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红楼梦》中的很多时候,李纨对薛宝钗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这两位女子,在很多方面,都极其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纨是一个轻易不表露自己心思的女人,或许是因为她身为寡妇的身份,或许是因为个人的天性,总之,李纨给大家造成的印象,是不言不语,不过问太多的事情。而薛宝钗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王熙凤给她的评价,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虽然这两位女子,平日里都沉默寡言,但绝不代表她们心里不明白。薛宝钗的精明,就不用说了,在大观园中,也就只有林黛玉和王熙凤,才能和她相比。

李纨其实也很精明,她虽然平日里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但其实一切都心里有数。怡红院中的小丫头红玉,贾宝玉都不认识,薛宝钗隔着亭子,都能听出她的声音,还知道她的脾气性格;李纨也一点都不输给薛宝钗,王熙凤不认识小红,李纨认识,还能张口就说出小红是林之孝家的女儿。要知道,林之孝家的,可是王熙凤的“干女儿”。

探春管家的时候,感叹“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薛宝钗笑着告诉她:“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即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明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有经历过,也可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春感慨怡红院和蘅芜苑没有可以出利息之物的时候,李纨告诉她:“蘅芜苑更厉害,如今香料铺子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不说别的,单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

不得不说,李纨和薛宝钗,实在是太相似了。所以,薛宝钗写出的那首“咏白海棠”,获得了李纨的高度认可,力排众议,评为第一。

然而,即便是李纨对薛宝钗的认可度如此之高,薛宝钗也终究因为太能装了,惹得李纨都看不过去了,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番话,其实句句带刺。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贾府中来了几位姑娘——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李纨的两个堂妹李纹李绮,还有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为了欢迎这几位姑娘,大观园中举办了“芦雪广联诗”。

联诗的时候,大家提起来灯谜,于是,当天晚上回到住处,薛宝琴便写了十首“怀古诗”,其中暗藏十个谜语,第二天念出来给大家听。

最后两首诗,一首是“蒲东寺怀古”,讲的是《西厢记》的故事,一首是“梅花观怀古”,讲的是《牡丹亭》的故事。薛宝钗便批判道:“前八首诗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两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吧。”

薛宝钗之所以这样说,是要告诉众人,“我没看过《西厢记》和《牡丹亭》”。其实,这倒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林黛玉首先不同意:“这宝姐姐也太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是史料上无考,咱们不曾看过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的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如此,贾府中每逢重大场合,必定会唱戏,贾府中也有自己的戏班子,这个戏班子也曾经在梨香院排过《牡丹亭》之类的戏文,可见也是在贾府中上演过的。

薛宝钗只是急于装出自己没看过那些闲书的样子,不仅林黛玉看不下去了,连李纨也看不下去了,道:“况且她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地弄出这些古迹来,比如那年上京的时候,单是关夫子的坟,就见了三四处……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批注,老小男女,俗语叩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

薛宝钗太能装,为了让大家认为自己是一位品格出众的大家闺秀,不惜将人人都知道的故事,硬是说成自己根本不知道。连一贯对她很认可的李纨,这一次也觉得薛宝钗装得太过分,不紧不慢一番话,句句带刺,句句都是在告诉薛宝钗——你可真能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