”,我们这一生一定会遇到很多让我们不爽的事,有人不跟我们好好说话,有人仗势欺人,有人没满足我的需求……

这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在经历的呢?好像我自己也没有多坎坷。

大家都一样,在成长过程中,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解决一个又一个麻烦,多打一个怪,就升级一点。

“打怪”的这个视角里,你是主导者,你可以对抗,而“被欺负”的主题里,你是被动的,你只能承受。

这完全不一样哦。

实际上,你的故事就具备“打怪”的意味。

你说你会高能量的反驳家人,你会被动攻击,先不论方式是否恰当,它们都体现了你是有能量的,你才不好欺负呢,真的好欺负的人,不会反驳回去哦。 如果你能理解我前面说的那些,你应该知道要怎么办了。

表达自己的诉求,不爽了就反抗,先扭转把自己当做“被欺负的人”的惯性视角,在一次次跟外界交互中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

至于那种方式是什么,每个人不一样,这也是要留给你自己的探索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