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出生开始,就在感受周围的世界。对这奇妙美丽的世界,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想法,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当探索世界受阻后,人才会开始反思自己。古希腊哲学发展脉络也大致如此,最开始的哲学就是对世界本源的探讨,后面发展为形而上学与对人的探讨。

1.万物本源乃是“活火”

在对世界的探讨中,古希腊伊奥利亚地区是人才辈出的。这里的米利都城邦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哲学家,他们是分别坚持“万物起源于水”的泰勒斯,“万物起源于无限”的阿拉克西曼德和“万物起源于气”的阿拉克西美尼

在此之上,爱菲斯城邦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起源于永恒的“活火”,它燃烧且富于变化。我们说过,对赫拉克利特“活火”的理解,不应具象为火焰,而应把它类比为中国的“道”。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生万物,万物复归于火,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冲突和斗争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赫拉克利特的活火与中国的道分阴阳有相似之处)

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然而令赫拉克利特扬名千年的,并不是他的“活火本源”理论,而是“万物流变”理论。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时时刻刻都处于流变的状态中,所谓流变,就是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变化,这才是赫拉克利特最有名的观点。

他留下了一句十分著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意思是说,当你第1次踏足这条河时,时间、位置、河水是独一无二的,第2次踏足时,时过境迁,地点偏移,水也不是当时之水了。看似踏入了同一条河,然而“此河”已非“彼河”了。
这其实是忒休斯之船悖论的祖师爷——如果一条木船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船上所有木头都被替换,那么你认为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昨天的河流和今天的河流还是同一条河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忒修斯之船的木头都更换后,它还是原来的船吗)

我们还可以作更深的思考——昨天的你与今天的你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你还是你吗?
赫拉克利特的“流变论”能应用于万事万物,这就是万物流变,无物常驻思想。

3.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的哲学冲突
万物流变与巴门尼德的哲学产生了尖锐冲突,巴门尼德认为世界是持续存在的,且永恒不变,人们所感知到的变化是虚假的表象。
巴马尼德的学说趋近于形而上学。他说如果事物真在变化,那么全宇宙的“道”或被他叫做“存在”的本源也会变,一旦变化,“存在”只能变为“不存在”,显然“不存在”就是不存在,无法想象“不存在”的事物存在,一旦你开始想象,它就有了存在的属性,这是自相矛盾的。

巴门尼德得出结论,“存在”或“道”是不发生变化的,进而得出结论,万事万物都不发生变化,他坚信“存在”是永恒的,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从有归无。

(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的对决)

4.宇宙变化遵循“逻各斯”规则
赫拉克利特有许多著名的名言,揭示了他对变化的深刻认识。

比如,他说“生与死、醒与睡,幼与老是统一的,因为前者变化了,就是后者,后者变化了,又成为前者。”

同时他又说“一能产生一,一也能产生一切”,“热会变冷,冷会变热,湿会变干,干会变湿”,“斗争是普遍的,变化是普遍的,斗争就是万物之父,就是万物之王”,“万物都是按照一个叫逻各斯的规则来进行演化”。

他说的“逻各斯”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变化秩序、演变规则,好比中国的卦爻排列,或五行生克之类的高深规律,决定了万物该怎么变化。
所以,赫拉克利特不仅认为万物流变,而且他认为宇宙不是胡乱变化,而是有规律可循,这个叫“逻各斯”的规律中还蕴含了对立和统一。
万物皆变,唯有变化不变。在赫拉克里特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他的这个学说非常赞同,他更是被列宁评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万物皆变,唯有变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