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芦苇虹

我的性格很不好,脾气急躁、说话难听,对事情的看法还常很偏激。对陌生人还好,知道克制,对亲近的人总是表现得很极端。

姐姐最了解我,有了孩子之后,她总是很惦记。

孩子小时,担心我不会照顾小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上学了,她又担心我不能很好教育。

尤其担心我的性格,生怕我管教孩子简单粗暴,让孩子受委屈,把孩子推向教育初衷的反面。必须坦承,她的担心也正是我自己的担心。

姐姐时常会给我发来有关教育的资料,让我学习耐心、学习亲子沟通的方法等。

早晨,她又给我发来视频,我不能辜负她的一片苦心。正在观看学习时,女儿走过来,好奇我在看什么,看到我很虔诚地学习,她很怪异地哈哈大笑。

“你笑啥?”我问,不是好眼神扫她一眼。

“不笑啥,你看吧,挺好的。”她把表情调整的正儿八经,但语气里却流露出更多的不屑与嘲讽。

于是我眼睛盯着屏幕,分出手来,照准她屁股就拍了一巴掌,同时教训:“小混蛋,我在努力学习怎么当好你妈妈,你竟然嘲笑我。”

她又大笑着来打我,我俩扭打傻笑,学习的事也弄黄了。

一、从朽木难雕的妈妈说起。

这种情形在我们家是常事。女儿从不认为我是款可以改造好的妈妈,我简直就是块难雕的朽木。

去年,同事借我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还真用心看了,感觉书是挺好,也都看懂了。

但说实话,在做妈妈的品质上,我也没什么提升。这可能也是女儿总笑话我成不了“别人家妈妈”的原因。

“我不好好学习,能对你这么温柔吗?你居然还不领情!”我有点不甘心成为她眼里的冬烘妈妈,还祈求她的感激,再给点鼓励也行啊。

“行了行了,你还能学温柔?”她皱着鼻子,直言不讳对我充分没有信心,好像我在讲天方夜谭。

“上小学前也没管过你,真是当猪养了。别人家父母很早就有教育意识,唉,总觉有些对不起你似的。”我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向她忏悔着。

“没事啊,马云那样的也不一定就是看着书养大的。”她大大咧咧,很无所谓的样子。

“你真不介意?好想亲亲你抱抱你呢。”听她一说,我竟晕晕乎乎,谄媚起来。也不知她是安慰我,还是真实想法。

女儿白我一眼,以很厌恶的语气说“妈妈,你就学习吧,红的绿的黄的……各种颜色都使劲往一起加,最后就是黑色了。”

她的胡说乱道,让我想起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据说出自电影《后会无期》。

好像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学习了很多教育方法,但用在自家孩子身上,也不见起色啊?很多新手爸妈可能都有同样的困惑。

没当过家长,对这种全新的职业感觉无力又无助,想竭尽所能做得更好,想取百家之长,修炼成称职的家长,助力孩子的成长,送一程,再送一程,送他们直上青云。可怜天下父母心。

二、是教育道理不对吗?

各种道理都是前人成功经验的总结,都有它的可取之处,这一点是不必怀疑的。

但道理从来都是在一定情境下演绎出来的概括性规律,不是死教条,也会因人因事因时而异。

同样一件事情,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也就有无数个道理,有时道理和道理还会互相矛盾。

快乐教育、静待花开有道理,压力就动力、激励鞭策也没错啊。

生活中这种事例太多了,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总没有错,但遇到坏人时孩子不会借必要的谎言脱身或保护自己,一定不是我们期望的。

再有,考试得高分是家长的普遍愿望。女儿讲过她同学的事,有次一个男孩考试不理想,他妈妈特别生气,告诫他下次再这么低分,就如何如何。

孩子带着很大的压力迎接新的考试,成绩出来后怕妈妈生气,就求帮老师判卷的同学偷偷改分数。孩子被逼出这种撒谎的“智慧”,一定也不是我们期望的。

前些天,曝出个更大的谎言:

广东雷州一考生考了235分,伪造清华录取通知书。家长完全不知孩子的实力,竟拉横幅、放鞭炮庆祝。

这种荒唐已不是简单的道理能够解释,更不能责怪他们,其背后是更沉重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跑线”一说众所周知,曾是某种产业的强大支撑。

知乎上有人问:“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谎言?”

有个高赞回答是:
“这句话不是谎言,只是用错了对象。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啊。”

这是对父母的灵魂拷问,不从自身找原因,一味要求孩子,结果常是事与愿违。

其实,按着以孩子为起点去理解,我并不全盘否定起跑线理论,它有它的片面道理,只不过被商家用来贩卖焦虑,就是别有用心了。

三、教育有法,而无定法。

教育有许多道理和主张,如尊重、耐心、陪伴、关注都很重要,但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方法。

无论哪种教育的模式都不能照本宣科,选择和运用方法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尊重科学,还要讲求实际,更主要的是运用方法的艺术。

时代、环境、孩子不同,孩子的性别、个性存在差异,教育方法的使用也不能刻舟求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些事例甚至没法按常理去解释。

电影《风雨哈佛路》是根据美国的真人真事改编,女孩莉兹的父母无业,双双吸毒患艾滋,母亲还有精神分裂。就是在这样不堪的家庭,她通过自己的种种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在大学。

郎朗有音乐天赋,但他的家庭教育是他成功的很重要因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是破釜沉舟式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他4岁开始每天6小时练琴,据说在情绪失控时,父亲对他的指责咆哮如狂风暴雨,甚至让他在“跳楼”和“吃药”两种死法中选择。

莉兹和郎朗都是成功者。他们激励无数的人,但没有人可以复制他们的模式。

他们是极端事例,说是教育道理的反例也无不可。

莉兹没有家庭教育,郎朗的家庭教育基本是反教育规律的(发掘孩子兴趣做得最好)。

教育专家顾晓鸣甚至说:“如果当年郎朗不是在自己所喜爱的音乐道路上发展,可能就会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上!”

郎朗和莉兹都是成功的典型,背后的家庭教育一个是“过”,另一个是“不及”。

但我们不能因教育个案而否定教育理论,也不能因为他们的成功,就视他们的做法为合理。

任何事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庄子说过“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他那时就在强调事物的相对性。

别人的教育方法好用,是找对了方法和孩子特性的结合点。别人的方法不适用自家孩子,就需要再去摸索其他方法,同时也要多教孩子。

方法和道理很多,总会找到和自己孩子契合的那种,这个摸索和匹配的过程就是教育。

教育的难点也正在这里。如果像工业生产一样,哪个孩子严丝合缝匹配哪种教育方法,可能就没有教育了。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上帝没给父母配发养护说明书,只能各自尽力用心去寻找。

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按他的生长习性去施肥、浇水、修剪,他才能蓬勃向上,枝繁叶茂。

四、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

缘于此,道理学了几箩筐,教育孩子还是心慌慌。知道和做到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不单教育,世间各种事都一样。

王阳明在《传习录》的总结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们都知道对孩子要耐心,但不时就会“咆哮”;知道要尊重孩子,但忍不住就想偷看他日记;知道应赏识孩子,多发现优点,但常夸大不足。这背后的原因无疑是太爱,所以用力过度。

人毕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且情绪对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在说感性和理性的争锋。

当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我们常能进行理性分析,说得头头是道。一旦自己身陷其中,立马智商不足,应对乏术。

著名的费斯汀法则指出,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理论是苍白的,生活之树常青。现实生活总是山重水复,曲折回环。

家庭教育中很多的问题都源于情绪处理不当,情绪战胜理智的时刻,什么道理都派不上用场了。

孩子和大人各有性格、脾气,引发人喜怒哀乐的事件各种各样,可以说乱花渐欲迷人眼。

孩子想“上学一天了,看会电视放松一下。”大人下班看到了就焦虑“到家就看电视,作业几点能写完啊?”于是矛盾来了,一个个小矛盾天长日久地积累,就会破坏母慈子孝的和谐,转成鸡飞狗跳的家常。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都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家里也一样,孩子和父母有心理上的隔阂,特别是青春期逆反的孩子,父母说得再正确,他也会抵触。

看过一集纪录片《镜子》,是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作品。

片中的问题少年被无计可施的父母送往专门的训练营,但训练营不是单纯地改变孩子,也在努力改变家长,改善亲子关系,引人深思。

天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哪个不是懂很多教育道理。懂很多道理也不要太自信,很多正确的道理,使用不当也会产生错误的效果。

像女儿嘲笑我一样,各种颜色都往一起加,最后就黑的。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都很努力,很想做出满汉全席,不想看到黑暗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