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我国古代最窝囊的朝代,或许很多人都会选择宋朝。作为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朝在对外战争上一直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在大多是时候,宋朝朝廷都会选择用缴纳岁币代替打仗,而这尽管可能减少损失,却一来十分屈辱,二来会壮大敌人,刺激他们的野心。最终,宋朝先是被金人夺走了半壁江山,后来又被蒙古人直接攻灭,终其一朝,能够称得上强硬的时刻屈指可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宋朝虽然看上去丧权辱国,却成功地存活了数百年时间,即使是后来退居长江以南,也坚持了百余年。相比之下,明朝在灭亡后尽管也短暂建立了南明政权,但只存在了十八年就惨遭覆灭。那么,南明为何没能成为另一个南宋,在南方坚持更久时间呢?

崇祯十七年(1644),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结束了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随后,清兵在吴三桂的指引下入关,并在短时间内攻取了北方的大片地区。为了延续国祚,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权,随后,南明又经历了隆武、永历时期,而政权的主要活动范围则由江南转至东南、西南。最终,南明王朝在建立的十八年后宣告灭亡。

关于为何南明会仓促灭亡,没能像南宋那样在南方站稳脚跟,自古以来便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说法。而笔者认为主要有着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首先,南明的几任皇帝从法理来说缺乏正当性。

当年北宋灭亡,徽宗之子、钦宗的亲弟弟康王赵构登基为帝,天下都觉得顺理成章,非常支持。然而,南明王朝的三位君主两个是神宗皇帝的孙子,还有一个甚至是太祖皇帝的九世孙,均和崇祯帝没有太亲近的血缘关系,这在重视血统的当时自然会影响到群臣百姓的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当时的南明在民间已然失去人心。北宋末年,尽管农民起义也时有发生,但不论是频率还是规模都远小于明末的起义。当赵构即位于应天府时,南方百姓们还是乐意支持朝廷的。而在明朝末年,百姓对于朝廷的信任已经几乎消耗殆尽,甚至起义活动在南方更加活跃。这种时候,想要获取百姓支持,延续明王朝的统治,无疑是难上加难。

第三,当时南明内部斗争严重,甚至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我们知道,明朝末年东林党与阉党之间曾经爆发旷日持久的战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发展,而南明建立后,党争的坏习惯得以被保留了下来。一方面,当时朝廷内部各党派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勾心斗角;另一方面,当时地方的藩镇手握兵权,又与中央朝廷明里暗里进行对抗。人们常说,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而南明朝廷内部如此混乱,自然无法抵御外敌。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自然是敌人太过强大,而南明朝廷自身难以抵御。北宋末年时,尽管南下的金兵也是气势汹汹,但一来他们更加重视对物资的劫掠,并没有满清那般全力以赴,尽快彻底消灭宋朝的想法;二来当时岳飞、韩世忠等名将横空出世,靠出众的个人能力团结了不愿成为亡国奴的士兵百姓,给了进犯者迎头痛击。

相比于宋,南明面对的是一个深知土地重要性,也知道征服时需要消灭彻底才能断绝后患的对手,且这个对手的实力比之当年的金兵更加强大。还有一点遗憾的就是当时没有多少可堪大用的人才能够"救时"。唯一值得一提的郑成功尽管曾经包围南京,但最终还是因为和清兵悬殊的实力差距而被迫撤退。

总的来说,南明政权正当性不如南宋、群众基础不如南宋,而面对的对手却比宋朝更强大,此外,其自身的军事力量要么是在与农民军的斗争中被消耗殆尽,要么是被藩镇军阀们握在手中,无法有力地组织起来合力进行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年南明能够在危急关头展现出本该爆发的民族凝聚力,文官们抛开成见为国家延续而集思广益,武将们不再争权,而是听从号令,奋不畏死。那么,南明即使无法直接翻盘,也不至于被清兵围剿地一逃再逃,从南京逃到广东、广西,甚至狼狈地请求当年的属国缅甸伸出援手,最终屈辱地迎来灭亡。

可惜的是,南明建立时面对的已然是一个烂摊子,其覆灭也就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了。