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孩子上了小学,父母的幸福感就从一等跌到了三等,而家有小学一到三年级孩子的家长,更是三等下。

儿子小学开学两周了,我终于体会到了幸福感暴跌,焦虑感激增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作业是幸福感暴跌的源头

这两周,儿子语数英三科作业每天各2项共六项,形式是抄写、听说、背写、听写、表演样样齐全。周末有额外的古诗背诵、故事听说和英语听读的任务,都要录制视频打卡上传。

不知道一年级这样的作业量算不算多,只知道每天晚上七点到十点,就是鸡飞狗跳的时段。

上学的第三天,儿子就对我说:妈妈,小学怎么这么多作业,我都没有时间玩了。

我只能苦笑地在心里说,还有比这更多的呢。但我嘴上不能这样说啊,毕竟得给孩子一点希望。

所以我回顾这两周,尝试找了找自己抓瞎、焦虑、担忧等等情绪的原因。

2、抓瞎的不是学科内容,而是学习习惯

我翻了翻他们的书,语文两星期就学了aoe、ywu几个音,英语第一课就是hello、goodbye,再加点sight word,数学是1-10的数数。

其实内容不难,孩子都能学会。回到家里好好地完成及回顾,大概也就需要十来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这时候,孩子往往是坐不住的,刚拿起笔,就想上厕所,写两个字就要喝水,再写几个字,开始在本子上画小人。其实不是作业多,而是他是没有专心学习的习惯。

这样学习就跟赶鸭子上架一样,父母一遍遍催,一遍遍训,结果越催越慢,越训越做不好。

3焦虑的不是孩子作业多,而是家长任务多

现在都提倡家校合作、家校共育,老师负责上课教知识,家长负责下课负担作业。可实际上操作起来是这样的:

老师上课一片祥和,孩子听着好像都会,放学回家鸡飞狗跳,孩子做作业就跟没学过一样。

这里的焦点是,老师是有方法的,而家长没有,老师懂得抛梗引导,而家长只为完成作业。

当孩子接不住招的时候,家长心态就要崩了。

比如说,语文老师教孩子拼音,“bpd”像三胞胎,一样的样子不同方向,孩子很容易记忆,然后老师再教孩子搭配的读音,于是孩子都学会了。

可是老师布置作业时,只说回家听写de、pu、bo的四个音。

于是家长回到家,拿起书就开始读,让孩子写,孩子就反应不过来了。

此外,现在的家长,辅导作业还需要给孩子考核学习情况,填写各科的考核表,在作业登记本上记录作业情况,还有视听作业的录制,每一样都不能少。

新生家长表示,脑壳痛。

4、担忧的不只是学习成绩,还有家庭关系

昨天教师节,有网友调侃,父母是被逼无证上岗的家庭教师。

不无道理,以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的任务就交出去了,虽然这样被证实不太好,导致家长不关心孩子,只关心成绩,孩子被忽视或者过于看重成绩。

现在,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连带着自己也被捆绑进学校,深度参与孩子的学习,这样一来,家长不止要关心成绩,还要担心捆绑太紧密导致的家庭问题。

比如,老师在群里公布优秀作业,家长一看没有自己家孩子,回去就该逼着孩子改。老师在群里批评哪个同学迟到了,家长第二天开始一大早催上学。

知道得越多越痛苦,陷入得越深越窒息。家长在学习上的控制欲强,对孩子不见得有好处。

5、幼小衔接很有必要

前些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当我看到“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这一条,和“幼儿园与小学应当互相衔接配合”这一条时,脑子里有点懵。

这到底该不该衔接?

根据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孩子从六岁开始,就进入了学龄期,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也就是说,他们在这个阶段开始主动投入精力,向周围学习并改造自己,通过勤奋体现自己的能力。

所以,在小学阶段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知识量,是非常必要的。但我认为,我们还需要了解,孩子在进入学龄期之前的学前期(也称为游戏期),孩子在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也就是说,他们在语言和行动上有了一定的自由,要学着去主动向外界探索,而探索的方式是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游戏期到学龄期,就是所谓的幼小衔接期,孩子需要在这个时期,改变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从玩游戏,到玩、学结合,再到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学习,这需要时间去过渡。

而且在我自己亲身经历过后,觉得真的非常有必要用心对待。

6、不光孩子需要,家长也需要

以前,我一直以为,幼小衔接是孩子的事,我只要陪孩子过渡好就可以了。可现在我发现,幼小衔接不只是孩子的事,更是大人的事。

这不只是生活习惯、养育方式的过渡,更是作为父母心态的过渡。

小学之前,即使上了幼儿园,父母也仍然有理由认为,孩子还不懂事,因为他才幼儿园,许多家务事,生活上的事务,父母不自觉地为孩子代劳。比如,吃完饭不需要收碗筷,上学前父母替他们收拾书包和第二天上学的衣服等。

但上了小学,孩子需要自己收拾书包,帮家人做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学着自己在学校懂规矩,学知识,交朋友,这些都是家人无法代劳的。

而父母需要幼小衔接,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个开放的心态。毕竟在当今小学“家校”合作的氛围下,父母的情绪很容易被老师们紧锣密鼓的学习节奏带走,很容易对孩子越来越不能宽容。

作为家长,在焦虑的情绪下,我们更应该坚守好自己的界限,别对孩子的学习过多把控,毕竟完成作业是一时的,亲子关系才是一辈子的,别丢了西瓜捡了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