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Y太太的美学生活

公众号ID:xygbyq

前言: 这几天很多人都在吐槽电影《花木兰》,认为老外严重误读中国文化。确实,建于明代的福建土楼怎么逆流而上800年,跑到南北朝时期的中原河南商丘和安徽亳州的交界处,这是一大硬伤。但更重要的硬伤是,这个电影是一部要求女性平权的电影。这就真的真的不懂中国历史了。在真实的历史上,恰恰是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北魏,中国妇女的人性和个性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女权最高涨的黄金时代!

1

首先,花木兰确实不住福建土楼,也不姓花。 老外出于对中国建筑和中国符号的迷恋而硬造的这个建筑,反映出无数硬伤。

花木兰的时代不是建土楼的明代,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说隋朝初年的。但是隋朝并没有抗击柔然的历史,《木兰辞》中的“可汗”也显然不是对杨坚这个汉人皇帝的称呼。后世的史家通过对照诗中的句子,并结合北朝的历史,将木兰从军的时间锁定在了公元435年到449年之间。

这一时期执政的,是北魏王朝的第三任皇帝,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08-452年)。423年,太武帝信用道士寇谦之,“于平城起天师道场,道教大盛”。也就是在这一年,魏“筑长城东西两千余里,以防柔然”。可见那一年开始,柔然就开始侵犯北魏了。

在449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年,太武帝“大破柔然,收人户畜产百余万”,柔然从此衰落。所以花木兰生活的时代是魏太武帝没错了。

其次是花木兰姓什么。这要从她住在哪儿开始说起。 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一文,是现存有关《木兰诗》的最早史料。文中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

木兰祠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今木兰镇)。这座祠堂是专门纪念花木兰的。碑文载有对木兰身份、受封孝烈将军的确认,及《 木兰辞》全文,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军我本姓魏,又不姓花!元代侯有造明明白白考证说,“将军姓魏”,那为什么电影中又说花木兰姓花呢?原因是明代有个大剧作家,好事者徐文长先生。

宋代的《乐府诗集》里,木兰有一大遗憾,“只知其名,未闻其姓”。于是,好编故事的明代剧作家徐渭徐文长,就在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里给补了两个缺。一是取名,这一版本中,木兰的父亲姓花名弧,既然父亲姓花,不言而喻,木兰的全名该是花木兰;二是与王郎成亲。至此,花木兰的故事终于定格。

2

但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更大的硬伤不是出于史实,而是对于《花木兰》这部剧对于男女平权的追求。 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女权电影。这是对于历史的严重误会。

在北魏时期,不但不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女性的权利和权力,都达到了巅峰。不理解花木兰,就不理解以后为什么经过短暂的隋朝到了唐代,中国居然出现了一位女皇帝。

真实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人精神极自由、极开放的一个时代。魏晋时期士人以行为荒诞着称,但把这种荒诞放纵归结到药和酒上,不大公允。这种行为,更多是一种犬儒主义与自我放纵的混合变种,跟美国60年代有一拼。

这是一个审美压倒了伦理的年代,也是一个自由而迷惑的年代。 这种背景之下,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特异行为,而且也不乏男女女女的可爱之举。比如,阮籍经常和邻家酒铺的女掌柜一起喝酒,喝醉了就躺在她身边。女掌柜的丈夫开始很怀疑,观察了很久,发现阮籍确实没有任何不轨,也没有干涉。如今的你,天天跟隔壁佟嫂佟掌柜喝酒并酒醉了躺在一块大睡试试?

另外一个例子,是南北朝时着名的刘宋山阴公主。山阴公主曾对废帝刘子业说:“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惟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刘子业听了之后没废话,直接挑选了30名年轻英俊男子送给她。

另外,南北朝时期的女性主持家务时还往往以家庭主宰的身份出现,有“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之说。这像不像如今重庆妇女把持家庭财权与政务的妇女能顶大半边天?

与此同时,北魏时期的女性有离婚自由,寡妇可以再嫁,并且拥有社交自由。《魏书·高允传》记载,“今之大会,内外相混,洒醉喧哗,罔有仪式。又俳优鄙艺,污辱视听。朝庭积习以为美,而责风俗之清纯。”

这里的“内”指妇女,“外”指男人。内外相混,酒醉喧哗,差不多就是我们现在酒吧里蹦迪喝酒的男男女女了。这其实只是魏晋南北朝男女平等的风气使然。这样的时代风气,岂是电影《花木兰》里花木兰偷偷摸摸替父从军,委委屈屈追求平权的时代?

3

女性权利最高的体现是政治权利。 当今的美国还没有出现过一位女性的总统,便是实例。但是在北魏时期,魏太武帝时代的女性可以临朝听政,助治军国。北魏鲜卑皇族有着“贵母贱父”的传统,有母系社会的遗风。所以电影里的朝堂上出现了一大帮女性官员,不奇怪了吧?

在花木兰时代的后期,魏太武帝的儿媳妇冯太后,就成了一位着名的政治家。花木兰从军后期,冯太后先是进入魏太武帝的掖庭充当奴婢;后来变成了魏太武帝的儿子文成帝的贵人和皇后。466年文成帝死后,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冯太后临朝称制,立郡学、置博士、助教、生员。鲜卑族的汉化,始自这位冯太后。

今天看电影的很多人会问,一位替鲜卑族打柔然的北魏女性,怎么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女人呢?这难道不是一个少数民族抗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吗?

并不。花木兰的家乡在中原腹地的河南商丘虞城,是殷商的国都所在地,是正经的中原也即华夏。殷商时期,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就是一位着名的军事家和女祭司,并替商王打下了很多领土。可见商代遗风,至南北朝而不辍。

另外,中国士人认可的文明,是同文同种,只要认同汉族的文化,礼制,治理方式,开科选举,并不以为被外族或蛮族统治为奇耻大辱。所以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元代蒙古族的统治,乃至于清代满族的北方统治,只要认同华夏文明,同文便可同种。这也是康熙乾隆和魏孝文帝一样推崇汉化和迷恋汉文化的原因。

代父从军并不是大逆不道,而是那个时代可以允许的风气。 妇女领军的真实例子,也发生在花木兰从军不久之后的隋朝初年。589年,隋文帝于开皇九年二月,灭南朝陈,俘虏陈后主。此后的590年,隋文帝控制岭南地区的冼夫人归附隋朝,至此,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结束,天下一统。这位冼夫人,是南朝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好朋友。

这样的男女平等风气所致,才有了汉族妇女在政治上最高调的一页。 短命的隋朝之后,唐朝终于有了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正可谓先有花木兰,后有武则天。至北宋时期,女子从军抗击辽兵,仍然出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里。

妇女可以领兵打仗的传统什么时候被叫停了呢?那都是拜南宋朱熹老先生所赐。南宋时期,懦弱的王朝渐渐萎靡,男性却雄赳赳气昂昂了起来。朱熹老先生的“理气论”里,天地之至“理”盖住了花木兰震天撼地的“气”,从此中国妇女彻底开启了真正的黑暗时代。

END

推荐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觉得好看,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