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提到:冲时仅五六岁,公大奇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曹冲当时也仅仅只有五六岁,但是却完成了称重大象的任务,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天生就比较聪明,深得曹操的欢心。其实这也是人们所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但是大家都知道,曹冲虽然很聪明,却在11岁时就因病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是一种遗憾,但是曹冲作为神童给后人还是留下了十分聪慧的印象。然而除了曹冲是神童之外,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三岁就被称之为是神童的著名人物,但是这位神童三岁哪怕考中了进士,但是却一生不能做高官。他就是蔡伯俙。1013年蔡伯俙出生于福清,是北宋人物。

然而蔡伯俙最为历史学家所惊讶的一点是,蔡伯俙在4岁的时候,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三岁多一点的年纪就参加了童子科考试,并且一路亮绿灯,最终接受了宋真宗赵恒的考验。没想到在考试的过程中,宋真宗赵恒认为蔡伯俙非常聪明,说话也很好听。于是当即就让蔡伯俙作诗一首,但是没想到蔡伯俙反应也很快,当下就做出了首儿诗。

蔡伯俙深得宋真宗的喜爱,所以脱颖而出的蔡伯俙就得到了赏赐,拿下了进士。宋真宗还额外赏赐了蔡伯俙一个小小的官职,那就是到东宫去陪伴太子赵祯一起读书。其实这对于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的封建社会而言,就等于是一种赏赐。因为在平民阶级和贵族阶级之间有一道隔阂,人们不可以轻易的越过去。

但是蔡伯俙却得到了宋真宗的赏赐,能够在太子赵祯身边出入。名义上是伴读,实际上是同学。这个道理就像是现在社会中很多家长愿意把自己家的孩子调到和那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身边坐位子的道理是一样的。公元1010年5月出生的赵祯是宋朝第4位皇帝,所以按照时间点来看的话,赵祯和蔡伯俙所相识的时间,一个年龄是6岁,一个年龄是三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祯比蔡伯俙要大三岁,但是赵祯并不是完全服气这个被称之为是神童的弟弟。毕竟在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的封建时期,赵祯贵为太子,自然是有一些傲气在心中。然而父亲宋真宗还将这位神童赐给自己做伴读,所以赵祯打心里还是不服气的。这种现象慢慢的也变得日益明显,因为在伴读的过程中,蔡伯俙却违背了当初宋真宗的初心。

蔡伯俙开始为了能够走近身份高贵的太子赵祯,于是多次主动告诉赵祯:只要和自己一起玩儿,那么是可以帮忙赵祯代写文章的。这样的话放在成人而中的确显得有一些幼稚,但是在年少时期的蔡伯俙口中,那绝对就是一种诱惑。对于同样年幼的赵祯而言,往往就容易被收服。

但是赵祯这边也很纠结,明明自己不是很喜欢蔡伯俙,但是面对着蔡伯俙提出来的一些建议,却无能为力,甚至多次屈服于蔡伯俙所提出来的一些诱惑。历史上给赵祯的评价大多数都是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但是在面对蔡伯俙的时候,这种评价反而就用不上了。因为关于赵祯和蔡伯俙之间的关系,历史学家也表示非常微妙。

两人经常会发生一些冲突,但是蔡伯俙为人处事比较圆滑,能言善道。所以即便知道身份高贵的太子赵祯不喜欢自己,也会主动地走近赵祯,只是为了谋求一个高官厚禄的前途罢了。公元1022年,当时赵祯也才13岁,就因为父亲宋真宗的去世而顺利登基成为皇帝。作为年少时期的伴读,蔡伯俙当时也已经10岁了。

这时候看到同样只是少年的赵祯已经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帝,蔡伯俙的内心多少也会有些触动。直到公元1030年,当时已经慢慢的出落的像个小大人一般的蔡伯俙,这才以伴读的身份再次出现在了赵祯身边。告诉赵祯:你我当年本是同学,现在为何不可给我安排一个高官,让我也同样风光风光呢?

赵祯却对此不以为意,直接拒绝了自己的伴读蔡伯俙,并告诉对方,称:年少时期你经常提出一些诱惑型的建议,说要帮我写文章。那时候的你我都是年少不懂事的小儿郎,所以面对那些诱惑,我无能为力。但是现在想想其实都是无知的表现。有才华的人自然能够在朝廷中谋求高官厚禄,但是你虽然有才华,但过于掐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现在归为天子,是一国之君,任人所用的时候必将考量这个人的才华和品德,如果有一方面出现了差错,那么便不可以做大官。所以我不能任你为大官,就是因为你有才无德。当赵祯当面把这句话说给蔡伯俙听的时候,蔡伯俙自己也愣住了。

觉得赵祯没有按常理出牌,待人谦和的赵祯也可以说这么绝情的话,到底是自己真的不适合做大官,还是赵祯对自己积怨已久?这句话一经说出,蔡伯俙即便满肚子学问,也没有办法辨驳一二,所以只能在撞了南墙之后灰头土脸的回家了。

所以说,神童只是反映出一个人很有学问,但是人们也不可以因为被人贴上了神童的标签就沾沾自喜。因为一个人被社会、被他人所肯定,不仅仅是取决于才华这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性格和道德水准以及个人素养等各方面的综合结果得人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