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有名的“笨”,他小时候在家背功课,一个小偷在房顶上,准备等他睡着了再下来偷东西,最后因为在上面等的时间太久,导致小偷精神崩溃。小偷忍无可忍的跳下来,当着他的面把课文一字不差的背诵了一遍,然后羞辱他说:就你这么笨,还想读书做官,死了这条心吧。

这不是趣闻轶事,而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但是即使这么笨的曾国藩,一生却有显赫的成就,他成功的秘籍很大程度上在于“勤”字。曾国藩一生大概写了2000多万字,平均一年下来有60万字,这个数字即使在现在看来也相当惊人,更关键的是,这些文字都是在他打仗、处理各种事物、与疾病作斗争之余写下的,真心让人佩服。

曾国藩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家书,但他的家书并不记录家长里短,而是每日的自省与思考。正是长久以来的勤奋,才使得一个资质如此愚钝的人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人物。

我写了这么长关于曾国藩的故事,其实是感叹并交代本篇文章的来由,前些日子我曾发过一个信息,说我去上国学课,但是中途逃跑了,关于这件事我有很多思考,想要记录,但又觉得内容太多,有点犯懒。受到曾国藩的启示,还是决定将其记录并整理出来。

曾国藩的启示当然不仅仅是这一点,他的家书真正贯彻了“三省吾身”的道理,在我看来,学习心理学,也是一个不断觉察,知行合一的过程。事实上,任何学问都是如此,若不能知行合一,知识就只能停留在脑子里,意识里,无法内化,成为真正自己的东西。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以我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作为案例模板,进行自我觉察的拆分和实操。这件事是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我去上一个国学课程,但是上了2个小时就中途逃跑了,我的觉察点在于自身的成长,思维和认知而不在于学术范围的争论。以下是我的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困惑:思辨思维vs僵化保守

我上的课,是一个很信任也很欣赏的朋友推荐的,由于课程可以终生复训,所以,她已经是第三次上这个课程了,她告诉我很受启发。

两天一晚的课程,我只呆了2个小时就跑掉了。在这两个小时里,我的脑海中不断涌现一个词:沉没成本。这个声音越来越清晰,最后我决定放弃沉没成本,早做决断。

在走之前,我和介绍我去学习的好朋友探讨了一下2小时听课的感受,但她给我的反馈让我陷入到了深切的自我怀疑之中,我感觉自己迷茫且困惑。

我逃走,是基于我的感受和判断,在2小时的内容里,我认为老师所讲,并未超出我原有的认知范畴,所以感觉有点索然无味。但我的评判便只能针对这2个小时,既然如此,我不全部听完就离开,是我放弃沉没成本的明智选择呢?还是出于我刚愎自用的僵化思维呢?

没有答案。

当我陷入到困惑和自我怀疑的内耗状态时,我注意到了这一点,我深吸一口气,从意识层面提示自己:在当下,我已经离开了教室,那么就先接受这个现实吧,再去纠结过去发生的决断是否正确,显然背离了当下。

而我的困惑,显然是没有答案的——感受和经验都是个人化的东西,就像我的朋友,她上这个课程感觉很好,但这也只是她的专属体验,我在刚才体验并不好,甚至有点坐如针毡的感觉,现在的我,应该首先看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因为别人的感受与我不同,就贸然否定自己的真实感受,自我怀疑。

当我接纳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之后,我的情绪平稳了很多,剩下的,就可以反省和思考了。

02 逆反:终生成长的课题

我刚才提到,在上课过程中,我有坐如针毡之感,在当时我就清晰的觉察到是自己的逆反在“兴风作浪”。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提到孝道的话题——我一直对中国文化中的“孝”道中的控制成分耿耿于怀,所以,在听他讲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感觉耳朵里像扎了针一样难受。

他说:很多子女顶撞父母,父母说的不对,孩子便顶撞回去,把父母驳斥的哑口无言,这样做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自己痛快了,而父母却很受伤。

听到这,我有点坐不住的感觉。我心想:这都是什么糟粕,难道父母说的不对,还要孩子听话吗?!

回到家里,我再次梳理了自己的逆反情绪。说到这,需要插几句题外话。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展开对国学老师或者我的观点的讨论,有人支持国学老师,有人支持我,然后发表意见,或者在心里默默战队——但我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如果你的觉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就有点浅了,如果对每一件事的认知和思考,仅停留在现象层面,去站队、吵架、分对错......就很难实现深层次的人格成长。真正的觉察,在于跳出对立的二元思维局限,更具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以及容纳各种不同的修为。

在网络上有很多喷子都属于无法进行自我觉察的人,但生活中,即使有的人没有像喷子一样到处抬杠、吵架,也不意味着他们从内心深处做到了人格发展的重要部分:祛除评判。很多人只是懒得费功夫争论罢了,其实内心同样死死的抱着自己的观点、论调,不肯放弃——从这个角度说,这种僵固型思维的人和喷子之间,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而且可能更为可怕——因为他们可能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固执。

回到家后,我仔细梳理了一下自己的逆反情绪,我承认,对于一些观点,比如孝道、男女分工(男性就应该阳刚,女性就应该温柔)等这种明显带有标签化的表述,我都有比较强烈的情绪。这里面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 第一,与自我认知相差较大。也就是在观点和认知方面,我与国学老师有一些明显的出入。
  • 第二,与我的成长环境有关。

我的父母就有明显的控制,我爸是明控制,我妈是道德绑架的软控制。她最常说的话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她总是用“父母的初心”来掩饰父母对孩子实施控制的实质,似乎一个人初心只要是好的,不管使用什么形式,都应该是被允许的。

在学习心理之前,我的感受和道理的分裂的:面对父母的控制,我的感受是痛苦的,但是道理上又被他们洗脑,有很高的认同度。这种纠结让我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直到学习心理之后,我才有能力将感受和道德绑架分开,有能力认识初心和方式,其实是两回事。

  • 第三,高度自恋。

逆反的本质,是为了维护脆弱的自我,“自我”的概念会泛化,比如我的观点也被当成“自我”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别人与自己观点不同时,有的人会有激烈的情绪反应的原因。脆弱的自我在潜意识里,希望关于自我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被认可的,当这种自恋遭到挫折时,就会产生对抗情绪。

我的心理老师常说,人的成长必须过几道关卡,其中逆反是重要的一关,而大多数人一生都被卡在了外面。我自己身上的逆反特征非常明显,最重要的是,逆反人格会产生泛化和异化,并因此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们会更详细的探讨逆反话题——它的危害性远比我们认知的,要严重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归属感:优越与孤独

这部分内容是我和老师交流时探讨出来的,对我有很多启发,是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来觉察自己。

在上国学课时,我看到其他人都听的很认真,而且还在互动中频频点头。这种现象也刺激到了我,我认为自己的认知层级只是普通水平,但即便如此,在我呆的那两个小时里,老师讲的道理没有超过我的原有认知,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困惑:难道在现场,只有我一个人是这种感觉吗?怎么看别人的表情,好像是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一样享受?

面对这种现象,我当时心里产生了非常丰富的心理活动和自由联想。在这里可以分享一下:

我想,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认知层级低下的人(这是我的评判),所以这种水准的课程才这么受欢迎,连很多大老板都来听课,就我的观察,这个老师起码还不是一个打着国学旗号的骗子,而社会上骗子打着国学旗号到处授课,赚到盆满钵满的现象并不少见。

由此联想,我产生了焦虑和愤愤不平的情绪,我发现自己从内心并不接纳这个客观现实——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很多认知层级不高的人,缺少辨识力,所以对于能够迎合这类人胃口的课程津津乐道,对于他们来说,被“割韭菜”是他们必然的宿命。

我对客观世界的不接纳,滋生了很多情绪反应,这里面也有我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评判和焦虑情绪——我写的不追热点的小众心理学文章,与奇葩狗血的故事、断章取义的鸡汤相比,确实不广受欢迎。

所以,从意识层面,我认识到心理学在当今社会仍然是小众科学,但是在潜意识层面,我还是不能完全的接纳现实,并会因此而滋生种种情绪。

当我觉察完毕,我的老师接着提示我说:认知上的对比可能会破坏归属感

"归属感”这个词让我思考了半天,在我之前的觉察里没有涉及到归属感的范畴。面对我的困惑,老师进一步解释到:我们需要融入这个社会,当你发现你认知的世界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时候,会感觉到孤独、悲愤。“小众”破坏了人的基本的归属感

孤独、悲愤……为什么不是优越感呢?当我们和别人不同,尤其又认为自己更为“高级”的时候,难道不是更容易产生优越感吗?

优越感是自己制造的假象(幻象),本质上是孤独和悲愤的变种,正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一瞬间,我感觉到眼前清晰了。

其实所有情绪的根源,还是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接纳。很多人以为知道了“接纳”这个词,就等同于懂了其中所有的道理,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误区。人的自我中心无处不在,远比我们能意识到的要多得多。所以,真正的接纳现实,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正因如此,大多数人的接纳,其实都只是停留在自以为接纳或者不得不接纳(真实情绪被压抑和掩盖)的状态,离真正的接纳相去甚远。

毫不夸张的说,真正的接纳、悦纳,是一生修行

04 选择:重在方向

回到最初的话题:我中途退学,到底是更具认知能力,还是思维僵固、没有接纳新知识的胸襟呢?

如果执着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我会一直纠结下去,因为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标准(正确)答案。换言之,我到底有没有继续上课,国学老师教授的到底是糟粕还是精华、我到底是不是错失了一次成长和学习的机会……这些问题统统都没有答案。

需要关注的是,从这件事中,我有什么收获?什么思考?什么启发?事实上,只要大的方向是奔着对自我更具建设性和成长性的方向去的,那么,在这个大的方向下,具体走哪一步,每步迈多大,是不是稍微偏左或者偏右,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

我的老师提示我:心理学最初是让你找回自我的,但是最终目标却是打破自我

我回答:找我自我的意思,就是认知自我;而打破自我的意思,就是破除我执、去自我中心。

老师又说: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级,人已经不会再考虑自己了,自己和世界、他人融为一体。真正的国学、佛学,也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和目标去修行的。按照佛家的理论,我们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根器不同,今生的时间又有限,所以选择跟自己匹配的知识去学习就好,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是先后到达的区别。当我们选择了跟自己匹配的路,也不需要否定别人。当你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也要随缘,因人施教,仅此而已。

这时,我又重新回想起推荐我上课那位同学,给我讲述的她自己的上课感受,她说:第一次听的时候,也有点不舒服,毕竟有些内容跟我们学的心理学是有点相悖的,到了后期,因为她一直学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等国学内容,随着她自己国学水平的提升,再次来复训的时候,她的感觉和之前有了明显的不同——之前激发她情绪的不同点,不再让她困扰,而这个课程的核心内容,却带给了她更多启发……

我怅然所思。

这个故事结束了,我的分享也结束了,最后说说这件事的后续,我打开了买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认真读的书,内容是关于《道德经》的。

嗯,就酱紫。

写在最后

这是一件生活当中极其微小的事情,如果我不思考,生活会依旧照旧,它只是我生命当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如果我今天不写出来,那么别人自然也不会看到,不会因此而有什么感觉,这件事就像其他无数的鸡毛蒜皮一样,悄悄划过。

但是我思考了、探讨了,总结了,结果,这么一件细微的小事,就让我在潜移默化之间悄悄的成长一些,我更深的觉察了自己的情绪,刷新了原有的认知,也顺便净化了一下自己的心灵。

在我看来,这就是知行合一,也是真正将所学(认知)转化为自我的一部分的唯一途径。

学习的本质,实际上是一个探索和解惑的过程,而解惑本身,是人的本质需要。很多人学习、提升认知都停留在“”的层次,也就是希望通过学习,能立竿见影的给自己带来好处,通过掌握某种技能,获得别人的赞赏,获得金钱或成绩的收益,但是这种学习,在我看来是意义有限的。因为不是真正的热爱,所以学习的总是肤浅。

反之,如果把人生的成长当做大的方向,一切标准都以是否更利于自身的建设和成长来判断,那么学习就成为不那么功利,而且可以真正与实际生活相通的内容。

樊登读书会有一句口号,叫做“分享知识是一种美德,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断的分享知识给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在此我也想借用这个口号:分享知识是一种美德,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欢迎分享。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心理学的终生学习者与践行者。欢迎关注,互动,点赞,评论,打赏...

你的评论,可能会成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我为自己写作,而产生共鸣的读者,只是刚好遇到我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