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共和国之卡莱战役1

卡莱战役(卡雷战役,卡里战役),世界军事史上著名战例,由罗马统帅克拉苏对阵安息帝国(帕提亚)名将苏莱那(苏列那,苏雷纳)。最终,安息军几乎全歼罗马军,克拉苏被俘杀。这一战被视为东西方军事体系的一次对抗。

克拉苏:罗马首富,杰出的政治家,风险投资者,相当出色的辩护士以及苏拉的衷心追随者,不过成不了第二个苏拉。克拉苏也许具有优秀的军事才能,但没有时机和机会能够给予他表现的机会,在凯撒和庞培的心中克拉苏只是一个包里装满金币的政治投机者,正如“和平的长袍中的生活只是易于减损依靠武力变得强大的人们的声望”,混乱和嬗变的共和国晚期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只是在武力和战功方面显赫的人物,也就是说他们三人之中唯独他不可能主宰未来罗马的命运,庞培和凯撒无论谁在竞争中胜利,克拉苏都只能在他们下面。克拉苏为人所记住的只有不值得一提的一场奴隶战争(剿灭了斯巴达克的奴隶起义)的胜利,还是在罗马最优秀的军事将领远在海外征战之时乘虚取得。

克拉苏的权势和人望主要是靠他的各种政治手段建立起来的(这和庞培完全不同,尽管他同庞培发迹之初的道路几乎没什么不同,都是投奔苏拉,在他麾下作战),但庞培的军事成果实在是太辉煌了,相形之下,克拉苏要靠这条道路来压倒他夺得罗马第一人的位置不可能,后来又出现了一个恺撒。我们可以想见克拉苏内心中深怀着的一种梦想和愿望——通过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取得赫赫战功`赢得可以庞培`凯撒相提并论的名声,以及培养出一支忠心耿耿的军队——到了怎样迫切的境地,才使他在时机和舆论完全不具备的前提下去发动帕提亚战争!悲哀的是他没有成功,卡雷战役中,他的七个军团被安息弓骑兵射成了筛子,他自己则被以金灌喉悲惨的死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拉苏虽然不作为军事将领而闻名于史,不过他的确是那时代罗马人中的最杰出者之一。他虽然死得并不光彩,却依然保留着罗马人最高贵的品质。

公元前60年夏,庞培、克拉苏、凯撤三人缔结秘密协定,产生了著名的"前三头同盟".表面上三头结盟联合,暗地里却心怀鬼胎、各有用心。公元前56年,为了弥补三头之间出现的裂痕,在伊达拉里亚北部的路卡会议中决定:凯撒继任高卢总督5年;庞培和克拉苏担任下一年的执政官,任满后庞培出任西班牙总督,克拉苏去叙利亚任职。

对此决定,三头之一的克拉苏喜出望外。因为,在三头之中,只有他自己政绩平平,军事上也无突出建树,连一次正式的凯旋式也没有举行过。要想战败其他两头,成为未来罗马的主宰,必须寻找战机,建功立业,积蓄资本。是时克拉苏已年过六十,正处于其一生事业的巅峰。克拉苏渴望到叙利亚任职,在那里向安息开战,打败安息,聚敛财富,提高自己的地位,赢得与庞培、凯撒相媲美的荣誉。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已60多岁的克拉苏还未等到执政官期满,便匆匆赶往亚洲,准备对安息作战。

克拉苏身为罗马执政官,却对波斯的地理,历史,人文一无所知。不过他也懒得去了解。克拉苏深信,在他的七个罗马军团面前,任何军队都将是不堪一击的。而征服波斯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他还要继续向印度进军,完成亚历山大征服世界的遗愿。克拉苏的狂妄倒也并非全无道理。二百多年前,亚历山大就是率领三万希腊联军在高加米拉一举击破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指挥的二十万大军,从而攻灭波斯帝国的。克拉苏明白,自己的七个罗马军团要比亚历山大的马其顿重步兵强大得多。而波斯在他看来则已经没落了,眼前的这个所谓的安息帝国和二百年前的波斯帝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安息帝国的确不同于当年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所打败的波斯是农耕民族的古文明,那时的波斯军队除了几件新奇的兵器,如战象和战车外,基本的战术战略和希腊军队并没有多少分别。高加米拉战役是一场欧陆风格的会战,双方都以排列整齐的方阵迎敌。诚然,罗马军队代表了那个时代西方重步兵阵战的最高水平。在西方,任何民族和罗马军队打堂堂之阵的会战,都不会有太大胜算。然而,将波斯帝国取而代之的安息人,却是地地道道的东方民族。他们会向罗马人展示一整套后者从所未闻的战术理念,而克拉苏则将为他的贪婪和无知付出生命的代价,他的全部七个罗马军团也都不得不成为他的陪葬。

安息人原本是居住在里海东岸的游牧民族,可能因为受到异族的挤压而南迁至帕米尔高原。安息人没有文字,语言则属于印欧波斯语族。在古波斯帝国兴盛时期,他们是帝国的藩邦,一直为帝国军队提供优秀的弓箭手。亚历山大攻灭波斯帝国后,帕米尔高原出现权力真空,安息人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前250年,安息部落首领阿萨斯脱离条支人的控制,建立了安息帝国。此后的二百年中,条支人不断衰落,安息帝国得以向西面扩张,并且占据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和塞琉西亚等大城。此时的安息和积极东扩的罗马共和国发生了碰撞。

安息伟大的政治家密特里达提二世(米特里达梯二世,公元前124~前88年)废除其父阿塔巴努二世对两河流域统治的残暴政策,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改革。公元前115年左右,他夺回马尔吉安那的安条克城,此后该城一直使用伊朗语的名字,称为木鹿。公元前94年,安息又占领亚美尼亚,并扩张到南高加索和小亚一部分,领土达200万平方公里。公元前65年,罗马将领庞培东侵,同安息交战,安息势力一度后退。而在公元前64-63年间,罗马灭了塞琉古王国和犹太,建立了叙利亚省和犹太省,这样就与安息(帕提亚)直接地接壤了。罗马共和国和安息帝国接壤的东部边疆,是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里狭窄的沿海平原带有典型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温暖湿润。紧邻着沿海平原的是一组南北向的山系,其中的黎巴嫩山脉高达二千五百米。越过群山,便是两河流域的上游。此处的地貌是广袤平坦的荒漠,仅有少数绿洲点缀其中。渡过幼发拉底河,再向东跋涉五十公里,便到了已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卡莱。

安息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培育出了非常优秀的马种。安息马不如欧洲马高大,然而强健有力,速度快,耐力好。安息的战马自幼便接受小步快跑的训练,跑起来又快又稳。另一方面,安息人的弓箭和欧洲军队常用的弓箭也有不同。欧洲人的弓是以一根直木棍制成,取材通常选用弹性良好的紫杉木或柳木。欧洲弓在不用时一般不上弦,以防止材料过度疲劳。东方民族使用的弓则是组合反曲弓。弓的材质包括榆木,牛角和牛筋等,以鱼胶紧密粘合,制成的弓是弯的,从弓背到两端弧度渐缓,最后再将弓反向弯曲安上弓弦,是为反曲弓。反曲弓的形状和欧洲弓截然不同。欧洲弓呈一个完整的弧形,而反曲弓则有两个弧形,在中央握把处内凹,整个弓的形状宛如骆驼背部的双峰。这类弓异常强劲,射程可达三百米,在五十米的距离内能穿鳞甲。相较之下,欧洲军队使用的弓箭无论在射程还是穿透力上都望尘莫及。是以包括安息人在内的大多数东方民族都非常擅长骑射,即便是在快速退却时依然可以在马上回身射箭,其准确程度丝毫不受影响。安息军队的兵种和战术都建立在弓马娴熟的基础之上。安息军队为纯骑兵,且以轻骑兵为主。轻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其次是一柄长刀。他们只著轻便的革胄,以保证高度的机动性。轻骑兵通常采用游击战术,不会与敌人短兵相接,而是保持一定距离,以密集的箭雨削弱敌人的战斗力。除轻骑兵外,安息人和其他很多东方民族一样,还拥有一种铁甲骑兵。安息铁甲骑兵全身披甲,其中头盔和胸甲为整块精钢打造,其余部位为鳞甲或锁甲,骑兵的脸部遮盖有一个造型凶恶的金属面具,坐骑的铠甲多为青铜质地的鳞甲,覆盖全身,长及马膝。不过,由于身披重甲,在沙漠地带烈日的烘烤之下不得不忍受可怕的高温。安息铁甲骑兵的主要武器是一支长约3.5米的长矛,辅以长剑,铁锤或狼牙棒等。这些铁甲骑兵并不打头阵,而是待敌人被己方轻骑兵的箭雨大大削弱之后,趁其队形散乱时,排成密集阵形自正面冲击敌阵。虽然安息铁甲骑兵的冲击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却威力惊人,可谓是当者披靡。

而罗马军队的建制和战术理念则全然不同。这一时期的罗马军队已经过马略改制。其基本组织单位为百人队,步兵数量为一百一十人。一个罗马军团包括十个营,共五十五个百人队。第一营为主力营,执掌军团的鹰符,由十个百人队组成。其余营都只有五个连。一个罗马军团总共有步兵六千一百人。罗马步兵的标准装备包括青铜或铁制头盔,此外只有躯干部分著铁甲或革胄,以保证行动自如。其武器包括一面长方形木制盾牌,表面蒙一层牛皮,高1.2米,宽0.75米,又有三支标枪,其中一支为重型标枪,长约2米,还有一柄0.5米长的短剑。罗马军队通常由一个百人队组成一个纵深八行方阵,行列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行与行之间错开站位。实战时,罗马步兵以方阵为单位逼近敌阵直至二十米的距离上,开始投掷标枪。罗马军队的重型标枪射程不足二十米,但却威力巨大,能够穿透任何西方军队的盾牌和盔甲。标枪掷出后,罗马步兵就拔出短剑冲向敌阵,和敌人近身格斗。罗马步兵的格斗动作简练有效,通常是左手挽盾抵住敌人,右手持短剑自盾牌下方猛刺敌人腹部。这种战法远比挥剑砍杀致命。罗马军团的一个营配属骑兵一队。主力营的骑兵约有一百三十二人,其余营则为六十六人。一个罗马军团总共有骑兵七百余人。罗马骑兵只著轻便的锁甲,武器为一面盾牌,一支标枪以及一柄长剑。罗马军中的骑兵多数来自高卢或日耳曼,他们的坐骑主要是身高腿长的北非或西班牙种马。罗马骑兵都接受过步兵训练,因此他们落马后依然能够继续有效战斗。这一时期的罗马军队并不重视弓箭的作用,军中的弓箭手往往都是于战区当地临时招募的仆从部队,数量也并不多。此外,罗马军队在和欧洲游牧民族作战时,发展出一种夹门鱼鳞阵。当罗马军队遭遇游牧民族大量弓箭的袭击时,便会收拢队形,第一排步兵以蹲踞姿势将盾牌拄地,第二排步兵将自己的盾牌置于前排盾牌之上,第三排及之后的步兵将盾牌举过头顶,如同瓦片一般相迭。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盾阵。罗马步兵训练有素,能够迅速组成任何规模的夹门鱼鳞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