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部署湘江战役时,对敌情特别是对桂军部署的反复变化还不知晓,因而制定了以打乱 敌人部署、强渡湘江为目的,分四路进军的作战计划。1934 年 11 月 27 日,红二师抢在南北对进 的桂军和湘军会合之前,占领兴安界首和全州脚山铺,控制了从界首到屏山渡约 30 公里的湘江 江段;红五师占领了全军左翼要地——灌阳新圩,打开了直抵湘江的通道。这样,能否阻挡住敌 军的南北夹击,守住湘江通道的支点,成为了湘江战役胜败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 月 1 日凌晨,湘江 以东还有 3 个多军团的部队未过江。中央局、军委和总政治部于凌晨 3 时半联名给担任阻击作战 的红一、红三军团发出电令,明确指出“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要“保证我野战军全部 突过封锁线”。这时,执行阻击任务的红一、红三军团的部队已极度疲劳、减员严重、弹药不足、 缺乏工事,而敌方是桂军全部正规军的 2 个军和湘军约 5 个师的兵力,还有民团袭扰、飞机轰炸。 面对优势敌人,参战的全体红军指战员在“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坚定信念指引下, 从 27 日下午红五师在新圩与桂军遭遇,到 12 月 1 日下午红一、红三军团的部队在完成阻击任务 后撤入越城岭山区,浴血奋战 5 天,使通往湘江的通道和渡河点始终掌握在红军手中,保卫了党 中央渡过湘江。正是有了建立在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革命纪律,红军才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 力和战斗力,成为抗击敌人、保护湘江通道的铜墙铁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 月 27 日,敌情已明晰,加上军委纵队所在地域到距离最近的湘江渡口不过 60 公里左右, 如果下决心轻装急行军,1 天即可到达。但红军搬家式的转移,使得行动迟缓,足足走了 4 天才 到达湘江边上。在阻击战场上拼杀的红军指战员,都希望军委纵队能走快一些,以便减少更多伤 亡。11 月 30 日晚,面对严重战局,红一军团甚至给中革军委发报,请求“军委须将湘水以东各 军星夜兼程过河”。由于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所有的作战部队,都成了掩护队”,使前线战士 为了掩护任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六师第十八团和红三十四师成建制损失。渡过湘江后,中央 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 8.6 万余人锐减至 3 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陈志让在《毛泽东与中国革命》一书中则过高估计了红军的损失,他认为红军在湘江战役中损兵达到5万~6万人,并且称湘江战役为滑铁卢,这就有点太过了。其实红军在开始长征的时候并不是对外宣传的10万人,周恩来和李德后来都承认这个数字是出于蒙蔽敌人所作的夸大宣传。李德根据个人笔记,估计人数在75000~81000人,官方说法是86000人。所以,陈志让所估计的红军损失是基于原来为了宣传需要所说的10万人。

回顾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的卓著贡献,深刻领会不忘 初心 牢记使命的深层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