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星

1939年,等到希特勒准备对波兰开刀时,波罗的海三国就成了他献给斯大林的筹码,从而消除吞并波兰的最后障碍。英法尽管也很想争取苏联的支持,但它们无法拿波罗的海国家和芬兰的主权去和斯大林交易。对于苏联来说,波罗的海三国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目标:列宁格勒的安全依赖于波罗的海沿岸的海空军基地,而列宁格勒不仅是第二大城市,还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斯大林急于乘着一度的法西斯敌人、现在的盟友挑战国际秩序时,将疆界尽可能向西推移,恢复沙皇俄国的传统领土——芬兰、波罗的海三国、西白俄罗斯与西乌克兰、比萨拉比亚,此后新形成的边界即所谓的“莫洛托夫线”。

1939年8月15日,苏德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一周后的8月23日,双方又签署了补充协议,约定波兰将被德苏瓜分,而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纳入苏联势力范围,而立陶宛纳入德国势力范围。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苏军也加入这场瓜分盛宴。9月28日,斯大林和里宾特洛甫又签署了第二份秘密议定书,调整了之前的势力范围约定:德国将获得更多的波兰领土,而立陶宛被转入苏联的势力范围。此后,德国还对波罗的海三国进行了撤侨行动,有效排除了在此地深耕数百年的德裔影响。与此同时,苏联于9—10月向三国发出最后通牒,压迫三国各与苏联签署共同防御协议,允许苏联在欧洲战争持续期间,在三国驻军:25000人在爱沙尼亚、30000人在拉脱维亚、20000人在立陶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0 年,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人们聚在一起欢呼拉脱维亚被纳入苏联势力范围

苏联在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中损失惨重后,保持了近半年的克制。1940年5月,随着盟友德国横扫西欧,克里姆林宫终于伸出了熊掌。5月末6月初,苏联指控波罗的海三国对苏不友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重组对苏友好的新政府。5月下旬,莫斯科还指控立陶宛绑架红军士兵。6月14日,收到最后通牒的立陶宛总统斯梅托纳试图回函辩解,展示对苏联的善意,但未被理睬。斯梅托纳劝说内阁至少要对苏联军队组织象征性的抵抗,但被否决,超出立陶宛国防军数量好几倍的30万红军蜂拥而入,占领了该国。另外两国也是以类似方式,无血开城,落入被占领境地。与此相对,此前芬兰在苏芬战争中以1:3的不利兵力对比,给苏军造成了40万的伤亡,保证了自己在数十年间的独立地位。这三国或许不具备反抗苏联的战略纵深和客观条件,但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畏惧流血将要付出更多血的代价。实际上,苏联拿出来吞并这三国的计划,正是首先对芬兰使用的芬兰民主共和国剧本,由芬兰共产党总书记库西宁担任国家元首,计划在接管芬兰后,立即申请与苏联的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合并(该加盟共和国正是为了对接芬兰民主共和国而设立,在计划失败后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