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太宗很喜欢这个儿子,而李恪也表现的很优秀,太子李承乾被废后,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但太宗对李治过于仁弱的性格较为担忧,反而钟情于李恪,最后在长孙无忌的坚持下才打消了易储的念头。李恪后来卷入房遗爱案,被长孙无忌诬告谋反,被谥杀,成为初唐时期最大的一桩政治冤案。

出身高贵,深受宠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吴王李恪形象)

李恪的出身非常高贵,他与其胞弟梁王李愔(后改封蜀王)都是太宗和杨妃所生,而杨妃正是出身于大名鼎鼎的弘农杨氏,其父是隋炀帝杨广、祖父隋文帝杨坚、祖母北周卫国公独孤信之女,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也就是说,李恪与其胞弟李愔是融合了李唐、杨隋和独孤氏三大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且血缘亲近、渊源深厚的帝族,李恪与李愔是太宗所有儿子中出身最高贵的两个儿子。

李恪不仅出身高贵,而且最得太宗喜爱,其人英武果敢,有乃父之风,太宗曾在大臣面前评价李恪说:“吴王恪英果类我。”对于这个儿子,太宗可谓是倾注了很多心血,尽管在最初,李恪因为庶子的身份与储位完全无缘,但从太宗对李恪的悉心安排来看,他对李恪的疼爱已经超出了其他皇子,这种做法其实也似有含义。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封为蜀王,授益州大都督,因为年幼,没有实授赴任,仅遥领职位。贞观七年(633年)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此次是有实际到任。临走前,李恪还侍奉太宗,与父皇一起用膳,李恪在齐州虽只短短一年,但也干的有声有色。

(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吴王李恪形象)

不久,李恪从蜀王改封吴王,并以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身份赴任,此次赴任李恪也犯了些过错,李恪在封地因为游猎过度,损坏了地方庄稼,遭到御史柳范的弹劾。但是太宗偏袒李恪,认为权万纪作为吴王的辅臣却不能纠正其错,他应该要以失职之罪论死。柳范据理力争,认为房玄龄辅佐陛下时同样不能制止陛下游猎,更何况是权万纪,陛下仁德圣母,对错自能分辨。在柳范的坚持下,李恪最后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削减封户三百户。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太宗作为一个舐犊情深的慈父,天然的人情流态,鲜活的展现在大众面前。

经过这一次罢官的风波之后,李恪的性格收敛了很多,但太宗对他仍不放心,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恪再度被任命为安州都督,太宗写了一封殷切教导的《诫子书》(全文较长,可在《全唐文》翻开),信中满是太宗对李恪的关爱和教导,表现出了太宗作为一个慈父对爱子的无限希冀。李恪后来也果然不负太宗所望,在安州事务治理的井井有条,此后史书上未再见李恪因其他过错被罢官免职的记载。

易储风波,含冤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恪与长孙无忌)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案被废,与之争位的魏王李泰也被幽禁。在司空长孙无忌的力荐下,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

但李治的性格过于仁弱,太宗并不看好他,太宗在长孙无忌面前表达了想改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但长孙无忌仍坚持己见,认为太子仁慈厚道,可以成为守成之君,更何况储位已定,怎么能说改就改呢,太宗这才打消了易储的念头。经历了这一次的易储风波,长孙无忌感觉到太宗对李恪的过度宠爱会威胁到李治,从此便对李恪极为忌恨。

太宗驾崩后,吴王李恪作为高宗在世最年长的兄长得到重用,官拜司空后又加授太子太师。永徽四年(653年)驸马房遗爱被揭谋反,为了活命,房遗爱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下转而诬告李恪和荆王李元景谋反。天性仁慈的高宗想赦免他们,但在群臣的坚持下,高宗最终还在长安宫城之内缢杀了李恪,死时李恪年仅三十四岁。吴王李恪与荆王李元景之死,是初唐时期最大一桩政治冤案,无辜的李恪在临时前,更是痛骂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据《资治通鉴》)此后李恪此话果然应验,长孙无忌被武后流放后自缢而死,家产被抄没。

李恪之死是一起彻头彻尾的冤案,但高宗作为这场冤案的施害者之一,若在生前就为李恪谋反,就是承认了这起案子就是冤案。为了维护自身形象,高宗生前并未给李恪平反。一直到中宗复辟后的神龙二年(706年)朝廷才下旨恢复他的爵位和封地,李恪得以彻底的昭雪平反。

南唐认祖,后世留名

作为太宗最优秀的儿子之一,李恪后来还被南唐追认为先祖。

南唐开基祖徐知诰是杨吴大权臣徐温的养子,杨吴势微,徐氏崛起,徐温死后徐知诰总揽杨吴大权最后建立了南唐,并恢复本姓李。中宗李昪时期,追认唐朝皇帝为先祖,由于李恪早年曾在江东安州任职,对吴地功劳颇大,中宗想认吴王李恪为祖先,但遭到了其他大臣的反对,认为李恪是以亲王的身份被诛杀的,莫如将郑王李元懿认为祖先。于是中宗派人考察两位亲王的后裔,认为吴王的孙子李祎有功劳,李祎的儿子李岘是宰相,其身份地位又比郑王的后代高,于是便追认李恪为祖先,自称是是李岘后代第五世一直到父亲李荣,其世系传承有序,史官详细记载各世之生平。

南唐天福四年(939年),南唐中宗皇帝追尊吴王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

吴王李恪是太宗最喜爱的皇子之一,而且能力出众,品行端正,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若不是长孙无忌因太宗有易储想法而制造冤案害死李恪,他将很有可能成为大唐一代贤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莫不可惜李恪之死,对长孙无忌的卑鄙行径表达了强烈的谴责。而太宗在立储之事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同样遭人诟病。2007年,李恪的墓志在西安长安区被发现,只是历史悠久,时过境迁,李恪的具体墓葬已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