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清明的眼,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远是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细小处,幽僻处,在诗人的眼中,皆闪耀一种光明。”这段文字,即便是寥寥草草地过目,都能为作者的开朗超然打动,然而谁又能想到,这名作者的一生跌宕坎坷,曾被下放打扫厕所,被污蔑、被打压,甚至还曾寻死。

庆幸的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滚滚的乌云终究散开,轻风细雨滴落下来,落在他的眉间。他忘记了一切不幸的过往,只是在回忆起幸福往事时,泪水总无法控制地滑下。

春日前的寒冬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

自小时候,沈从文就对私塾里所教导的刻板知识丝毫不感兴趣,总喜欢逃课,家里人劝也劝了,打也打了,却怎么也没法纠正。于是小学没读完,沈从文就折腾着进了军队。20岁时,他遇到了他的‘启蒙者’——‘湘西王’陈渠珍。说是启蒙者,实际上是陈渠珍的大量藏书让沈从文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后来,沈从文决心开始再一次的学习。他鼓起勇气跟陈渠珍说了他想要前往北京上学的心愿,却没想到得到了大力支持,陈渠珍甚至答应他日后给他寄钱以供他读书,于是21岁的他便收拾溜了行囊,带着满腔的热血来到了北京。

可到了北京,一切与他预想的却不太相同。

他小学没读完,连当时的新式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参加北京高校的考试又怎能通过。到最后,身上只剩下几块钱,答应寄钱的陈渠珍却是食了言,他的生活也因此越来越艰难。可是他不愿放弃,打碎牙吞到肚子里,即便是饿死,都不愿意离开北京,放弃读书与写作。

后来,郁达夫收到了沈从文的信,决心去看看这个比自己还要凄惨的青年。推开门一看,他几乎惊呆:萧瑟的冷风,寒冷的天气,沈从文所在的屋子居然没有暖气,青年衣着单薄,流着两行鼻涕瑟瑟发抖,手中却仍然紧握着写作的笔,在纸张上落下一笔一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郁达夫深受感动,便带着沈从文吃了一顿热饭,还留下来吃饭找剩下的三块多。后来,他将沈从文介绍给了徐志摩,这个刻苦坚定的青年才终于迎来稍暖的春天。

狂风暴雨的黑暗

沈从文的名气越来越大,受到了胡适的欣赏,很快就被邀请去中国公学去讲课。

第一堂课沈从文就闹了个笑话。他已备课多时,却被台下乌央乌央的学生给吓软了腿,准备好的一切都做了废。最后,用十几分钟便讲完一堂课知识的沈从文只能站在讲台上与学生大眼瞪小眼,无可奈何之下用粉笔在黑板上说明自己的紧张。学生哄堂大笑,沈从文的教课生涯就此开始。

可没想到,雨过天晴的日子才没过多久,狂风暴雨便已经悄然而至。

1948年,在文坛上可以说是呼风唤雨的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批判他,批判沈从文是“粉红色文人”,很‘毒’、很‘阴险’,而这对于沈从文来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

身边的人忽然一下子开始疏远排斥他,没有一个人愿意理解他,他只得停下自己手中的笔,他宁愿不再写作,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文字里没有自己的灵魂。

时间一长,沈从文的精神开始崩溃,他仿佛得了焦虑症,认为世间的一切都不再值得他留恋,他甚至选择了自杀。万幸的是,这两次自杀行为到最后关头都被拦了下来。

至此,在经历了这些后,他的心境突然迎来了转变,他开始看淡这一切,不再受困于那繁杂的纷扰,北京的历史博物馆里也多了一个随遇而安的杂文物研究者、解说员。

再后来,黑暗的十年便到来了。

曾经沈从文被安排每天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女厕所;后来又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干苦活……黑暗毫不吝啬地笼罩着沈从文,他被侮辱被打压,度过了人生最漆黑的时光。

可沈从文却时时表现出乐观与开朗,他吐槽身后的标语字写得太差,写字人应该再多练练自己的手法;写信给侄子,告诉他自己下放的地方处处是荷花,漂亮极了,若是他来一定会很喜欢;还说自己是受到领导重视才能去刷女厕所,夸赞自己将女厕所刷得干干净净。

在经历了两度的死亡后,这个智者寻到了人生豁达的真谛,狂风暴雨也无法让他侧目半分。

泪流不止的孩童

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越到年老,沈从文却变得越爱流泪,回忆起往事忽的潸然泪下。

一日,沈从文下乡前,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封皱巴巴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对张允和说道:“这是三姐(沈从文妻子张兆和)给我的一封信。”

有一日,张兆和见沈从文竟独自坐在藤椅上哭泣,急忙问是何事,却见沈从文用手指了指身边的收音机,收音机里是一首哀泣的二胡曲,他说:“怎么……怎么会拉得这么好……”说完,又泪流不止。

1985年,沈从文听到来采访的女记者由衷地对他说:“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这个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却突然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等到张兆和上前来安慰才停歇。

岁月流逝,沈从文内心的柔软变得越来越容易被触碰,仅仅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到动情处,也能让他泪流不止。他不加掩饰,想哭时眼泪便流了出来,也不怕别人笑话他。

他是如此的‘真我’,是如此的直白。也许,越到年老,他便越像一张白纸,越用自己包容与澄澈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