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青天大老爷,诸位读者们一定都能异口同声说出他的名字:包拯。这位“黑面”判官以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时刻为百姓排忧解难著称,其形象多次再现于影视剧、评说、戏曲、小说之中,为百姓们熟知。大家尊敬他仰慕他,直到北宋嘉佑七年包拯逝世,享年64岁,出殡那天前来送葬的人铺满整个开封,人们掩面痛哭,但却惊疑地发现从包拯府里出来的棺材不止一个,细细数来竟有21一模一样的棺材,由伙计们托举着分别从7个城门争相出城,这是怎么一回事?

故布疑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点子是谁想出来的我们并不知情,但这个方法就是为了故布疑阵,防止被恶人尾随毁坏墓葬,破坏包拯的陵墓。虽然在老百姓心中包拯宛如救苦救难的“活神仙”,但世家大族眼中,不附权贵的包拯就是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一些黑心的商贩、贼寇对他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包拯死了也挫骨扬灰。

包青天一死,那些判在他手里的流寇、豪绅闻风而动,像嗅到了肉骨头的狗,要将他的尸身从棺材板里倒出来狠狠羞辱,正是预料到这种情况,包拯出殡才会准备那么多棺材。为了让公正执法的包大人安息,大家自告奋勇引开追兵,布下迷阵,希望留住包拯名垂千古的完美一生。

陵墓被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拯的陵墓建在故乡合肥,后人们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将包大人风光下葬。可世道动乱,再僻静宜人的场所都能被铁蹄践踏,南宋时期金人南下,来到合肥将包拯墓穴扫荡的一干二净,随身的一些值钱陪葬品都被搜刮带走,留下的都是没用的古玩和包拯的尸骨,旁边合葬的包拯夫人也不能幸免,墓穴被挖地乱七八糟,周边的百姓知道这是包拯的陵墓,等金人走后,赶忙赶来修补墓室,重新堆砌成端庄的模样。

好景不长,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危机动乱中,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造反,大肆破坏名胜古迹,包拯陵墓被红卫兵掀了个底朝天,甚至棺木都被掘开,没有恢复,上面的泥土被草草拍匀了,历经风吹日晒,后来建造了个钢铁厂,铸地基的时候包拯的陵墓才重见天日,被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抢救性地“救治”,包拯跌宕起伏的生涯也终于结束了。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包拯包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