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

德军兵分三路,北路直指列宁格勒,中路直扑莫斯科,南路向苏联的粮食、石油基地基辅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一个月内,德军占领了相当于法国领土两倍的苏联国土,并俘虏了百万苏军。苏联迅速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和最高统帅部,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奋起抵抗。

随着战线不断深入,德军暴露了他们后勤上的缺点,攻势日趋减缓,双方开始僵持。

1942年,刚自用的希特勒同时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再次发动进攻,苏联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集结大量部队,合围了德国的第六集团军和装甲第1集团军。最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被迫全线后撤,战争的天平开始向苏联倾斜。

1944年,苏联通过大规模的反攻,收复了全部失去的领土,消灭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时的德国大势已去。

1945年4月16日,苏联从东线发动了柏林战役,希特勒自杀,德国无条件投降,苏德战争宣告结束,纳粹德国覆灭。

苏联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在苏德战争中,盟国给了苏联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如果没有美英的援助,苏联在二战中很难单独战胜德国。或者说,如果没有二战,只是让德国和苏联单挑的话,苏联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知道,战争拼的就是国力,拼的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实力。

在1942-1944年间,德国铝产量是苏联6.72倍,煤产量是苏联5.36倍,橡胶产量是苏联4.6倍,机床产量是苏联3.35倍,钢产量是苏联3.09倍,可以说是全方位碾压苏联。

战前德国和美国是苏联最主要的工业原材料出口国,如果苏联和德国开战,在得不到美国援助的情况下,苏联的工业会遭到极大打击,甚至可能瘫痪。这是苏联自己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我们知道,二战中坦克在战场上的威力有多大。二战中联坦克产量没有下降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有盟国的输血。

根据《卫国战争年代的苏联坦克工业》一文批露,生产大型坦克必须的大型立式车床,苏联自己就无法生产。苏联自己的115.4千台机床绝大部分是低端的,他们所有加工1000MM以上尺寸的立式机床都是进口的。

1942年初2月,在德国和苏联交战正酣的时候,盟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可以生产В2发动机的生产设备。

В2发动机是当时苏联中型、重型坦克的心脏,从1942年6月苏联国防委员会用于生产В-2发动机的进口设备的明细表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设备的供应方全是美、英等国。

苏联生产轻型坦克的重要基地——高尔基汽车厂,也得到了一大批盟国提供的202发动机生产设备。

德国是输给了包括苏联在内的、以美、英、苏等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在这个同盟中,美国发挥的作用最大,单是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就超过德、日、意轴心国的总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在苏联的失败,是战略上的失败。德国人在没有完全击败英国的情况下,贸然进攻苏联,导致自己两线作战,本就相当困难。而猪队友日本偷袭珍珠港,又导致了美国的参战,所以才导致了失败。

美国参战后,美英空军对德国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摧毁了德国的工业,导致德军的补给发生了困难。这一点反映在苏联战场上,就是德军自1943年起就是以弱势兵力和几乎无补给的条件下同苏联作战,这才导致了失败。

当然,德国灭亡苏联也不容易。苏联有着庞大的战略纵深和丰富的资源,这正是抵抗德国闪电战的最佳武器。所以简单粗暴的一波流闪电战对波兰、荷兰、捷克这种小国起作用,在苏联战场上威力并不特别大。

苏联特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更容易集中整合全国的资源,所以单论消耗的话,苏联耗得起。虽然在战争初期,苏联损失了一百多万部队,但是很快,几百万青年又被补充到部队中,这正是这种制度的优越性。

德国并不具备一击杀死苏联的实力,所以两国如果单挑的话,必然是一场消耗战和持久战。但是苏联要想单独打败德国,也是不太可能的。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两个国家都两败俱伤,最后不得不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