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的开始始于曹丕在公元220年称帝,国号为“魏”,以魏代汉,由此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紧接着,刘备在第二年称帝,国号为“汉”,因为政权建立在蜀地,所以也称为蜀汉,也有称季汉的,季就是第三的意思,这是相对于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来说的。

曹丕第一个称帝,刘备第二个称帝,而孙权则等到了刘备称帝的8年后,也就是公元229年才称帝,也就是说,一直到公元229年,才是真正的三国鼎立,为什么孙权要等8年,这么晚才称帝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称帝的法统性。

曹丕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丕称帝,在名义上是汉献帝禅让给他的。历史上最高统治者的继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血缘继承制,如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前任领导人去世后,将帝位传给自己血缘关系最亲近的儿子和兄弟。

另一种是禅让,所谓的禅让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领导人继承制度,由最高统治者在生前将帝位或王位让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如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他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凭能力强弱与贤能继承帝位,这是两种合法的继承制。

从法理上说,曹丕称帝建立大魏朝是合理合法的,走的是正常的称帝途径,并且曹丕占据了华夏族的核心地区中原,同时天下十三州尽得其九,所以曹魏政权其实是东汉灭亡之后唯一合法的政权,陈寿的《三国志》也是以魏国为正统朝代的,所以曹丕的称帝没有问题。

曹丕的帝位来自汉献帝禅让

刘备称帝则与曹丕完全不同,刘备建立的是汉政权,注意不是蜀政权,叫刘备建立的政权为蜀国是错误的叫法,刘备一生一直打着的是汉朝的旗号,政治口号也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另外 ,由于古代信息不通畅,当刘备听说曹丕称帝后,还以为汉献帝刘协被曹丕所杀,刘备还专门为刘协披麻戴孝。

过了一年之后,刘备才以汉朝被曹丕所篡位为理由,重新建立一个汉朝,并称帝,刘备的理由就是恢复汉室,并自认为正统,从法理的角度说,刘备称帝也说得过去,一个朝代的灭亡总会有不少人怀念,后来的反元复宋,反清复明都是如此,况且当时的信息并不通畅,刘备这边的人以为曹丕杀了汉献帝,曹丕那边的人以为刘备擅自称帝,所以刘备称帝也能得到一部分仍然同情汉朝的人的支持,具备一定的法统性。

刘备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于曹丕和刘备来说,孙权称帝就显得没有理由,这个皇帝可不是能随便称的,也不是你强大就能称帝的,秦朝时期赵高一手遮天连秦二世胡亥都给杀了,可他称帝仍然得不到支持,因为没有法统性,孙权算起来,只是汉朝的地方官,虽然他占据了大片的土地,割据荆州、扬州和交州,但仍然只是割据地方官,称帝是需要时间和理由的,孙权没有。

孙权在公元219年联合曹操偷袭荆州之后,被曹操封为骠骑将军领荆州牧,封南昌侯,这个官是曹操封的,因为曹操代表着的东汉朝廷,也就是说孙权这个时候与曹操合作,并且甘心做曹魏政权的地方官,曹操去世曹丕上位,孙权的角色仍然是曹丕手下的地方官,曹丕能称帝,但是孙权不能,孙权一旦在当时称帝,就等于是公开背叛曹魏政权,那曹丕将第一个攻打孙权,这也是孙权在曹丕和刘备称帝之后,不敢马上称帝,而是等了8年的原因之一。

刘备的帝位来自延续汉室

第二个原因就是孙权面临的政治压力

这一切还得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开始说起,起初关羽在襄樊战场节节胜利,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威震华夏,一时风光无限,从孙权的角度来看,他是不愿意看到的,况且孙权自从鲁肃去世之后,就改变了与刘备结盟的政策,而是与曹魏暗中勾结,在公元217年的时候,孙权就已经派出使者向曹魏称臣,并且政治联姻。

襄樊之战期间,孙权开启了策划很久的夺取荆州战略,派出吕蒙、陆逊等人偷袭荆州,夺取了刘备仅存的荆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然后孙权还杀了关羽,孙权的这一行为引来了刘备强烈的报复,刘备在公元221年称帝两个月后就发动攻打东吴的夷陵之战,目的就是夺回荆州。

从孙权来看,他当前最紧急的任务是解除刘备的威胁,所以当时尽管曹丕和刘备都已经称帝了,但孙权是不可能称帝的,因为刘备的威胁近在眼前,同时孙权不能两线作战,在与刘备发动战争期间,孙权保持了曹魏的良好政治关系,至少表面上如此,在陆逊击败了刘备之后,孙权暂时解除了来自西边蜀汉政权的威胁,这已经是第二年了,也就是公元222年,接下来,孙权由于夺取了荆州而实力大增,就需要面对来自北方曹魏政权的威胁了。

孙权

孙权当初向曹魏称臣的政治目的只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现在刘备的威胁解除了,孙权是不会受制于人的,更不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曹魏去当人质,所以紧接着曹丕与孙权发生了矛盾,曹丕意识到孙权称臣是假的,所以在公元222年,曹丕发动了南征东吴的战争,孙权这个时候的首要任务是面对来自曹魏的战争威胁,而不是称帝,这一次战争直到223年才结束,由于曹魏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所以撤军了。

曹丕虽然暂时撤军了,但双方在边境小规模的战争一直存在,孙权时刻注意着曹魏的军事动向,一直忙于应付,并不敢称帝,担心会再次引发曹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因为孙权名义是曹丕下属的地方官,孙权称帝首先挑战的是曹丕的权威,一旦孙权称帝,曹丕一定会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孙权没有称帝,曹丕也一直有发动南征东吴战争的打算,公元225年,曹丕还率军到广陵以大军压境之势给孙权强大的军事压力,要知道曹丕所代表的曹魏政权实力是孙权的数倍,孙权不敢轻视,虽然这次对峙无果而终,但是孙权也时刻注意曹丕的动向。

孙权的帝位来自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时,孙权感觉可以趁曹魏新旧政权交接之时发动战争以图占些便宜,但没有结果,之后孙权所辖的交州太守士燮去世,其子士徽起兵自立,孙权派兵平定,也可以说从公元226年开始,孙权就进入了称帝倒计时准备之中,因为从226年开始,蜀汉没有威胁,曹魏也失去了曹丕,东吴政权暂时可以稳定。

从公元227年开始,孙权首先平定内部彭绪的叛乱,第二年在石亭之战大败魏国名将曹休,为称帝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而在228年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发生,让孙权免除了称帝的后顾之忧,这就是诸葛亮在这一年开始北伐,并且年年北伐,别小看诸葛亮北伐,他能牵制曹魏大量的军事力量,减轻了孙权面对北方的军事压力,给孙权独立称帝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政治环境,所以228年一过孙权就称帝了,然后就安稳地看着诸葛亮一次又一次攻打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