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阅读本文前,请您动动发财的手指点点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小编码字不易,喜欢的话关注分享一下哦!

人们对 GDP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34年提出的,指的是一国国内生产总值。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在某一特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通常被看作是衡量该国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消散,正是美国 GDP占世界40%的时候,正如日中天!美国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其控制世界的力量是前所未有的!

刚刚经历过内战的中国,一贫如洗,在1952年, GDP只有美国的8.3%!可想而知,此时的中国在美国眼里就是随时可以碾压的蚂蚁,无足轻重!就经济而言,在整个50年代,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有美国的1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初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使全球经济前景陷入混乱。然而,对美国和中国这两大经济大国而言,强劲的业绩仍然是部分提振因素。此前美国公布的第二季度 GDP数据显示,该数字已达到4.85万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上半年达到约10.11亿美元。对于中国来说,上半年的 GDP总量是6.49万亿美元。这表明,中美两国上半年的 GDP差距只有3.62万亿美元;两国之间的差距在数字上显然更接近。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迈入21世纪,以优异成绩登上新台阶。在美国 GDP总量如此之高,以寰球地区 GDP总量计算,寰球地区的 GDP总量为33.62万亿美元,单是美国一国的 GDP总量就占寰球地区的30.4%,接近三分之一。当时的欧洲也很繁荣, GDP总量达到7.26万亿美元,全球的份额高达2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对外开放达到顶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达到1.21万亿美元,这一成绩名列寰球第六位,占寰球国内生产总值的3.5%。我国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虽然排在中高第六位,但是这个数字只占全球 GDP的3.5%,人均 GDP甚至更少。

1997年可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此后外商从亚洲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虎国家撤出投资,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中国。而且由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看好和信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大陆一直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之一。中国制造产业通过大量吸收外资和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中国经济的崛起,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制造业强势崛起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是一个重要的一年,中国 GDP占全球9.2%,比2000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美国 GDP占全球22.6%,比10年前下降7.8%。另外,当年中国国内工业产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从此更加稳固,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中国 GDP在2019年达到14.34万亿,占全球 GDP的16.34%,而美国则达到21.43万亿,占全球24.42%。20年来,美国 GDP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6%下降到12.8%,而中国增长了12.8%,尽管 GDP不能代表全部,中国在许多方面也同样无法与美国相比,但是我们一直在进步,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而且,在未来,我们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0美元,而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65000美元。换句话说,无论就总 GDP还是人均 GDP而言,我国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都在缩小。实际上,人均 GDP突破一万美元,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我们国家毕竟有十几亿人口,在人口基数大的情况下,要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在不容易。

被称为全球经济晴雨表的世界500强企业,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不断攀升到新的高度。在2000年,我们的世界500强中只有10家进入了名单,到2019年,我们的世界500强中已有129家进入名单,在上榜数量上,我们超过了美国,位居全球第一。世界500强企业从10家增至129家,其数量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轨迹,20年前,我国应该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如果在未来20年内,我国 GDP年增长率能够达到5%,到20年之后, GDP将达到38.05万亿美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实现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美国也对中国的高速增长感到极度恐慌,甚至不惜滥用行政权力对中国乃至中国企业施加压力,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美两国已经进入了"新冷战"阶段,但这是一个大国不断崛起的必然结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