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而不同:Science论文揭示性别差异对不同人体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小柯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芝加哥大学Barbara E. Stranger、Meritxell Oliva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性别对不同人类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影响。相关论文发表在2020年9月1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型组织表达计划(GTEx,v8)调查了44个人类组织来源的基因表达以及基因表达的遗传调控中的性别差异。研究人员证明性别影响整个人体组织样本的基因表达水平和细胞组成。总共37%的基因在至少一个组织中表现出性别偏向的表达。研究人员确定了具有性别差异作用的顺式表达定量性状基因座(eQTL),并表征了其细胞起源。通过将性别偏倚的eQTL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进行整合,研究人员确定了58个基因-性状关联,这些关联是由单性别中基因表达的遗传调控驱动的。

2,Nat Comm | 特定药物可逆转血管内皮细胞在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功能改变

来源:BioArt

GLP1受体激动剂最初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但是在多种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被发现有改善神经退行性改变的能力,虽然GLP1受体在大脑中仅在小胶质和神经细胞中表达,但是周围组织中却可以表达在血管和免疫组织上。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香港中文大学科学家的研究:Pharmacologically reversible zonation-dependent endothelial cell transcriptomic changes with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associations in the aged brain。他们通过单细胞测序将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细致表达谱系分类。作者提出并通过联系人脑阿尔兹海默症(AD)数据证明了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衰老是AD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如GLUT1葡萄糖转运体的功能降低,进一步证明了AD背后的能量代谢异常。在此基础上,他们测试了一种能够改善胰岛素分泌,并以往用作治疗糖尿病的GLP1受体激动剂,发现能够明显改善衰老引起的改变,并为未来治疗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基本提供了可用的方法。

3,Adv. Mater:用于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荧光探针

来源:奇物论

高丽大学Jong Seung Kim教授对用于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荧光探针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作者在文中对用于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传感和成像的荧光探针进行了介绍,并根据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不同生物标记物对这些成像探针进行了分类,并讨论了其优缺点;随后作者也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荧光成像进行了展望。

4,《科学》子刊:空调说不定真能续命!科学家发现,热量限制带来的延寿改变,在高温状态下会被体温调节机制显著抵消

来源:奇点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路里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能够减少衰老导致的代谢改变和慢性炎症,从而延长寿命,减少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

近期一项由Scripps研究所开展的研究显示,小鼠和人类等恒温动物身上具备的体温调节机制,很可能会在高温状态下,大幅抵消卡路里限制带来的代谢改变,影响热量限制的作用。研究把小鼠分别置于22度和30度的环境下,然后开展卡路里限制,30度组小鼠的代谢改变较22度组下降了78%。在进一步的分析当中,研究团队还发现下丘脑内的亮氨酸脑啡肽,以及瓜氨酸-一氧化氮通路,是22度组小鼠卡路里限制时降低体温,减少热量摄入的重要机制,但这些机制在30度组小鼠中都没有激活。未来可以借此“模拟”卡路里限制的效果。研究发表在Science Signaling上。

5,Neuron:从简单映射到多维网络

来源:思影科技

本文所讨论的网络方法的概述

传统的网络科学工具虽然可以对大脑功能进行了基本的特征描述,却通常无法识别病理生理机制,也无法将系统层面的表型与大脑功能的多层次联系起来。在本文中,作者总结了最近刚发展起来的技术,主要是:(1)多层网络;(2)网络生成模型;(3)网络控制理论。

作者在Research Domain Criteria框架(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提出的一套标准,即RDoC)的基础上,强调精神疾病可以被概念化为跨越传统诊断边界的神经回路功能紊乱,进而阐明基于网络的方法如何与药理学、中间表型、遗传学以及磁刺激研究相结合,来探索精神病理学的机制。本文发表在Neuron杂志。

6,未意识到错误对错误后调整的影响

来源:环球心理资讯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为了避免错误再次发生,个体往往会进行错误后调整,即调用适当的认知资源在神经和行为上进行一系列调整。一种观点认为,只有意识到错误才能引起错误后调整,未意识到错误不进行错误后调整。与之相反,错误意识的证据累积理论认为,未意识到错误可能以内隐的方式进行错误探测并完成错误后调整。

该研究采用基于go/no-go范式的错误意识任务,以及锁时非锁相的波谱时频分析,考察意识到错误和未意识到错误是否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错误后调整。研究说明两类错误均优化了错误后行为表现,但是调节错误的方式存在差异。该研究认为未意识到错误也可促使被试进行错误后调整,但是主要采用类似反应性控制的策略调整错误后行为。

7,英国科学家:同情心可以抑制生理上的疼痛

来源:国际科学

最近,德比大学科学家一项发表在Mindfulness上论文,就发现共情能力对抑制疼痛也有一定的帮助,这篇论文为Brief Compassion-Focused Imagery Dampens Physiological Pain Responses(《同理心对疼痛的抑制功能》)。

谢菲尔德教授说,从实验中我们发现,当人们专注于这些表达了共情的音频,会激发他们的同情心,从而抑制身体本能的疼痛反应。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拓展了一条疾病治疗的新途径,对患者,尤其是这些保守疼痛折磨的患者,也带来了福音。

阅读链接:

英国科学家:同情心可以抑制生理上的疼痛

8,一次治疗,3年后仍持续改善患者症状,帕金森病基因疗法长期临床结果积极

来源:药明康德

NBIb-1817基因疗法的目标是“拨回时钟”,让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恢复到早期患者的水平

9月11日,Neurocrine Biosciences和Voyager Therapeutics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在研基因疗法NBIb-1817(VY-AADC),在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1b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的长期疗效。NBIb-1817不但能够持续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而且降低患者口服药物的需求。

NBIb-1817是一款使用AAV2病毒载体,携带表达人类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AADC)的转基因的基因疗法。帕金森病的特征除了合成多巴胺的黑质神经元死亡以外,大脑中合成多巴胺所需的AADC水平也不断下降。NBIb-1817旨在通过在大脑细胞中表达AADC酶,帮助将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

前文阅读

1,脑科学日报:干细胞移植改善自闭症儿童症状;多动症对驾驶的影响

2,脑科学日报:人体蛋白质组定量图谱发布;压力大,容易骨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