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无奈向社会求助,把孩子送入特殊的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接受了一次家庭教育的启蒙教育。

然而真正需要接受教育的其实是父母。父母需要接受家庭教育的学习。——这是央视纪录片《镜子》给我们的启发。

该片从家庭教育缺失的角度,来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和情感问题。短短90分钟的纪录片,《天网》栏目经过了十年酝酿和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

为什么满满的爱变成了满满的伤害?

它启发我们去思考,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需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把孩子带来这个世界,是要与他开启一段爱之旅程。

我们从问题少年泽清身上来看,爱如何变成伤害,体会镜子的含义。

泽清,14岁,初中二年级,辍学两个月,妈妈是医护工作者,爸爸是事业单位职工。外公外婆是高校退休教授。

问题少年泽清在结营仪式上说了一段话:“我是你们的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我的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唤醒。

这也就是这部纪录片叫《镜子》的含义。

家庭成员都是高知,然而泽清的妈妈说:“他会说妈妈你贱,甚至会打我、抓我用凳子砸我。他的爸爸根本就不管,后来看看实在严重了,才管了一下。”

这个孩子的行为不仅说明了亲子关系的恶劣,还告诉我们夫妻关系的冷漠。

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出现这样问题?

泽清在剧中的话告诉我们答案,妈妈平时脾气不好,遇事不管怎样,都要说到自己自己是对的,我爸爸没办法,就用暴力解决。

正是父母婚姻关系的不和谐,父母不正确处理感情的方式,让孩子受到影响,他也模仿父亲使用暴力,对待妈妈。所以说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孩子出现问题折射出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父母的婚姻关系也出现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适当的沟通和交流是孩子成长的养分

孩子就像小树苗一样,他们的成长也需要阳光雨露,需要必要的养分。

我们在这个纪录片中看看,问题少年张钊就是因为,父母没有跟他适当地沟通交流,出现问题的。

张钊,高二学生,早恋,已经辍学,自己把家里大门反锁,不让父母回家住。

张钊告诉心理咨询师,他的父母从小对她很冷漠,他诉说学校的升学压力大,父亲的反应是根本不相信,为了不读书找的借口,母亲的反应是,那么多人就你受不了?

多么冷漠无情的父母,你们这样麻木不仁,不关心孩子,才会导致孩子辍学、早恋,寻找家庭之外的温暖。

孩子的成长需要充足的爱,一旦缺失,孩子要用一生去寻找,去弥补。

任何生命的成长都需要爱,当一个人心里的爱满了,他才有力量去爱他人!

适当的沟通和交流没有那么难,关键是要用心如做。否则就像张钊一样,出现严重问题。

用爱把孩子爱回来!

适当的沟通和交流是孩子成长的养分!

3信任,不控制和适当的放手才是对孩子的爱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很多父母,操心过了头,导致孩子成为低能儿,什么都要依赖父母,即使长大了也是巨婴。

80多岁的琼瑶就被别人说成巨婴,在丈夫生病住院后,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

其实我们的孩子是独立思考的个体,他们想要独立,证明自己的价值!

问题少年家明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了摆脱父母的控制,辍学,想当背包客,哪怕会受伤,都要独立。

在忧心忡忡的父亲眼里,不读书就是不对的,他认为没有第二条路,只有读书一条路。

心理咨询师说,我最讨厌“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偷换概念,直接说只有读书这条路。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

作为父母,家明的父亲应该理解孩子,每个人终究要长大,谁也不能代替孩子过一辈子,该放手的就要放手。

雏鹰不去独立飞行,永远无法成为雄鹰!

不要做控制型的父母,要做顾问型父母!请信任孩子,学会适当放手!

4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创建良好亲子关系

上面我们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父母的问题,但是没有完美的父母。不完美的父母,也能给予孩子满满的爱,最好的养育!

很多职业都要上岗证,需要培训,唯有做父母没有培训和学习,却要做一辈子!

请孩子们也要好好学习,如何跟父母好好相处,跟父母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创和谐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的觉醒不够,请你们也要学习,不要抱怨,改变自己,去影响父母!

董卿曾经说过,父亲的严厉,让她压力很大,一度想过自杀!

但是爱是一把双刃剑,父亲的严厉也成就了董卿的优秀。

等董卿长大以后,她学会了爱,开始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终于不再怨恨自己的父亲!

如果你的父母不是觉醒的父母,请带着你的爱,去把父母爱回来!

放下计较,放下过去,自我关怀,学会释然!学会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从拍摄效果的角度看《镜子》

中国第一部家庭教育的纪录片,郁闷、迷茫、挣扎、绝望,会让身为父母的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没有旁白的解说,只有小段插入的音乐,家长、孩子、心理咨询师的原声,这些构成了这部片子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片片中的“泽明”、“家明”和“张钊”,代表的就是无数的孩子,三个家庭也折射了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

故事的转折,情节的张力,让观众的心理起伏,我们在观看纪录片时,触动心灵的不仅仅是情绪,更是画面背后的思考!

结语:纪录片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都可以反思自己,我们都是孩子,已经成为或者未来将要成为父母!

让我们用科学育儿知识,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是一辈子的修行,我们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