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增一项师德考评内容,教师深感委屈,家长也提出不同看法。

”师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灵魂,我们历来强调人才培养要做到”又红又专“,对教师而言”红“就是”师德“,对学生而言”德智体美劳“,”德“也是放在首位的。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师德规范的指导意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罗列了详细的师德准则,希望全体教师严格遵照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师德要求也是不断更新的。这不,教育部根据社会的要求,专门发通知,又新增加了一项师德考评内容。教育部日前研究制定了《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要求学校师生共同努力,厉行节约,同时把这项工作列入了师德师风建设内容。

确实,随便到一所学校看一下师生用餐情况,浪费现象还是比较惊人的。教师如此,学生更是对浪费食物无所谓。每一顿下来,一所学校的剩饭剩菜要几大缸,只要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原汁原味的倒掉,真的令人心疼。

加强师生节约意识教育,让学生懂得粮食的可贵,确实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适应社会要求,强调”勤俭节约“实属一桩好事,得到了教师家长的欢迎。但是,把这项工作也列入师德考评内容,教师们深感为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勤俭节约是一种习惯,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孩子加强教育,但这种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也不是只靠教师的教育就能养成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但是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样,家长对此的态度不一样,很容易造成学校一套、家庭另一套,让孩子在这个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变成”阴阳人“。

教师作为成年人当然自己可以做到不浪费,在食堂用餐时,不喜欢的食物可以不要;但学生的饭菜一般都是学校分好的,喜欢吃不喜欢吃、吃得多吃得少,饭菜量基本一致;那么也就使得浪费在所难免。何况,食堂饭菜是否合乎学生的口味,这可是浪费不浪费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不提高学校食堂饭菜的质量,很难让学生不剩饭菜;如果不改变学生用餐机制,很难让学生光盘。现在很少有学校采取自助餐形式,吃多少取多少;学生一次性用餐人数较多,又没更大的场地和充足的时间,大都采取分好饭菜的形式。在这种情形下把学生”不浪费“作为教师师德考核内容,教师深感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家长也有不同意见。家长是很欢迎”勤俭节约“教育的,不希望孩子浪费粮食,要不浪费势必饭菜量要适中,如此孩子的餐费也会下降!但孩子餐费的收取是统一标准,孩子吃多吃少都一样。学校餐费不够了,自然向家长补收,但很少有退回多余的餐费的。家长担心的是,孩子不浪费了,餐费仍然是原样,那对家长来说无所谓节约不节约了。

”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我们要从根源上入手,加强食堂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加强节约意识的教育,只有真正地齐抓共管,让”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成为每位师生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