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先于一切。
——坤鹏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存在主义是一场哲学运动。

一战后,这股思潮不仅席卷了哲学和心理学领域,还在很多其他艺术领域中产生了影响。

那么,到底是谁第一个提出存在主义这个名称呢?

他是法国哲学家、文艺评论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

当年,马塞尔在谈到萨特的时候,首先使用了“存在主义”这个词语,这是他创造出来的术语。

好几年后,萨特终于接受了这个术语。

而马塞尔也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明两天,坤鹏论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哲学大师的哲学思想。

一、有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特点

坤鹏论前面讲过,存在主义这个哲学概念最初是由丹麦神学家兼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提出来的。

他奠定了有神论存在主义(又称宗教存在主义)的思想体系。

一战以后,有神论存在主义首先在德国流行,之后流传到法国。

而身为法国神甫的加布里埃尔·马塞尔(1889年~1973年)在法国创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后来被萨特归类为有神论存在主义,不过人们还是习惯将其称为基督教存在主义。

有朋友可能会疑问,有神论存在主义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其主要特点是,最终解决问题者是神,且只有神。

宗教伦理问题是其理论中心。

比如马塞尔认为,人是不可知的,只有上帝才能对人有所认识,人只能寄希望于上帝。

但是,上帝是不可能被证明的,因为上帝不能由人的经验去感知,而只能通过超验的信仰和希望去接近。

在他看来,人如果不相信上帝,就不再是个别的主体,而沦为“对象”,并因此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从而陷入绝望之中。但他又认为,由于人性的驱使,人必然抱有希望,所以必须信仰上帝。

二、马塞尔的生平

存在主义哲学家大多数和他们个人的具体生活经验有直接关系。

从克尔凯郭尔到尼采再到雅斯贝尔斯皆如此。

马塞尔也不例外。

他的家境不错,父亲是法国政府的重要官员,担任过国家博物馆馆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美术馆馆长,也当过国府资政和法国驻瑞典公使等要职。

他4岁时丧母,从小便深刻地体验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孤独。

这种孤独是缺失母爱的孤独;这种孤独是全家人将其视为焦点,过多关注形成被监控感而造成的孤独;这种孤独是身为上层人士的父亲较少投入父爱的孤独。

马塞尔的经历,再次证明,人的心境与财富并非正相关。

他曾说过:“人间只有一种痛苦,那就是孤独。”

马塞尔自小就表现出了文学的天赋,8岁就写过两篇剧本,剧中的角色都是小孩子,是他想象中的兄弟姐妹。

幼年缺少亲情的孤独由此可见一斑。

此后,他一直以文学、戏剧、散文创作来展现自己的思想。

其哲学方面的代表作是《形而上学日记》,也是以日记写下他的形而上的思考。

正如他自己所说:“哲学与戏剧在我灵魂里面结合起来,如果不研读我的剧本,一切替我的哲学思想所做的诠释注定是要失败的。”

马塞尔和海德格尔同年出生,都是1889年。

巧合的是,海德格尔在1927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马塞尔也在这一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形而上日记》,那年他们两位都是38岁。

三、存在就是和别人一起存在

马塞尔人生和思想的最大转变发生在一战期间。

那时他25岁,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只能参加红十字会的服务,工作是为下落不明的士兵的家属提供信息。

他每天要做的就是听别人询问,自己查阅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工作中,让他深刻地体验到了“存在”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而不是抽象的号码或数字。

在每天的被询问中,他开始思考,什么是询问?

他认为,询问就是努力使一种怀疑状态明朗化。

答案在什么情况下是有效的呢?

也就是答其所问,提供对方所渴望的信息,还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正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使得马塞尔从自我中解放了出来。

他认为,人的存在,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必须投入到与别人的互动中去。

只有和别的主体共存互动,才能真正对自我有体会和认识。

孤单一个人是无法体会和认识自己的。

正如庄子所阐述的,世间的喜怒哀乐皆是比出来的,和谁比,是别人比,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

马塞尔指出,所谓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力量,是一切价值的根源,是恒久的人间之爱的保证。

马塞尔的哲学也被称作希望哲学,就是因为他从爱出发,连上存在本身,让这个爱有活力、有创造性,使生命的内涵产生希望,甚至可以克服死亡的威胁。

可以说,马塞尔的许多观念是直接从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反省传承过来的,然后他再进一步发展出积极的人生路线。

同时,马塞尔大学时代还听过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课,对他的生命哲学也很有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名副其实的音乐家

马塞尔因为家境不错,衣食无忧,所以,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写作。

像尼采一样,他非常爱好音乐。

“音乐是这样一片‘海洋’,它的深度能够容纳哲学并让戏剧成为立于其上的群岛。”

他说,他是听了巴赫的《受难曲》的清唱剧,才开始去思考上帝的爱与力量。

有一次他在教堂里面听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时,认识了自己的妻子——贾克琳。

所以是音乐使马塞尔走出了忧郁的困境。

对于音乐,他这样说道:“这个世界千方百计使人陷于失望,是音乐并且只是音乐,让我发现救援的光明。音乐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往真理之路,这个真理超越一切由科学所证实的特殊的真理,这个真理烛照过最伟大的作曲家,如巴赫与莫扎特的作品。”

他指出:“音乐不含有意义,也许音乐本身就是意义。”“音乐是无形与有形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价值与知识之间、无限与有限之间最佳的桥梁。”

马塞尔对音乐的爱好无以复加,甚至使他的哲学都带上了很浓厚的音乐专业性。

他特别喜欢在茶余饭后即兴为妻子弹奏的钢琴曲,其中绝大多数被他擅长速记的妻子记录了下来,从而成为马塞尔创作的音乐曲谱流传下来。

无论从数量抑或质量上而言,后人都不无赞叹认可其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

五、我思故我在?错!

还记得坤鹏论在《心斋坐忘 唯道集虚》中介绍过的庄子的齐物吗?

庄子认为,善恶、美丑、优劣、真伪等区别是人类特有的感觉和思考的产物。

而且,除了这些道德价值上的差异,人类特有的思考,还带来了大小、美丑、强弱等物理上的差异。

如果人类不存在,所有这些人为的差异、价值的优劣就会消失。

那么,宇宙中也就没有人类的感觉和思考带来的区别。

一旦去除掉所有区别,万物就会合为一体,万物为一,我”和“一切非我之物”皆同,这就是齐物。

齐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的存在先于一切。

马塞尔基本也持此观点,并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进行了批评。

坤鹏论在《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斯宾诺莎说全是神的安排》中讲过,笛卡尔采用演绎逻辑,寻找“唯有它确实可靠”的原理,逆向推导出人的意识的存在——我思故我在。

第一步:刻意怀疑“这世界可能本就是一场梦”——我怀疑;

第二步:对所有一切,比如:自然、自己的肉体、身边的事物等的存在进行思考——我思想;

第三步:只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正在怀疑“这世界可能本就是一场梦”的自己的意识是存在的——我存在。

而马塞尔认为,这样的存在可能是完全封闭在我的思想里面,完全失去沟通的能力。

他最重视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所以,第三步的存在才应该是第一步,它是先于理性的任何限定。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进行理性思考时,在思考什么是存在时,他早就先存在了。

人是怀疑行为的绝对先决条件,他必须已经存在,否则何来怀疑?

因此,人可怀疑其它的东西,但不能怀疑存在。

如果没有存在,也没有任何思想的可能性:所以存在必须在一切之前。

也就是说,存在是任何思想能思想的必要条件。

笛卡尔将存在放在最后,由于我思才到存在,完全颠倒了顺序。

马塞尔认为存在不是名词,而是具体的事实,它不是一个有待证明的东西,而是思想的出发点。

所以,笛卡尔的做法是有问题的:

第一,先把人与外在世界隔离;

第二,再把人与自己的身体分开;

第三,最后人对自己也变成了陌生人,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了。

六、第一反省和第二反省

笛卡尔用方法的怀疑取代了传统以来哲学家所认为的惊讶。

这种做法有助于科学以及认识论的发展,但是对存在并不公平。

对于存在应该如何呢?

马塞尔认为,应该从惊讶到喜悦,到信任,也就是先肯定存在,而不要以为存在是为了思想的主体而存在的。

马塞尔由此提出了两个反省的概念:

笛卡尔的思考是第一反省;

他本人提出的是第二反省。

1.第一反省

第一反省,是一般的反省,是理性的、抽象的、客观的,以认知为主的心灵活动。

代表是笛卡尔的“我思”。

此方法先怀疑一切,再肯定存在。

它的问题包括:

一是,“我思”是存在的克星,使人停留在低级的存在。

因为,随着怀疑而来的是不信任和永不休止的批判。

马塞尔认为,康德的“先验自我”就是把“我思”实体化,这个“先验自我”独立存在,却不等于存在于世界上。

换句话说,这种独立存在并没有“临在”——不是亲临在现场。

于是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封闭在自己内心,成为第一反省的牺牲品。

二是,抽象行为驱逐了存在。

第一反省还包括抽象行为。

马塞尔认为,抽象本来是知识论的任务和功能。

抽象确实对于获得知识很重要,但是,它对存在的伤害也是无以复加的。

因为抽象就是不参与;就是以自我中心;就是追求不“给”而获。

知识论的态度一旦转用到存在论,就可不折不扣地将存在逐出去。

马塞尔指出,第一反省的抽象会造成每一个主体都像莱布尼兹提出的单子那样——每个单子都没有窗户,彼此之间不能沟通。

可是,表面上我是一个我,事实上,这个我也是一个他,但是,第一反省让我的他没有“临在”。

它的后患是,使人远离深度的人际关系,使主客对立的关系模式永远称霸。

我们和人来往更多成了只为包括获得知识在内的利益交流,把别人当作数据中心或工具。

他者因此沦为客体,永无翻身可能。

其中更大的后患是,你听到我说的话,但没有听到我,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意象来取代具体的人。

就像马塞尔所做的红十字会服务工作,他所面对的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意象而不是活生生存在或存在过的人。

在政治领域中的抽象主义更麻烦,也就是把人民当作抽象的客体。

所以马塞尔强调,第一反省就是先把我从存在里面抽离出来,再去面对存在,把它当客体。

但是,存在不仅是一个数据,它同时也是提供数据的主体。

存在不只是被给的数据、被提出来的数据,它不只是一个客体,它也是一个主体。

换句话说,第一反省确实有很高的效率,合乎科学要求。

但是,它不适合建立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你不可能再信任任何东西了,除非你先证实它存在。

你可以谈在主体意识里面的认识论,但是你谈不上意向性,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封闭的主体。

2.第二反省

马塞尔的第二反省,强调的是存在。

他指出,理性的光明应该在存在的光明之前退却,先存在然后才有理性运作的空间。

他强调,要尊重每一个存在的对象,不能把他当作一个不在场的他,不能再有批判心态或者意识心态。

不能忽略了人是一个自立体。

但是,自立体≠自足体,不是只有自己就足够了。

任何一个主体,它的本质都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的关系。

第二反省就是要设法超越及修复第一反省所失去的存在。

第一反省强调客体,肯定抽象性,这些都要加以超越,这样才能够回到存在本身的完整性。

马塞尔认为,第二反省也是一种觉悟,由这种觉悟可以找到真正的存在。

同时,第二反省还要回到第一反省之前的经验,就是尚未分裂的我们,找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马塞尔为此提出一个术语——“主体际性”。

它的意思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具有交际性质的,并且,我们之间就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既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不是各自分离的像单子那样摆在一起。

总之,马塞尔的第二反省要由爱出发的生命经验与存在反省,由此使人重新回到存在本身的奥秘之中。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