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书坛泰斗邱振中教授的《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一书其中一段关于苏轼《寒食帖》论述,加上个人一点浅薄的理解,请朋友们斧正!

《寒食帖》全称为《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动人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像(赵孟頫画)

创作的背景

一切谈书法作品欣赏,不谈书者的创作背景,都是耍流氓!

《寒食帖》创作于元丰五年(宋神宗赵顼年号),也就是公元1082年,王安石变法已进入后期,革新派和保守派从路线之争,已经演变成为派系倾轧。

而苏轼不满两派的争斗,被两派视为死敌,三年前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的内心充满愤懑、失意和屈辱交织的复杂感情,他作了两首五言诗,也就是《寒食帖》来由。

其一: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其二: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庭坚说“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苏轼《寒食帖》

诗书皆上品

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而《寒食帖》无论是诗文、书法皆为上品。

诗是表达感情一种艺术,该作虽是苏轼由兴而发,诗中充满了从他内心的深处发出的真挚情感,这般苍凉多情的诗作,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苏轼当时内心惆怅孤苦。

而他的手书以另一种艺术形式,以线条的错综变化,把作者压抑、彷徨、愤懑、屈辱,甚至对明君抱有一线希望,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里简单做一些剖析:

第一首诗中所表达的,是很有节制的感情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笔触沉着、匀净、行间距离较宽,给人一种疏朗之感,就像暗流汹涌上平静海面,这种平静,只是表面的平静,几处有力的折笔和个别字对轴线的偏离,看似无意之举,依然暗示作者的内心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这时苏轼的笔势已经逐渐展开,运笔速度加快,谨严的线条变得随意起来,无可奈何的心情流于笔端。就像平静的海面,产生一层层的涟漪,从无到有,从慢到快的缓缓的荡漾,后面的“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依然是继续酝酿这种情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到结尾

看似对海棠的怜惜,实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行笔放缓,线条一变厚重,字体也略略放大,这一部分是书法作品第一段的重心。

从诗作看,泥水玷污的海棠恰好是描写的重笔,书法作品重笔与诗歌作品重笔重叠,这绝对不是偶合,是浑然天成。

第二首诗,表达了的浓烈的感情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沉重的笔触,欹侧的结体,与作者动荡的心境暗合;看似暴风骤雨就要来临,理智再次占了上风,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和境遇,让他不能发泄心中的全部激愤。诗歌立刻转入了凄苦的怨诉: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诗词是可以变的,可是感情确实难以压抑,这几行字迹或仓促、或开张、或拙涩顿挫,或流走不羁,线条的运动节奏和空间节奏剧烈变动的同时,又感到无可名状的压抑……。

苏轼对当下环境的敢怒不敢言,拼命压抑自己真实感受,跃然纸上。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诗词中看似泯灭一切希望,但是书法线条、点画之间都包含了不寻常的分量,线条凝重、厚实,依然表达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包容一切的气度。

这种气度或许是来自作者豁达的天性?也或许是对人生执着的信念?

或许是忧国忧民的文人志士的情怀?或许是对庙堂君王“明鉴”隐约的期盼?

也许就是苏轼当时一时愤懑表达?

这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一切都留给观者的自悟!书者、观者共同奏响了《寒食帖》余音不尽的尾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书法艺术

书法不单是写字,更是一门艺术!

好的书法作品,绝对不是横平竖直的规范字,而是能传情达意,“取会佳境”一直是人们所向往的目标。

书法作品要有意境,从书者的命意,精神状态,到构成作品的各种的因素的融合,好的书法作品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

就如《寒食帖》,文辞是作品的一种“意意”,书法线条是另外“意境”,文辞之“意境”叠加到线条之“意境”,两种“意境”的融合和统一,构成完美的艺术!

再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如此,文辞和书法线条的表达了“沉痛彻骨、动心骇目”的情感。

颜真卿《祭侄文稿》节选

文以载道,以书焕彩,书法之道在于:神采至上,而形质次之!

这才是书法艺术,而非写字!

邱振中所言:读懂苏轼《寒食帖》,也就懂得书法艺术!

确实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