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明史》中记载,由于各种原因,万历皇帝朱翊钧没能把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朱常洵立为太子,于是便将之封为福王,厚赏“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但是这个福王朱常洵生前备受宠爱,却未能善终。甚至一些史料记载,在明朝彻底覆灭之前就他被李自成煮了吃,这是真的吗?

明朝的覆灭原因复杂,由于朝政腐败、气候造成的大灾变、后金的攻击、李自成起义等等原因堆积在一起,满清得以入主中原可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李自成起义对他们入主中原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李自成所代表的是反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所以在清朝编著的《明史》中,一直将李自成称呼为“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自成剧照

01

这在现代人看来就觉得十分可笑,真正是应和了“成王败寇”这个词。在关于李自成的各种记载中,不少将之塑造成一个杀人狂魔,更夸张的是李自成不但杀人,他还吃人,他吃了谁呢?据说福王朱常洵便是被他给煮来吃了。

朱常洵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所生,也是他最宠爱的皇子,因为万历皇帝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还引发了一场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国本之争。最终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但是却一直被留在京中,并未让他就藩,直到郑贵妃和福王想要设计谋害皇太子,万历皇帝得知后才让朱常洵去了他的封地河南。

▲朱常洵剧照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起义军一路攻城略地,在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将洛阳拿下。朱常洵命人将自己用绳子从城墙上放下,然后藏身在一座寺庙中,但他并没有躲过一劫,很快便被起义军捉到并杀死。

02

从这里开始,朱常洵便有了多种死法。其中最有创意的便是“福禄宴”,何“福禄宴”?就是将福王和鹿炖煮在一起吃。因为福王体肥,有三百多斤,所以这种说法,把李自成和福王两个人都黑得够彻底的。这种说法在明末清初由个人编撰的史书《鹿樵纪闻》和《流寇志》中都有提及。在《流寇志》中说的是并没有把朱常洵整个煮了,而是割了一块肉下来跟鹿肉煮在一起,书中还提及福王求饶:“王见自成,色怖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自成农民军剧照

官方正史《明史》中却不是这样记载的,《明史》中记载福王被李自成找到之后的确是杀了,但是:“两承奉伏尸哭,贼摔之去。承奉呼一曰:王死某不愿生, 乞一棺收王骨, 齑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从这个记载来看,李自成不但没有把福王煮来吃了,还同意给了他一副棺材下葬。

几百年后,清朝也亡了,中国大地上早已改天换日。1984年,河南省孟津县文管会征集到一块墓志铭,正好便是福王朱常洵的墓志铭。这是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撰文,在这块墓志铭中详细记载了,李自成攻克洛阳前后朱常洵的言行:“……王独挺身抗节,指贼大骂,慷慨激烈,与城俱亡……刚肠浩气,虽死犹生。”而在朝廷得知福王被杀之后,曾下令将福王重新下葬,“祭葬从优,一切丧礼视诸藩倍”。

▲朱常洵墓志铭

03

这块墓志铭是儿子写给父亲的,所以当然多有美化,福王被抓以后摇尾乞怜很有可能,对着李自成破口大骂也有可能,说是与城俱亡,那倒未必。毕竟城破之时,福王和他儿子已经跑了,只是没跑掉。而且虽然有福王墓,明朝廷也将之厚葬,但其实也并不能说明福王没有被李自成吃掉。因为这种墓志铭必然会站在明朝廷的角度来写,身为儿子也不可能写自己的父亲求饶,所以如果说这就是李自成没有把福王煮了的铁证其实倒也算不上。

专家表示,朱常洵被农民军做汤这件事,显然不可能。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来推理一下。首先,清朝的正史《明史》本身就有不少偏颇之处,所以未必靠谱,但是对于李自成的蔑视和抹黑是不会吝啬笔墨的,都口口声声称其为贼了,如果福王真的被李自成煮了,那么《明史》可能不会为他掩盖。

▲吴伟业画像

再来看看其他记录,《鹿樵纪闻》又被称之为《绥寇纪略》,作者是明末清初人吴伟业,吴伟业是崇祯年间的一个进士,在满清建立朝廷之后,曾拒绝过入朝为官,但后来还是做了国子监祭酒。从作者吴伟业的个人身份来看,在他写的史书中,抹黑李自成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通过后代考证,在这本书中还有许多记载都不是史实。至于《流寇志》,则更加不可信,它和另外一本书《平寇志》到底谁抄谁至今也尚无定论,更别说这种类似于传说的记录了。

结语

综上所述,李自成应该没有把朱常洵煮了,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历史上的误传和抹黑而已。史书(包括正史在内)抹黑别人这种事一点都不罕见,反而从正常逻辑来推理看,李自成没有任何理由要把朱常洵煮了吃,说他把朱常洵凌迟了都要靠谱一些。

参考资料:

《明史》

《鹿樵纪闻》

《流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