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说过:“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确实,孩子身上的很多品质几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教育,比拼的主角不仅是孩子,也是父母;比拼的场所不仅在学校,也在家庭。

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来的,所有家长都要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 1

父母陪伴的4个“坑”

正在毁掉孩子的潜力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优秀孩子是优质教育的成果,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父母错误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毁掉了孩子的努力与潜力。

  • 第一个坑:敷衍太过,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陪伴,不只是陪着这么简单。

有孩子曾在作文中写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他们却正在玩手机。”

如果家长一边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不管孩子说什么,一句“好的”、“知道了”就敷衍过去,就等于没有陪伴。

孩子需要的是“被陪伴”,而不是“被敷衍”。

  • 第二个坑:耐心太差,没有控制好情绪。

我们做过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把最好的脾气给了陌生人,而把最坏的脾气给了家人,特别是自己的爱人。

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发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

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孩子见了他,就好像老鼠见了猫。

这样的陪伴,只会是孩子成长中的“毒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第三个坑:说教太多,会使孩子产生厌恶。

说教并非教育,只是一种发泄,一场不负责任的指责。

许多父母说教太多、身教太少。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小孩爱学习,自己却一天到晚打麻将。

当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反感。

严厉生畏,粗暴生恨,利用家长的身份向孩子说教,只会让孩子逐渐远离你。

  • 第四个坑:期待太高,给孩子施加压力。

陪伴孩子,不能只为了让他考出好成绩。教育孩子,也不应该抱有太强的功利心。

不是家长付出了爱与关心,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得到孩子的回馈。

每个家长都希望都希望孩子能考第一,能考清华北大。

但每个孩子的能力是有区别的,有些孩子可能拼尽全力也依旧考不到第一,进不了清华和北大。

0 2

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

最需要这4种高质量的陪伴

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最优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 第一种: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

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第二种: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沟通时,家长一定要收敛自己的情绪,学会用耐心解决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暴脾气。

有些道理大人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来教育孩子。

只有孩子见过温和仁慈的模样,感受过被爱被包容,才能成为一个懂得爱与包容的人。

  • 第三种: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击孩子,不要一味指责,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

董卿说过: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 第四种: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边鼓掌。

无论得了高分还是低分,家长们都应该告诉孩子:只要拼尽全力,即使落后别人一步也依然值得钦佩。

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孩子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最合适的成长道路。

0 3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

忙碌并不能成为父母缺席的理由

曾经,一个男孩和爸爸互动的小纸条感动了全网。

成都有位高三的老师爸爸,由于多年来总是要带学生拼高考,与儿子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

爸爸出门上班时儿子还未起床,归家时儿子已熟睡。儿子只能靠传纸条和早出晚归的父亲做日常交流。

儿子会向爸爸汇报自己的点滴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偶尔也会会因为等不到爸爸,有点有小情绪:

但更多的,儿子是对爸爸的心疼和“叮嘱”:

父子两人虽不能“朝夕相处”,却可以“纸条传情”,小小的纸条,承载了父子的肺腑之言。

其实,陪伴的方式有很多,忙碌并不能成为父母缺席的理由。

陪伴并不需要“大把”的时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只要父母做到全心全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就是成功的陪伴。

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个故事;

可以和孩子分享今天有趣的事情;

可以和孩子一起攻克作业上的难题;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喜欢的游戏……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也是任何成功都无法超越的荣光。

趁着孩子还未长大,趁着我们还未变老,好好陪伴,用心教育,努力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