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有一些关于爱情的视频很受欢迎,这些视频无一例外的都是被抛弃后复仇类的,或者霸道总裁类的,或者“怕”老婆类的,其中有一段很火的视频,标题是这样的“遭渣男背叛,500年后来复仇”(还有其他标题,诸如报复“小三”),里面的内容自然是剪辑复合这个标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来自泰剧《蛇吻》的剪辑大多数营销号为了夺眼球,将剧情描述为:

蛇姬Anyawadee救了男主少城主Chaiyawong,并与之相爱,Chaiyawong答应只爱她一人,并将她带回了城,此时Anyawadee才发现Chaiyawong早就有了妻室,而且Chaiyawong将她带回城后,又爱上了舞者Maneewan,这令Anyawadee黯然伤神,不久Anyawadee的身份被Khamyardfa发现,Khamyardfa设计让她现出原形,并让自己父亲下令烧死Anyawadee,Chaiyawong却无动于衷,导致Anyawadee身受重伤被封印,500年后,Anyawadee复活,化身Ayawadi,前来复仇。

很多人在看到这样的描述后,开始骂Maneewan的转世Yaimai是白莲花小三,骂男主Chaiyawong的转世是渣男,骂蛇后没有心,不帮助自己的女儿Anyawadee,反而只是一味叫她放下。

然而,

这个剧的真实情况是:

少城主Chaiyawong与舞者Maneewan一见钟情并相爱。一次Chaiyawong外出的时候,发现一条大蛇被困在网中,于是救了这条蛇,这条蛇就是Anyawadee,她对这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偷偷跟着他,当Chaiyawong陷于危险,被敌人追杀而身受重伤的时候,Anyawadee救了他,将他带到洞中,并趁机用法术迷惑了Chaiyawong,使Chaiyawong爱上了她,许下承诺。当Chaiyawong将Anyawadee带回城中,并结婚后,老城主提出Chaiyawong需要与另一位城主的女儿Khamyardfa政治联姻来巩固他们的势力,以防止被敌人攻破城,Anyawadee听后默认了,她觉得自己可以和Chaiyawong在一起就好,但当她看到Chaiyawong与舞者Maneewan的眼神对视,偷听到他们的对话之后,她黯然伤神。

某个月圆之夜,Anyawadee现出真身的时候不小心被Khamyardfa发现了,Khamyardfa于是告诉自己的父亲,并设计陷害Anyawadee使之当众现形,被吓坏的Chaiyawong坚持人妖殊途,不愿意靠近Anyawadee,使得Anyawadee被火烧并狂性大发,杀死了Maneewan,并被法师封印。事后,Chaiyawong觉得自己不该袖手旁观,对不起Anyawadee,于是在她洞里放了很多珠宝陪葬。500年后,Anyawadee冲破封印复活,化身Ayawadi,带着强烈想与Chaiyawong在一起的执念诅咒Maneewan的转世Yaimai,试图将她变成蛇,让Chaiyawong的转世Sarut痛苦一辈子。

当我在抖音评论区看到很多人留言,“意难平”、“渣男没有遭到报应”、“小三是朵白莲花”等,随手写了一个关于真相的留言,立刻有人回复,“根本不是这样……蛇后那个妈妈也不知道是不是亲妈,都不站在女儿这边……我又不是没看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看过了,为什么选择忽略真相?

01 人们往往容易先入为主

从认知的角度讲,人们认识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往往很容易先听他人的看法,并且感性地先入为主,尤其当他人的看法符合自己的观点时。即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最初接触的信息对人们以后的言行举止的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从他人嘴里听到所谓的“真相”,可以节约认知,避免自己在某方面付出过多的精力,并将节约下来的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

成年人需要关注的方方面面太多,使得多数人普遍采取这种认知模式。而这种认知模式的结果就是,人们往往很容易忽略真相,甚至掩盖真相。

比如,当初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就曾因为皮肤由黑转白,而被人诬蔑进行过漂白手术,很多都相信了,只有少部分人愿意去了解真相,即,他是因为得了白癜风才变成后来的苍白皮肤。

所以才有那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事实上,多数人并不关心真相。

对于多数人而言,不论是社会事件,还是影视娱乐,很多时候只是被他们当作娱乐。既然被当作娱乐,那么,多数人的态度理所当然是“娱乐而已,不必太认真”。

最主要的是,某些媒体的煽情,以及他们对于一些事件或者剧情的描述,在很多时候恰好满足了一些人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宁愿先入为主,也不愿意了解更多的信息。

这就是

02 人本性的回报期望

即,人们渴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回报,渴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很正常。

当人们在某些事件或方面有了自己的目标,总是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的。从某种程度上,这个目标就是人们的动力,是人们为之努力的动机。而达到目标,不仅带来愉悦的心情,也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

只不过,现实有时候并不那么如意,人们的付出总有流失的时候。

这个时候,有些人因为遭遇挫折而选择放手;有些人因为觉得不适合自己而放手;有些人觉得可能还有希望,决定再赌一把;有些人则死死抓住不放,即使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这其实是一种不甘心的心理,当人们为自己的目标付出了之后,总希望得到回报的,一旦得不到,有些人便为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爱情中,这种付出与回报的心理更为明显。这就是,

03 对爱情的盲目和占有欲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心仪的对象能够和自己在一起,但是每个人的择偶标准不一样,加上当今社会由于生活成本、社会压力、对名利的过分宣传等等因素,现实生活中多数的爱是单方面的。

也就是说,你喜欢一个人,这个人未必喜欢你,即使你为TA付出再多,不爱就是不爱。在《蛇吻》中,同样面对变成蛇,Chaiyawong对Anyawadee和Maneewan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被法术迷惑,一个是彼此真心相爱。

不过,对于拥有强烈占有欲的Anyawadee而言,自己喜欢的就一定要得到,所以她才不惜用法术迷惑Chaiyawong,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Chaiyawong的心,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但她发现Chaiyawong的心由始至终都在Maneewan身上,便产生了恨意,所以对Maneewan的转世Yaimai穷追不舍,即使她从未伤害过Anyawadee。

同样的,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强烈占有欲的人在面对爱情时,也是如此。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只要自己采取了行动,对方就必须给予自己回应,如果对方喜欢的不是自己,那么,另一个人在他们看来就是第三者,就是障碍物。

而这样的认知往往使得他们从来不去思考,自己与对方之间是否合适,或者对方是否爱自己,只是一味地付出,并一味地索取,有的甚至会去抢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蛇吻》中的Anyawadee。

在这种认知支配的行动下,被追求的某些人因为本身讨好型性格,可能会因为内心过分在乎他人想法与评价而勉强接受这类人,但当遇到自己的真爱,注定要彼此伤害;有些人则本身就渣,来者不拒,不在乎他人的感受,无所谓最后是什么结果,而造成一些巨大的伤害;还有一些人可能被感动而接受了这类人,但感动不是爱,当他们遇到自己的真爱,必定会选择离开这类人。无论怎样,最后都是伤害,即使是内心一开始对这类人有意的人,也会因他们的占有欲感到窒息而最终离开。

只是,对于占有欲强烈的人而言,他们并不这么认为,往往只认为是对方的错,或者第三方的错,“如果没有你,我和某某会很好”是他们固有的思维逻辑,任何事情的发生,他们只在外界找原因。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一些家庭矛盾中,也存在着这种心理,这是因为

04 有些人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

当蛇后将真相还原,呈现在众人面前时,Anyawadee矢口否认,疯狂大叫“不!”因为她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尤其是对Chaiyawong施法之后,Chaiyawong居然没能全心全意地爱上自己。

这和多数人遭遇挫折的心理一样,无论如何,自己付出了这么多,无法接受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因而深受打击。

尽管人们深知有时候付出未必就会得到回报,有时候可能是自己的方法不对。但是,当真相摆在眼前,出于心理防御,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卑而选择否认,自欺欺人,以缓解彼时内心的压力。

如果事后会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人们往往可以从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避免今后犯下类似的错误,或遭遇类似的挫折。

然而,实际情况是,多数人会反复采取这种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拒绝认识真实的自己,拒绝知道真相,拒绝改变。他们期待世界和周围的人或物为自己而改变,尽管知道这很不现实。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心理永远停滞不前,成为人们眼里的“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