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与辽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双边关系,在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政权之中是十分另类的存在。双方没有以往那种或中原王朝受游牧民政权朝奉的关系,也没有游牧民族政权威胁中原王朝的长期存在。北宋虽然历来被认为在军事上软弱无能,却没有实质上进行被公认的强盛汉唐时一直使用的和亲来维持和平。那北宋与辽之间的长达近百年的和平又是如何保持的呢?

一、 北宋与辽关系的转变

北宋与辽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有着复杂、曲折的转变过程。在北宋与辽两国关系转变的过程中,在实际上双方的确有过关于"和亲"的考虑和选择,但最后并没有进行实质上的和亲。

1、 北宋初的灭北汉与"收复燕云十六州"

北宋立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就订立了"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计划先将南方各分裂割据政权消灭后再进攻北方的北汉,最后再收复被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完成最终的统一。根据这一战略,太祖、太宗两朝相继平定了各个割据政权,并在太宗主持的消灭北汉的战争之后立即向前推进,准备收复心心念念的燕云之地。

太宗一朝相继发动了多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高粱河之战中宋太宗赵光义身中两箭,只能趴伏在驴车上逃走。七年后的"雍熙北伐",本来是趁着辽国主少国疑之时希望能顺利完成收复,结果又被辽国大败,北宋名将杨业也被俘,最终绝世而亡。北宋缺少战马而无法组织大规模骑兵部队的缺陷经过这两场战役暴露无遗。

2、 宋真宗时的"澶渊之盟"

宋真宗时,辽国举倾国之兵南下,迅速进攻到黄河岸边距离汴梁仅一步之遥的澶州。宋真宗在大臣寇准等人的督促下御驾亲征,在澶州城同辽国展开攻防战。宋军的士气因为宋真宗的到来达到了顶点,凭借城池对辽军展开了有利的反击。辽国名将萧挞凛在战斗时被宋军使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三弓床弩射杀,尸体被钉在地上无法拔出弩箭。辽军士气受到极大打击。

随着双方士气的此消彼长和北宋援军从各地不断赶来,辽国的实际统治者太后萧绰与辽圣宗也意识到无法战胜北宋,于是双方联络沟通,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开启了双方近百年的和平。自此之后,两国之间没有爆发大的战事,直到女真人的兴起。

3、 宋仁宗与辽兴宗的重新谈判

辽兴宗在位期间,趁北宋与西夏爆发大战之际试图重新南下。宋仁宗派遣使者富弼与辽国谈判,提出了三个条件供辽国选择,其中就包括两国结为姻亲。辽兴宗最后在没有把握取得胜利的情况下选择了增加北宋每年的岁币,并将"赠"改为"纳",而放弃了和亲的提议。这是两国在徽宗前最后一次大规模兵戎相见,但没有发生实际冲突。

二、 为何北宋与辽没有联姻现象

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课题,双方的关系也一直是困扰中原王朝的难题。中原王朝强大时,北方的游牧民族纷纷臣服;中原王朝衰弱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是南下,轻则劫掠,重则灭国。可是中原王朝要想完全消灭北方的游牧民族又不可能,即使将这些游牧民族政权消灭后又会出现新的部族和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西汉初年开始实行的"和亲"就显得尤其难得了。通过双方的联姻来保持和平,至少是大致和平。那么和亲既然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外交行为,为何北宋与辽之间一百多年的战争与交往里没有进行过任何和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北宋内部文官集团对"和亲"有抵触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以门第作为出身入仕标准的朝代,也是将科举发扬光大的朝代。唐末到五代时,旧有的门阀士族在战争与纷乱中几乎被消灭殆尽,加上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展和普及,北宋时读书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使得从北宋开始通过科举选士变得统一而规范,对于读书人的选拔真正贯彻到底层。

通过这种"规范而公正"的科举跳跃龙门的文官们对于北宋有一种自发的拥护,希望通过对北宋政权的维护来保持自己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这就是北宋的文官对于向外开战丝毫不怯,甚至比皇帝还要有勇气的原因。

而且文官集团在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下,对于"华夷"的概念十分深刻,利用和亲来达成和平对他们来讲无论是道德评价上还是思想感情上都无法接受。富弼在出使辽国时宋仁宗曾对他交代过可以用和亲来作为止战的条件,也被富弼从中作梗,最终破坏了。这就是北宋对于和亲不热衷甚至抵触的原因。

2、 辽国内部的政治结构和形式不允许其接受北宋的和亲

北宋与辽之间没有和亲的行为发生,辽国却与其他国家多次和亲。但这些和亲都是针对周围较小的、比较顺服的国家来说的,比如西夏。辽国对外和亲的特点就是将自己的公主嫁到别的国家,并不接受别的国家的公主嫁到辽国。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会发现,辽国的皇族与后族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似乎辽国除了皇室的耶律就是后族的萧和述律这两个姓氏。而述律氏则是高昌国后裔,辽国的贵族只有耶律与萧两大种姓。到辽国中期皇后出自萧氏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规定了,甚至后宫的妃嫔也都是萧氏成员。这就是辽国不接受北宋和亲的原因,因为北宋不会迎娶他们的公主,他们也不会迎娶北宋的公主。

3、 辽国内政形势及形成原因

辽国的皇后全部出自乙室和拨里氏,因为辽国国主自认汉姓为刘,所以认为萧这个姓氏可以像当年萧何辅佐刘邦成就帝业,便将乙室和拨里氏赐为萧姓。这就是辽国皇后几乎都姓萧的原因。而辽国前期君主的寿命普遍没有皇后长,继任的君主又都是在年龄较小或者没有实权的情况下登基的。

再加上辽国有"天皇帝、地皇后、人太子"的传统,皇后在权力较大,太后的权力更是毋庸置疑的。到辽国中期,萧氏依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势力,有时甚至凌驾于皇帝的权力之上。

从辽太祖驾崩时,太子耶律倍就被其母述律平逼迫逃亡后唐,最终由二皇子耶律德光继位。之后的萧绰、萧耨斤相继临朝称制、垂帘听政,甚至出现过太后欲废除皇帝另立他人的情况,都说明了萧氏一族在辽国的政治地位。

辽国的政治结构较为松散,每个季节君主和后宫、大臣都要迁移到固定的地点,称为巡狩制。正是因为如此辽国君主对于各地的统治能力较弱,无法完全掌握全国的动态。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定不至出现反叛,往往在地方官和镇守将领的选择上都使用皇族出任。这些人都是具有耶律和萧两族血统的。

辽国不会接受外国向内和亲的最大原因正在于此,一旦出现皇族具有其他姓氏的血统,就会打破原有的政治平衡,造成新的政治洗牌。这种动荡是辽国不能承受,尤其对于萧氏一族来说。辽国君主不至于为了外族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要知道萧氏在辽国是与皇族平分秋色的政治、军事势力,一旦双方发生矛盾将是天崩地裂的。

4、 辽国的多种"两元制"

辽国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存在。与以往的游牧民族政权不同,辽国对于汉文化十分了解,甚至是有一种先天的亲近感在其中。虽然辽国历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保持自己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但是仍然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这使得辽国出现了多种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两元制"。

政治上的"两元制"。辽国建立伊始就定都上京,但从没有"政令出自国都"的政治传统。辽国的君主和行政机构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时间迁徙到不同的地点,这也是辽国"五京制"出现的原因。但是对于汉人居住的地方,尤其是燕云地区,辽国按照汉人的政治制度对其进行安抚和统治,甚至于将这些地区的名称都改为汉地名称。

经济上的"两元制"。契丹本身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仅进行少量的农业生产。但是对于治下的汉人则是鼓励、支持他们以原本的"男耕女织"方式进行生产,对于手工艺者更是采取保护政策。这使得辽国的冶铁业十分发达,能与北宋相比。瓷器、造纸、木工等手工业也十分发达,远超其他游牧民族政权。

文化上的"两元制"。辽国建国时就尊奉孔子为大圣人,建立了专门祭祀孔子的宗庙。辽道宗也曾说过"文物彬彬,不异中华"的话,可见辽对于汉文化是十分推崇的。同时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也进行保留和发展,燔柴礼等契丹特有的仪式和习俗全部保全。信奉萨满教,也信奉佛教;使用汉字也使用契丹字。皇族与后族之中常有用汉字写诗的情况。

结语

总体说来,北宋与辽没有和亲的原因就是两国的政治情况都不允许出现和亲的情况发生。而以辽宋为分界点,此后汉民族建立的政权也再没有出现过和亲的政治行为。这与历史的环境有关,也与辽宋两国的和平例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