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印度,大家的印象就是脏乱差,种姓制度严重,女人地位低下,连个厕所都没有,这些问题印度确实存在,但不能拿放大镜放大了看,这样看待问题会使我们变成井底之蛙。

我们在嘲笑印度的同时,其实他们也在反省自己。

比如我们嘲笑他们遍地是公厕,于是他们就把这个问题拍成电影《厕所英雄》,来推动厕所革命;我们嘲笑他们宗教信仰乱七八糟,于是他们拍了《我的个神啊》,对自己的宗教信仰进行讽刺与反思;我们嘲笑他们是“强奸之国”,于是他们搞了一档《真相访谈》节目,直面这些社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些,我没办法再嘲笑了,因为家丑不可外扬,而他们却毫不避讳地把这些抖出来。虽然后来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但是一个能正视自身毛病的民族,总比那些满嘴“白人至上”的国家强吧!

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夸赞印度,而是探讨一下印度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印度独立史

古印度文明与我们中华文明一样,都历经了几千年。唐僧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地区。其实印度的佛教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没想到后来在我国发扬光大,在印度却废了。

如果我们翻开地图,可以发现印度的地形真不错,对文明的延续极其有利: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南边是印度洋,西边是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而东边是若开山脉,这样的地形完全把印度与外界隔离开来,侵略者很难到达印度的土地上。

可是偏偏在西北有一道狭窄的缺口,这就是开伯尔山口,开伯山口也成为印度与外界联系的一道天险。但就是这个天险,让印度被蹂躏了一遍又一遍。

于是雅利安人骑着大马,从开伯山口冲了进来,把印度强奸了一遍。为了显示侵略者的高贵,雅利安人搞了一套种姓制度,把印度人分为三六九等,以此来统治当地百姓。

后来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卧莫尔帝国等又从开伯尔山口冲进来,又把印度轮奸了一遍又一遍,造成了如今1600多种语言共存的局面,并且将种姓制度发扬光大,一直到现在都难以根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近代,英国人又来了。

印度人似乎习惯了被蹂躏,反抗不了就闭眼享受。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印度人开始把英国上流社会那一套全学了过来。

比如摩托文化在英国兴起后,很快就在印度流行起来,现在已经成为印度文化的符号。比如印度人开始接受并学习英语,导致全国英语普及率很高,这也是印度工人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之一。

孙中山在《中国存亡问题》中说:

除去印度,大英国不过世界之三等国,此英人所自认者也,唯有印度,始能控御地球之殖民地,唯有印度,伦敦市场使得为世界之中心,英之所以为帝国者,在印度不在英伦也。

可以说,对印度的侵略是英国维持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可是自信的印度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英国佬不过是给他们打工的“奴隶”,看看他们给印度修建的铁路和港口就知道了。

这种阿Q精神胜利法,印度算是学到了精髓。

享受了100多年后,印度人开始厌倦了,开始觉悟了,开始想着把殖民者赶出去。但和我们流血牺牲不同,印度走的是另外一条闻所未闻的道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领导这场运动的领袖就是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简单说来,就是你打我,我不还手,你骂我,我不还口,你要么把我弄死,要么就滚出去。

这种方式把英国佬搞得很懵逼,大英帝国殖民了几百年,还从未见过这样搞斗争的。而且印度人天生的瑜伽功夫附体,几万人往那一坐也不哭,也不闹,就是跟你干耗。

而且甘地给他的粉丝传递的思想是,印度人与英国人是平等的,如果英国承认这个事实,那就意味着他们承认印度独立。

这个思想确实有点奇葩,是典型的没事找抽,如果换作别的国家,肯定行不通,但是在印度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甘地有大量支持者,而尼赫鲁就是其中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佬一看,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总是这么干耗也不是个办法,本来战争就消耗了大量国力,与其花费精力来维持这些殖民地,还不如答应他独立,然后让他以后继续为自己卖命。

但在答应印度独立之前,英国开出的条件是印巴必须分治,然后将一个“门外汉”拉德克里夫派到印度划分边界。

这哥们以前是搞法律的,对边界划分一窍不通,只能硬着头皮在地图上乱画一通,跟当年那个麦克马洪一个熊样。只不过拉德克里夫画的这条线,最后成了印巴冲突的根源,而麦克马洪画的这条线,造成了中印长达百年的纷争。

印度发家史

印度比我们建国还早两年,我们是1949年建国,而印度是1947年独立。新中国成立时,真的是一穷二白,连吃喝都是个问题,但印度不一样,印度独立时比我们要富裕的多。

拿基础设施来说,我们建国时,铁路总里程是21800公里,而印度是54754公里,比我们两倍还多。他们的水泥产量是我们的4倍,石油是我们的两倍,而化肥比我们四倍还多。

石油是工业原料,水泥是基建原料,而化肥是粮食生产的“保证”,从这里可以看出,印度独立时,真的是手握一副好牌。

有人说,这些“硬件”都是英国殖民时留下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发家的资本,印度的起跑线并不差。

我们总说印度在南亚“拳打养老院,脚踢幼儿园”,虽然这是一种极度讽刺,但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印度的地理条件太好了。

在南亚这块大陆上,除了背靠东方大国,周围一圈都是弱小国家,几乎没有劲敌,这也是印度能在南亚称王称霸的原因。当然,这也为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而我们刚刚打跑了小日本和老蒋,就马不停蹄的与世界最强大的老美干了三年,那时的状况可想而知。

苏联援助我们是后来冷战的事,其实在苏联援助之前,早在1951年他就开始援助印度,援助项目比我们的科技含量高得多,而且连续30年从未间断。

除了援助,当时的欧美和苏联两大阵营都想拉拢印度。印度精的很,他一边讨好苏联,一边讨好欧美,谁也不得罪,谁的便宜都想占。

这个时候是印度最得意的时候,因为欧美国家都争着抢着卖给印度武器。美国把最先进的战略运输机卖给他,英国把风神战斗机卖给他,而苏联直接将T55坦克装备到印度军中。

他们不光卖,有的武器连设计图纸都打包奉送。这些武器别说卖给我们,连摸都不让我们摸。

当印度军中装备世界最先进武器的时候,我们还在默默的搞研发。所以我们和印度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我们是硬着头皮自主研发,好东西都是勒紧裤腰带干出来的,而印度是典型的不劳而获,什么都是吃现成的。

所以当我们自主研发的航母下水,当我们的北斗导航组网完成,当我们的歼20一飞冲天时,印度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因为他转身再看看自己的家伙,都是万国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大国梦

1954年,尼赫鲁以印度总理的身份正式访华。很多人都知道62年中印交恶,却不了解当初我们与印度是多么亲密。

那时候中印的关系真是好到极点,印度国内到处都在歌唱“印度中国是兄弟”。

尼赫鲁在访华的12天中,足迹遍布了北京,广州,上海,杭州等十几座城市,每到一处都受到人们盛大的欢迎,我们的人民就是那么纯朴,对待国家的朋友,他们都是发自肺腑的欢迎。

在尼赫鲁结束访问离开时,毛主席紧紧握住他的手,吟出了屈原的一句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从这句诗就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待尼赫鲁怀有很深的感情。

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同样是人口大国,同样从穷苦日子走过来,中国与印度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果中印密切合作,产生的能量绝对是巨大的。

可是谁也不曾料到,仅仅八年之后,曾经的好兄弟就要兵戎相见。

印度侵犯我们的时候,毛主席想了很久,都没想出尼赫鲁哪来的勇气。边界问题可以谈判,但如果开战,双方都是失败者,而胜利者是苏联与西方国家。

尼赫鲁不会不明白这个问题,而且他深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对于战争,他并没有多大的热情。

但是在他身后,有一群民粹主义者推着他往前走,还有西方国家在旁边煽风点火,最关键的是,他一直想让印度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成为大国就必须要有场“立国之战”,于是他就铤而走险。

结果是,我们把印度狠狠的揍了一顿,把他的大国梦打得稀碎,以至于在后来的20年间,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都一落千丈。

前面说过,印度其实也是一个敢于正视自己毛病的一个民族,但他也是一个很健忘的民族。

到了莫迪这里,前面的教训已经忘的一干二净。最要命的是,莫迪所采取的措施和尼赫鲁惊人的相似,好像历史又轮回了一圈似的。

而且尼赫鲁那种自信的大国梦,到莫迪这里又重演,那些民族主义正往民粹主义的道路上狂奔,而且印度又开始伸手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要武器,历史就是他妈的这么搞笑。

只不过我们不用再想破了脑袋,因为结果就摆在那里,这就是印度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