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曾应邀参加一个纸牌会,但遗憾的是,他不会打纸牌,碰巧有一位漂亮的女士也不会打,于是二人坐下来聊天。当俩人在沙发上坐下来的时候,她提到她同她的丈夫最近刚从非洲旅行回来。

"非洲!"卡耐基说,"多么有趣!我总想去看看非洲,但除在阿尔及利亚停过24小时外,别的地方还没到过。听说你曾游历过野兽出没的乡间,是吗?多么幸运!我羡慕你!可以告诉我有关非洲的情形吗?

"她非常有兴致地开始了她的讲演。那次谈话我们进行了45分钟。她不再问我到过什么地方,看见过什么东西了;也不要听我谈论我的旅行,她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专心的静听者,使得她能扩大她的自我,展示自己的见闻。

戴尔·卡耐基告诉人们如何成为一个谈话高手,那就是学会倾听,鼓励别人多谈他自己的事。

可见,倾听不仅是对别人最好的尊敬,也是对别人的一种赞美。

懂得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德。倾听是一种沉默,更是一种付出。认真地听别人讲话,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修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倾听是通往心灵的桥梁

倾听是一种了不起的情商;倾听的本质,是我们愿意去了解他人;只有倾听别人,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倾听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1、倾听是一种了不起的情商

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2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75%要靠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情商的最好体现,而倾听是一种了不起的情商。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善于倾听的人,与他人关系就越融洽。因为倾听本身就是对对方的一种褒奖,你能耐心倾听对方的谈话,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尊敬的人"。

科学家曾经对一批推销员进行过追踪调查,调查的对象分为业绩最好和业绩最差两类。经过调查,科学家发现,他们的业绩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不是因为说得好坏,而是因为听得多少。

那些业绩最好的推销员,每次推销的时候平均只说12分钟话,而那些最差的平均却要说上30分钟。说得多,就听得少,听得少,就不容易对顾客有透彻的了解,而且说得多,还容易使顾客厌烦。

而听得多则相反,不仅会对顾客有个清晰的了解,知道顾客最需要什么,而且还会使顾客觉得贴心。

《简爱》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谈论你自己,而在于倾听别人谈论自己。"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人交谈时,都急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其实比表达更重要的是倾听,倾听是一种了不起的情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倾听的本质,是我们愿意去了解他人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人际交往中,我们最怕的是被别人误解或误解别人,消除误解最好的方法是沟通,而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倾听,通过倾听去了解对方,去消除矛盾。

小丽是一位客服中心负责人,有一天,她在商场巡视,看到值班经理正在和一位顾客正在争论,眼看就要动手打起来了。

她见状马上让值班经理离开,然后非常客气地把顾客请到了办公室。

小丽首先向顾客道歉,然后听她讲述事情的始末。顾客"手舞足蹈"地投诉说她的孩子在喝刚刚买的牛奶的时候,发现牛奶里有苍蝇。

顾客说:"我亲眼看到,那个已经撕开的牛奶盒子里躺着一只苍蝇。"

顾客说完后,小丽再次向她道歉,然后俯下身子对孩子说:"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发现苍蝇的呀?"孩子说:"我把牛奶盒子打开后,苍蝇就飞了进来。"

孩子的一句话道出了事情的真相,顾客也终于知道是自己弄错了。当她道歉的时候,小丽笑着说:"没什么的,误会解开就好了,欢迎您下次光临。"

原本一场剑拔弩张的战争,因为懂得倾听巧妙地化解了。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当你认真倾听,干戈也能化为玉帛。

所以,学会倾听,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消除误会,化解矛盾。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只有先去地倾听他人,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

有时候,我们在讨论某个问题时,不用急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急切的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抛出问题后,去耐心倾听他人的建议时,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965年,日本经济低迷,当时的市场环境也很差,松下电器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几乎陷入困境。这时,松下想要彻底调整整个销售体制,但这个提议,遭到了大部分销售行与代理店的反对。于是,松下组织了一场会议,并且让大家各抒己见。
在大家发表各自意见时,松下则一言不发,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等到所有人的发言都结束了,他才详细地说明了新的销售方式的推行目的及方法。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次,那些销售行的负责人并没有站出来反对他的改革,而是同意推行。

富兰克林: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

有时候,想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最重要的,不是一味地去证明自己,而是尽量让别人说出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尤其,当我们意见相左时,更要以谦虚和赞赏的态度去倾听他人的意见,只有这样,他人才会以同样的态度回报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倾听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莫里斯: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朱元璋府中招募了许多的幕僚,这些人在他的成功路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部阳湖打败陈友谅,到平江消灭张士诚,再到大军北伐统一江山,朱元璋在做出大的决定之前,都把他的幕僚招到身边,仔细聆听他们的看法,并向他们征求意见。

而这一点,在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后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从做上皇帝的第一天起,就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在后花园邀请一些名人儒士,听他们讲解儒家学说,听他们谈论治国之道,听他们献言献策,每次朱元璋都认真地聆听。

这种善于倾听,善于纳谏的日常规范,为朱元璋早日稳定江山,实现国家富强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最真实的来源。

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还有很多,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做一个能够虚心采纳并且正确运用别人意见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倾听是一种艺术,做到这3点架起沟通的桥梁

说话是一门艺术,倾听更是一种了不起的艺术。说话目的在表现,听话目的在了解与欣赏。

正如古今多少诗人文人所鄙薄的批评家——自己不能创作,或者创作失败,便摇身一变而为批评大师,恰像倒运的窃贼,改行做了捕快。

英国十八世纪小诗人显斯顿说:"失败的诗人往往成为愠怒的批评家,正如劣酒能变好醋。"

所以,倾听是一种艺术,是通往心灵的桥梁,架起这座桥梁需要我们专注细心的倾听,善用同理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倾听,倾听时不要打断他人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专注细心的倾听

有人曾向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请教经营的诀窍,他说:"首先要专注的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松下幸之助留给拜访者的深刻印象之一就是他很善于倾听,并且总是能够专注细心听完。一位曾经拜访过他的人这样记述道:"拜见松下幸之助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根本没有感到他就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经营大师。

他一点也不傲慢,对我提出的问题听得十分仔细,还不时亲切地附和道'啊,是吗',毫无不屑一顾的神情。见到他如此的和蔼可亲,我不由得想探询:松下先生的经营智慧到底蕴藏在哪里呢?调查之后,我终于得出结论:善于专注的细心的倾听。"

伍德福德在他的《相爱的人》中写道,"很少有人能拒绝那种隐藏于专心倾听中的恭维。"而比专心致志还要更进一的却是"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商业会谈能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以注重实际著称的学者以利亚说:"关于成功的商业交往,没有什么神秘——把注意力汇集到讲话的人身上。没有别的东西会这样使人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善用同理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倾听

同理心来源于希腊字,它的意思是"情绪进入",表示一种理解能力,觉察他人之个人经验的能力,同时也是辨识或感觉他人的情绪能力。同理心是"人际复知识"的基础,是与他人和睦的能力。

同理心的三要素

1)有同理心者对于他人的感受,有效及精确地了解与体会,然而同时能够维持一定的距离。

2)有同理心的人能够了解怎样的情绪模式或"引发"哪些情绪。

3)有同理心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让人觉得能够接受、理解。

同理倾听就是带着同理心去倾听,也就是追寻、了解他人的动机、心愿及情况,进入他人内心的准则,以他人看世界的眼光来看世界,了解并感受他人的感觉。

乌顿在新泽西州靠近大海的纽瓦克市的一家百货商店买了一套衣服。这套衣服质量很差:上衣褪色,将他的衬衫领子都弄黑了。

售货员一,在他没有说完就打断了,"我们已经卖出了数千套此种衣服,"这位售货员反驳说,"你是第一个来挑剔的人。"暗示我是一个挑剔和叼专的人。

售货员二,"所有黑色衣服最初都要褪一点颜色,"他说,"那是没有办法的,这种价钱的衣服就是这样,那是颜料的关系。"暗示我贪图便宜,买的是便宜货。

售货部的经理过来了,他知道他的职责,他是这样做的:

首先、他从头至尾倾听我的话,不说一个字。其次,在我讲话的时候,售货员们又想要插话发表他们的意见,他站在我的观点与他们辩论;最后、他不但指出我的领子是明显被衣服所染污,并且坚持说,不能令人满意的东西,就不应由店里出售。

正是由于售货经理能够站在乌顿的角度去倾听,使乌顿的态度完全改变了。售货经理将一个恼怒的人,变成了一位满意的顾客。

甘地曾说:"每件事都应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这是达到理解的最有效方法。"

所以,用同理心倾听,不在于想同意他人,而在于你完全地、深刻地了解他,情绪上与理智上全然投入,不是单纯、单一地听,它涵盖的范围广,是用你的耳朵、眼睛和心来倾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倾听时不打断他人讲话

倾听时不要打断别人,要完全保持沉默,就好像此时此刻,世界上没有比对方该说的话更为重要的事情了。

假如有一群人正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某件事的时候,冷不防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别人猝不及防,不得不偃旗息鼓而退,这种人不会预先告诉你,说他要插话了。无论是那种情况都会让说话的人顿生厌恶之感,因为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人根本就不懂得尊重他人。

培根说过:"打断别人、乱插话的人,甚至比发言繁长者更令人生厌。"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最无理的行为。

在商务宴会上,你时常可以看见你的朋友和另一个你认识的人聊得起劲,此时你就会有加进去的想法。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话题是什么,如果贸然地加入,可能会令他们觉得很不自然。

或许更糟的是,如果他们正在进行一项谈判或者思索和讨论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你的贸然加入影响了他们正常的谈判和思路。大家一定会觉得你没有礼貌,进而都厌恶你,导致社交失败。

所以,如果我们必须要学会善于利用我们的耳朵,做个懂得倾听的人,成为别人的一个忠实的听众,不再倾听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打断别人的谈话,如此一来,对方一定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从而对你产生好感,愿意同你建立道人际关系。

相反,而当别人说话时,你不用心听,或者也抢着说,就会使对方就失去说话的兴趣,以后也不愿意再和你交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结语:

作家海明威曾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曾经,我们误以为,一个人"说"的能力最重要,但慢慢便会发现,一个人"听"的能力,更重要。

想要架起沟通这座桥梁需要我们做到:

1、专注细心的倾听;

2、善用同理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倾听;

3、倾听时不要打断他人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